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经济发展实践:加强农业监管,助力绿色食品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实践:加强农业监管,助力绿色食品发展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尝香思、海天牧业被评为“全国万家绿色食品示范企业”。严格实施农业投入品监管,开展农产品安全生产记录,对重点时段、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开展重点监管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农村沼气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畜禽养殖业、生态渔业、旅游农业等高效产业的发展。四是综合防控动植物疫病。

农村经济发展实践:加强农业监管,助力绿色食品发展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全市科学引导面向市场抓调整、发挥生产优势抓调整、发挥区域特色抓调整,确保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业生产效益稳步提升。全年中稻种植面积达61.3万亩,比上年增4.9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达2万亩;新建11个年出栏3000头以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新增生猪“150”63 栋、蛋鸡“153”21 栋,肉禽“156”17 栋,肉牛“165”11 栋,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3%;水产养殖结构不断优化,全市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26万亩,网箱养鳝、泥鳅养殖、鱼鳖混养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比重逐年增大。

(二)农产品加工能力增强

2014年全市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48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77亿元,实现利润14.63亿元,上缴税金5.5亿元,出口交货值43.07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66∶1,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18家,新增16家。“喜颂”商标、“园林青”商标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累计达3个;“水乡园林”商标、“长格”商标、“绿音”商标成功创建“湖北省著名商标”,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获“湖北省著名商标”累计达到13个;“抓鱼的猫牌风味鱼”“碧翡牌菜心”“长格牌香酥鸡”三个产品获“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获“湖北名牌产品”累计达11个。在第十一届中国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届武汉农业博览会上,“尝香思”香辣牛肉酱获十一届中国农交会参展产品“金奖”;“虾乡稻”大米、“喜颂”食用油等6个产品获第十届武汉农博会“金奖”“特色农产品奖”称号。尝香思、海天牧业被评为“全国万家绿色食品示范企业”。2014年全市新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晋升省级3家,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5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3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1家,总数达到62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带动农户8万多户。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

全市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和监管,新申报绿色食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4个,新增“三品一标”生产基地面积4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已完成产地环境评价和项目申报材料上报。严格实施农业投入品监管,开展农产品安全生产记录,对重点时段、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开展重点监管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开展对市场准入单位、龙头企业、规模生产基地的例行抽检和监督性抽检,完成果蔬农药残留定性、定量检测样品7784个,检测合格率99.7%;配合部、省抽检种植业产品22个,畜产品样品314个,水产品样品40个,抽检合格率100%。开展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普查和农田产排污监测,完成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取样、制样564个。

(四)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加大

近年来,全市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轻简化栽培、“虾稻共(连)作”“虾—鳖—稻”“猪—沼—鱼(稻、菜)”“三沼”综合利用生态种养模式等先进实用技术,节本增收效果显著。2014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29.8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的99%,肥料利用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亩平节本增收40~60元,居全省前列;全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率62%;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275万亩次,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92.40万亩,占病虫综防面积的33.6%,位居全省前列;推广病虫害防治减量用药技术,水稻施药次数减少1次,亩平农药使用量330克,亩平使用量在全省较低,亩平节本增效30~40元;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其中旱育抛秧面积13.50万亩,亩节种0.3 斤,节省苗床60平方米,节省人工1.2个,亩节本增收78元。推广水稻机械插秧面积20.11万亩,亩节省人工1.5个,亩节本增收60元;推广“虾稻共(连)作”生态种养模式23万亩,减少稻田除草、杀虫用药2~3次,亩平节本增收80元以上。全市共有户用沼气4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166处,年产气1100万m3,年增收节支7000万元,减少血吸虫病人畜交叉感染4.6万人,推广“猪—沼—鱼(稻、菜)”生态种养模式,改变了农民家居卫生环境和村庄“脏、乱、差”的面貌,阻断了各种疫病的传播。开展沼气综合利用,用沼渣、沼液替代化肥和农药,减少农药和化肥施用量,使土壤有机质、孔隙度及团粒结构明显增加,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农村沼气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畜禽养殖业、生态渔业、旅游农业等高效产业的发展。这些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措施的广泛推广应用,起到了良好的节本增收效果,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

