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生态建设
结合城市绿化美化、城市公园建设、坡地退耕还林还草以及生态城市建设,选择抗污染植物品种,提倡植物净化,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不断提高生态质量,严格控制污染源远离城市、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生态移民和扶贫开发措施、科技支撑措施对全市石漠化、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改善石漠化、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综合治理石漠化面积16039公顷,其中:现有林管护4032公顷,封山育林2628公顷,人工造林8408公顷,低效林改造970公顷。使石漠化地区得到有效整治,土地石漠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和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
2.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
抓好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新污染,巩固和提高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成果,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定期考核和公布制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污染全过程控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法规,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项目与产能。
3.坚持保护城市、农村环境并重的原则
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在强化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的同时,开展农村环保科普宣传教育,保护农村饮用水源,推广配方施肥和高效低残毒农药,发展有机生物肥,防止农作物污染,确保农产品安全,重点解决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垃圾污染等问题。以创建国家生态城市和农村小城镇建设为契机,扩大中心城区公共园林建设与城乡绿地覆盖面积,进一步改善城市和农村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区域辐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
(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1.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规划确定双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观音湖风景区、汤池温泉风景区、安陆白兆山等以风景游览为主,对于零星分布的山地丘陵,要大力推广植树造林,覆盖裸露山体,严禁乱砍滥伐,防止水土流失,提高资源利用率。
2.加强对全市的土地生态保护
一是加强对全市土地资源的规划、保护、利用和管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综合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关系。二是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确定土地用途,从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出发,注重土地的综合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是突出重点,在对耕地进行特殊保护的同时,注重对水面、山体的保护,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处理好土地与其他自然资源的关系。四是坚持土地利用与防止水土流失相结合,保护耕地与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逐步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3.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加强对林地的保护
对坡度大于25度的坡耕地应按规划逐步退耕还林;在严格保护现有林草植被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沿江、沿湖、沿路绿化网络;在城市建设用地内,着重扩大绿化用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4.疏浚河道,退耕还湖,加强对水体的保护
对影响行洪的民垸要平垸行洪;控制澴水、涢水、府澴河、汉北河、大富水、沦水、新河等河流两岸的污染物排放;划定汈汊湖、天紫湖、观音湖、白石湖、短港水库等主要湖泊的保护范围;治理污染,增加汉北河湖岸植被,疏浚淤泥,充分发挥江河湖泊的调蓄能力。
(三)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www.xing528.com)
一是重点加强“一江三河”堤防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对府河、汉北河流域进行水利血防综合治理,实施徐家河、郑家河、观音岩三大灌区改造,完善各类小型水利配套设施,使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由现在的73%上升到79%。二是加强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主攻水稻机播、机收和谷物烘干三个环节,建设市、县两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基地9个,建成“无耕牛村”140个。三是加强防汛抗旱、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农作物病虫防治、森林防火、气象预警预报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重大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提高农业避灾抗灾能力。四是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的引进、培育和推广为重点,推广应用一批农业科技成果,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发展农村科技示范户1.3万户;加大耕地地力调查,粮食新品种引进、繁育、推广,粮食标准化基地建设,种子工程、农业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投入力度,使我市粮田基本上实现旱涝保收,确保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四)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
继续大力推进优质水稻产业带和优质小麦建设,扩大早、晚双季稻面积,压缩中稻、一季稻面积;扩大优质中筋小麦种植面积。积极扶持种粮大户,发展连片规模种植,形成区域板块规模优势。北部山区县市要充分利用好25度以下的临时耕地,发展高粱、豆类、红苕等特色小杂粮产业,形成以一个乡镇或几个乡镇联合的小区域特色粮食产业优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方式,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我市将沿路域、流域建设六个百里基地带,即:优质早蜜桃、油茶、板栗、银杏、双低油菜和蔬菜连片种植带。发展茶叶、药材、三元猪、肉牛、水禽、特种水产六大生产基地。在政策上,建议加大土地流转复垦制度改革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使农业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五)领导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2013年全国、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恪守“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方针,坚持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通过实施区域空气污染综合防治工程、湖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全市环境安全,为孝感实现“五个跨越”、建设“五个城市”提供有力的生态环境支撑。
1.扎实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了减排责任主体。将污染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及县市区各政府职能部门,形成由政府领导、部门负责和企业具体实施三位一体的责任体系。二是有效发挥重点减排工程减排效应。汉川电厂脱硫脱硝、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废水治理、黄麦岭尾气脱硫等一批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发挥减排效应。三是氮氧化物提前一年超目标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2014年孝感市氮氧化物排放量较2010年削减25.43%,远远超过9.3%的设定目标。四是机动车减排初显成效,在全省削减率中排名靠前。2014年机动车氮氧化物削减1.4%,打破了近几年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续不降反升的局面。根据2014年环保部核查核算结果,2014年,我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较上年削减1.84%、2.55%、1.98%、4.7%,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
2.全面开展环境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首先,严格贯彻落实《省政府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编制了孝感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制定出台了《孝感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机动车尾气监测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成立了孝感市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开展了机动车尾气监测和环保标识化管理工作,淘汰老旧车和黄标车6955 台,超额完成省定淘汰任务。第三,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督查,对17个市直部门、7个县市区、市直三区、重点建筑工地等开展了全面督查整改。第四,落实水污染防治工作。严格贯彻落实《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编制了《府、澴河流域(孝感段)水污染防治规划》。
3.深入强化环境监管执法
一是落实了环境影响评价和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在线监控制度。对全市244个水、大气、噪声、酸雨、土壤监测站点进行了实时监测,对全市48家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实现了在线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94.6%,(至2014年度第四季度全省排名第二)企业自行监测公开公布率达到97%,均位于全省前列。二是组建“五个专班”,开展了环保“三大行动”。共出动环境监察、监测人员3267人次,督查企业492家,查处环境问题140余个,整改到位132个(停产整顿了1个化工园区,关闭了5家违规企业,下达整改文件11 份)。2014年底,市政府派出四个工作专班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督查,对17个市直部门、7个县市区、市直三区、16家重点建筑工地等开展了全面督查整改。
4.稳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推动生态文明体制专项改革。成立了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的专项改革路线图。二是建立生态环境分类考评机制。积极改革创新环境保护考评机制,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情况”“PM10浓度下降率”“水环境质量达标率”等8个考核指标纳入大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进行考核。
孝感市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完成人:李少华 陈海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