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自然资源现状及农业生产资源:2014年市场大幅增长

农业自然资源现状及农业生产资源:2014年市场大幅增长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我市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将各项资源情况综述如下。(二)农业生产资源2014年,全市常用耕地面积267.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4千公顷,增长0.5%。其中兴山以40.5℃为全市最高。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442m3,居全省第5 位;亩均水资源占有量2495m3,居全省第6 位。地表水资源量地域分布与降水量基本一致,西部山区为全市水资源高值区,东部平原地区相对较小。

农业自然资源现状及农业生产资源:2014年市场大幅增长

2014年,我市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将各项资源情况综述如下。

(一)农业社会资源

2014年,全市乡村户数88.83万户,比上年增加0.6万户,增长0.7%;乡村人口271.96万人,占总人口的68%,比上年增加1.09万人,增长0.4%;乡村从业人员164.89万人,比上年增加1.93万人,增长1.2%,其中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69.3万人,比上年减少0.17万人,降低0.2%;农民人均纯收入11837元,比上年增加2716元,增长13.2%。

(二)农业生产资源

2014年,全市常用耕地面积267.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4千公顷,增长0.5%。其中,水田面积87.39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21千公顷,减少0.2%;旱地面积180.4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57千公顷,增长0.88%;淡水养殖面积27.73公顷,比上年增加3.52公顷,增加14.5%;有效灌溉面积115.5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27千公顷,增长3.8%;旱涝保收面积97.1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3.64千公顷,增长16.3%;机电排灌面积43.0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21千公顷,增长0.49%。

(三)气象资源

2014年宜昌市年平均气温偏高;总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明显偏少。2014年春季多连阴雨;夏季出现了气象干旱,进入汛期后,入梅、出梅均偏晚,梅雨量偏少,梅雨期内仅出现2 场区域性暴雨过程,出梅后多分散性的雷电、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对流天气,高温伏旱发展蔓延;秋季降水明显增多,9月初强降水引发西部山区出现严重地质灾害;冬季气温偏高,为强暖冬年,雾霾天气多发。年内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雷雨大风、高温、雾霾、低温冰冻、连阴雨等。对农业、林业电力、水产养殖等行业造成了一定影响。2014年雾霾日数偏多,对旅游、交通、人体健康等方面有不利影响。

主要气候特点可概括为:一是年降水整体偏少且分布不均,春、夏明显偏少,秋季明显偏多;二是年平均气温偏高,阶段性高温天气频繁;三是入梅、出梅均偏晚,梅雨量偏少;四是盛夏强对流天气多发,高温伏旱发展;五是霾日数较2013年有所减少。

年平均气温:2014年宜昌各地全年平均气温为14.9℃~17.6℃,其中西南山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在14.9℃~16.7℃之间,东南部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较高,在16.9℃~17.6℃之间。全市气温平均值为16.8℃,较常年偏高0.2℃。与历史同期相比较,城区、三峡兴山偏低0.1℃~0.7℃不等,其他各地偏高0.1℃~0.9℃不等。

年降水量:宜昌各地全年降水量为967.9~1277.0mm,空间上呈阶梯、带状分布,中部少,南北多。宜昌各县市降水量平均值为1051mm,较历史同期偏少8.4%。与历史同期相比,除兴山偏多3 成,秭归枝江宜都基本持平外,其他各地偏少1~2 成不等。

年日照时数:宜昌各地全年日照时数为1096~1515.7 小时,空间上北部多南部少。各县市日照时数平均值为1298.7 小时,较历史同期明显偏少。与历史同期相比,各县市偏少1~3 成不等。

年极端气温:宜昌各地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1℃~40.5℃,大部分县市出现在7月下旬,兴山出现在8月上旬。全市大部地区极端最高气温在39℃左右,中部沿江河谷较低,在38℃左右,北部、南部较高,在39℃左右,最高、最低相差3.1℃。其中兴山以40.5℃为全市最高。宜昌各地年极端最低气温为-5.4℃~-2.5℃,各地区极端最低气温均出现在2月中旬。空间上西北、东南高,东北、西南低,远安最低为-5.7℃,最高、最低相差3.2℃。

