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村背靠红池坝景区,海拔从600~2300米,有限的土地分在各个山坳之间难得的平地上,人多地少的现象十分突出。其中,1社人均耕地仅有0.7亩。对于时代生活在大山里的村民来说,依靠仅有的土地发展传统种养殖业,完全不能支撑产业的需求。多年来,大多数村民一辈子困守青山受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穷则思变。2018年,市上帮扶集团、东西协作对口帮扶单位、巫溪县级红池坝镇和茶山村支“两委”商量,决定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打破束缚发展的框框,引进龙头企业,把1社400亩土地整体流转,实施集约化经营。
当年,成功引进2家业主,在村里组建起老水坝种植专业合作社,260户农户以家庭承包土地入股,完成400亩李子、360亩茶叶、300亩前胡标准化种植,初步建成集农业生产、旅游观光、非物质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
“‘返包倒租’这个形式好,家家都有钱挣。”77岁的唐成见在村里生活了多年,3个儿子都在务工。2020年,他把自家的2亩土地流转给了承包企业后,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又从企业倒租了40亩李子园,承担李树、辣椒的管护责任,企业提供辣椒种子、肥料和技术支持,老唐负责种植、管护,辣椒生产出来后,企业以每斤1.3元的保底价回收。(www.xing528.com)
“我卖了3.8万斤,刨去劳务费,纯收入2万余元。”老唐谈起倒租,难掩兴奋。前些年,他一直依靠种植大白菜、养猪赚钱养家,一年也能收入1万余元,但他说现在这个方式比自己以前单干强多了,一来自己没有投入,整个生产过程中不需要承担风险,二来土地租金确保每年都有固定收益,务工还有工资,年底还有分红,收入有保障。
市农业农村委驻茶山村第一书记妙晓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20年全村在李子园种植辣椒300亩,涉及132户,亩产1500斤,群众采摘劳务费价格每斤0.6元,采摘劳务费总额27万元;土地租金每亩400元,总额12万元;刨去种植成本,入股农户还将分红利润的30%,保底1000元以上。仅此一项,三笔相加,户均增收4000余元。
“现在村民都爱跳舞了。”27岁的罗乐是土生土长的红池坝镇人,目前担任茶山村的文化专干。她说,以前村民们忙于生计,每到天黑时村里看不到人,现在新修了休闲广场后,慢慢地都热爱上了锻炼身体,好几位70多岁的老奶奶长期和大家一起跳坝坝舞。“物质变化直接带动了大家的热情。”罗乐说,她建的坝坝舞微信群现在已有了70余人,每天准时来广场锻炼身体,跟城市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