(五)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提高

一是拓展农技服务渠道。组建市、镇两级农业技术讲师团,全年开展培训680场(次)、13万人次,入户指导5万人次;完成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专项技术培训2474人次;种植、畜牧、水产、农机四个行业136 名技术指导员完成对1460个科技示范户的到田培训指导,示范带动农户8500户;全年印发《潜江农业》《潜江水产》15期150万份,《农业情况》25 期,技术资料40万份,与潜江电视台制作播放《病虫电视预报》14 期;通过潜江农业手机报向农户发布免费惠农短信10万条次;12316 服务电话、网络咨询平台提供咨询指导1.5万人次。二是推广普及实用技术。全市小麦、水稻、棉花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油菜良种覆盖率达100%,蔬菜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100%,小麦“一喷三防”、水稻“一促二防”技术措施实现了全覆盖,小麦、水稻机械机收面积达90%,油菜机收、机械分段收获面积达80%,小麦、油菜秸秆综合还田率达50%以上,水稻秸秆综合还田率达80%以上。三是规范实施高产创建。高标准组织实施农业部和省农业厅下达的高产创建建设项目。全年共举办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7个,棉花示范片4个,油菜示范片2个,部级蔬菜标准园1个,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标准高、示范效果好、辐射带动力强。四是综合防控动植物疫病。全年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面积124.81万亩次,油菜菌核病防治面积50万亩次,早中晚稻病虫害防治面积407万亩次。棉花病虫害防治面积324万亩次,重大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1.5%以内。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中6 种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均达到100%,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基本建成,智能化防检网络可覆盖全境。(www.xing528.com)

(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

2014年全市共完成水利项目投资1.6亿元。其中东荆河倒虹吸工程于5月8日正式通水,开创了潜江治水史的新纪元;兴隆灌区以河畅、水清、景美为目标,突出生态环境建设,对兴隆河、沿堤河和百里长渠7公里河段实行综合整治。6月,水利部正式确定潜江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根据“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基本思路,我市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发展,科学规划,编制完成了《潜江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并先后实施了老新、渔洋现代生态水利示范片和兴隆河水利风景带建设。

(七)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农机装备总量不断增长。全市农机化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各类拖拉机保有量3.92万台,农机总动力达到120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长约9%。新增各类拖拉机712 台(其中大拖拉机272 台),联合收割机251 台,水稻插秧机204 台,油菜直播机57 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697 台,育秧机械设备718 台,粮食烘干机17 台。二是农机作业面积扩大。全年水稻机收面积57万亩,油菜机收面积36万亩,小麦机收面积42万亩;水稻机插面积27万亩,油菜机播16万亩,小麦机播25万亩。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71%。三是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23家,其中总口关口农机合作社、龙湾龙腾农机合作社、武汉跃达农机专业合作社、熊口华山水产合作社育秧基地规模均在万亩以上,可为农户提供机耕机整、机械育秧、机插、机收一条龙服务,深受农民欢迎。

(八)农业生产效益提升

我市属粮经结合、种养结合、生产与加工流通结合的复合型农业结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之间结构协调,发展均衡。2014年粮经面积比为48︰52,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产值比为2.56︰1.64︰1,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产值比为1︰3.66。近年来,通过开展高产创建和组织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民的种养技术水平,推广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设施,促进了虾稻共(连)作、猪—沼—稻(菜、渔)等生态种养模式的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九)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2014年全市始终坚持民生为本,惠民实效充分显现。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54人。实施放心食品工程,实现“放心豆制品”区镇处全覆盖,实施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建成一批“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和连锁店;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新农合大病商业保险,在全省率先实现“一站式”即时结报,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文化体育惠民工程送戏151 场,送图书3万册(次),送电影4540场;实施校安工程,推进学校扩容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对4325 名特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3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启动32座危桥改造,完成16座,建设通村公路125公里。2014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62元,增长12.4%。

2014年,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工作量加大。我市大部分水利设施经过三十多年的运行,已有部分河渠淤塞,机电设施趋于老化,排灌能力不强,防洪抗灾能力十分脆弱。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我市加工农产品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不多,农业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仍然滞后,在质量检测、食品安全、产地认证等方面不能适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需要,且多数企业未与农民签订加工原料产销合同,企业与农民(基地)联结不紧,带动力不强。三是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不健全,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