(四)水资源

2014年,宜昌市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101.4mm,折合降水总量235.0076亿m3,比2013年减少4.9%,比多年平均(1219.6mm)偏少9.7%。

全市水资源总量100.2290亿m3,比2013年减少1.8%,比多年平均(137.4亿m3)偏少27.1%。其中,地表水资源量99.4756亿m3,地下水资源量44.1771亿m3,地表与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43.4237亿m3

全市入境水量4667.2亿m3,出境水量4753.9亿m3

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39.8267亿m3,较上年末增加了4.3600亿m3。(www.xing528.com)

全市总供水量16.0523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占97.4%,地下水源占2.6%;全市总用水量16.0523亿m3,其中农业用水占46.8%,工业用水占36.2%,生活用水占10.5%,城镇公共以及生态环境用水占6.5%。

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442m3,居全省第5 位;亩均水资源占有量2495m3,居全省第6 位。

2014年,市域内长江干流及主要河流水质状况较好,绝大部分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3838-2002)Ⅲ类水质;主要供水水源地及重要水库水质状况良好,绝大部分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GB/T3838-2002)Ⅲ类水标准,满足供水要求。

2014年汛期,我市共经历了15 场强降雨过程,长江及主要江河总体来说水势平稳。

1.水资源总量

2014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00.2290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99.4756亿m3,地下水资源量44.1771亿m3,地表与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43.4237亿m3,产水系数0.43,产水模数47.0万m3/km2。水资源总量较上年减少1.8%,较多年平均偏少27.1%,人均水资源量为2442m3,亩均水资源量为2495m3

2.地表水资源量

2014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99.4756亿m3,折合径流深466.2mm,较上年偏少1.6%,较多年平均(643.8mm)偏少27.6%。地表水资源量地域分布与降水量基本一致,西部山区为全市水资源高值区,东部平原地区相对较小。当阳市径流深98.8mm,为全市最小,其他县市在246.2~670.8mm之间。与多年平均径流深比较,当阳市偏少70.9%,其他县市区偏少18.0%~39.6%,兴山县偏多9.3%。

3.地下水资源量

全市地下水资源量44.1771亿m3,较上年偏多20.1%,较多年平均(43.10亿m3)偏多2.5%,全市地下水资源模数20.70万m3/km2。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42.9313亿m3,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2850亿m3,山丘区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为0.0392亿m3

4.入、出境水量

全市入境水量4667.2亿m3,较上年偏多22.2%,较多年平均偏多2.1%。长江干流在秭归破水峡入境4572.8亿m3;清江在长阳县盐池入境76.3亿m3;沮漳河在远安南襄城入境9.79亿m3;香溪河在兴山马家河入境7.22亿m3;清港河在秭归两岔河入境0.90亿m3;黄柏河在夷陵区沙岩屋入境0.16亿m3

全市出境水量4753.9亿m3,较上年偏多21.5%,较多年平均偏多1.2%。长江干流在枝江鸭子口出境4746.7亿m3;四口在五峰升子坪出境3.72亿m3;澧水在五峰县湾潭出境3.46亿m3

(五)物种资源

我市地处中亚热带,为我国北部暖温带与南部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和西部高山向东南部低山丘陵过渡区域,植被类型呈现鲜明的过渡性和复杂性。据统计,我市有高等植物5582 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47 种。属中国特有的科有银杏科、伯乐科、杜仲科等,特有植物有银杉、银杏、水杉、杜仲等70多种。珍稀孑遗植物群落有红豆杉巴山榧树、三尖杉、连香、珙桐、香果、白辛树、天师栗、金钱槭、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川明参等群落。全市已知有陆生脊椎动物4 纲30目109 科601 种,有陆生兽类野生动物8 目29 科99 种,有鸟类野生动物17 目59 科415 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