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的必然要求

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的必然要求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说全球化供应链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那么,全球化供应链管理就是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必然要求。

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的必然要求

(一)全球化供应链的概念和种类

1.全球化供应链的概念和背景

全球化供应链又称全球网络供应链。在这种供应链体系中,供应链的成员遍及全球,生产资料的获得、产品生产的组织、货物的流动和销售、信息的获取都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和实现的。在这种全球化供应链中,企业的形态和边界将发生根本的变化,甚至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区域的界限在全球化供应链的业务经营中将被逐渐淡化。在一个理想的、真正意义的全球化供应链中,从投入产出到流通消费的整个供应链流程就像不受国界的限制一样,然而全球化供应链的价值实现就在于利用了这种国与国之间的边界。国际化供应链的运作是按照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利用国际化供应链网络,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分配、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企业要参与世界经济范围内的经营和竞争,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在国际市场的驱动力、技术的驱动力、全球成本的驱动力以及政治和经济的强力驱动下,使得有能力实现海外业务的企业迅速向国际化经营转变。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对原材料、零部件和产品的配置已成为企业国际化进程中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经营手段,全球资源配置已经使许多产品是由哪国制造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无法界定。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Pontiac LeMans品牌内涵已经不能再简单地定义是由美国制造的产品,因为它的设计来自于德国发动机、车轴、电路板等部件是在日本生产的;其他一些零部件是由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提供的;总装是在韩国完成的;数据处理是在爱尔兰进行的;市场营销广告服务是由西班牙提供的;只有像战略研究、金融法律保险这样的业务才是在美国本土进行的,在美国本土发生的业务大约只占总成本的40%。因此,原来由一个国家进行开发、设计、制造的产品,现在完全可以利用国际化的供应链网络、先进的通信技术、迅捷的交通运输,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能实现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的企业来完成。

目前,这种发展趋势有增无减,而且愈演愈烈。来自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起,超过一半的美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且数目和投资额都在不断地增加:美国企业1/5的产品是在海外生产的;美国企业1/4的进口是海外子公司与美国母公司之间的贸易。另据统计,目前跨国公司已控制着全球生产总值的50%以上、国际贸易的60%以上和国际投资的90%。跨国公司正在由各国子公司独立经营的阶段,向围绕公司总部战略、协同经营一体化发展。这些都对全球化供应链的管理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表明全球网络供应链对全球化企业的经营运作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入WTO之后,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一方面,国外的商品和服务将更容易挤入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大型国际企业将增加对我国的投资进一步挤占国内市场份额。这将使国内商品和服务市场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使国内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迫使国内企业必须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在更广阔的空间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去寻求新的生存发展空间,获取稀缺资源和市场份额。例如,海尔集团发展跨国经营就是在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在家电领域中频繁发生的背景下进行的,国内市场生存空间的挤压是海尔走出去的内在要求。

2.全球化供应链的类型

全球化供应链包括从较为初始的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国际供应商,到较为高级的真正的全球化供应链等形式。大致上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1)国际配送系统

这种系统的生产以国内为主,但配送系统与市场有一些在海外。

(2)国际供应商

在这种系统中,原材料与零部件由海外供应商提供,但最终的产品装配在国内完成。在一些情况下,产品装配在国内完成后,会再销往海外市场。

(3)离岸加工

在这种系统中,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一般都在海外的某一地区完成,成品最终运回到国内仓库进行销售与配送。

(4)全球化供应链

在这种系统中,产品的进货、生产、销售的整个过程都发生在全球的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国际贸易组织的扩张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采购和销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球化供应链及管理已从这些初始的模式逐渐发展到今天跨国集团的设计、采购、生产、配送、销售和服务等业务遍及全球的较为高级的全球化供应链运作和管理模式。例如,戴尔、摩托罗拉、IBM、丰田、大众等跨国企业,就已逐渐形成了各具特点的高级全球化供应链网络运作管理模式。

在许多方面,全球化供应链的管理与本土化供应链管理的原理基本是致的,只是涉及了海外的国际业务,地域覆盖更广泛。然而,正是由于包含了跨国业务,使得它的运作方式也更为复杂,同时也存在着更多的风险和挑战,会受到多国家、多城市之间的地域、语言货币、时差、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国际运输方面可能遇到地域方面的限制;订单和再订货可能遇到配额的限制;汇率变动及货币的不同也会影响支付的运作等。目前,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都面临着巨大的商机和严峻的挑战,为了使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提高中国跨国公司的竞争能力和成本优势,开展和加强国际化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和应用,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优势(www.xing528.com)

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是应用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模式、工具和手段等对全球网络供应链的经营运作进行控制和管理。在形式上,它是供应链管理功能的一种扩展和延伸。它的基本原理与前面介绍的供应链管理的原理相同,只是管理对象更加复杂、管理范围更加宽广以及管理模式更加多样化。如果说全球化供应链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那么,全球化供应链管理就是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必然要求。全球化的经营使供应链运作的范围扩大,在初期有可能引起成本增大、效率降低、组织的细化和分散,也会使管理的难度加大,使企业间特别是异国企业间的沟通交流较为困难,协同运作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全球网络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模式的运用,解决方案软件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作为手段和工具的利用,特别是互联网的低成本、高效能的信息传输平台的出现,消除了信息交流和共享的障碍,加强了企业间的业务交流和协作,集成了它们间的业务流程,加速了业务处理速度和对市场及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提高了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效率。因此,可以说,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是国际企业间资源集成的桥梁,它使全球资源随着市场的需求可以实现动态组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和服务,实现企业间多形式的合作,使它们更具有联合优势,并从全方位的角度考虑资源的整合。

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的优点包括:加快供应链的资产流动速度,减少资产占用成本和产品的总成本;通过在线处理订单,快速共享客户需求信息,并使客户更快获得他们所需的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缩短从设计到生产的周期,提高市场份额;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地设计、改进和淘汰产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将部分业务外包给专业服务商,集中力量做好主营业务。美国思科公司在实施全球化供应链管理之后,每年直接节省成本约7500万美元。现在,思科产品订货的80%通过互联网进行,每天的交易额达到2500万美元。思科将其产品的55%外包给合作伙伴进行生产和交付,供应商将产品直接发给客户,思科公司无须参与订货、生产、发货等具体环节。这种扩展的供应链运作方式直接增加了公司的净销售收入

(三)供应链全球化的推动力

1.国际市场驱动力

国际市场驱动力来自海外竞争者的压力与海外消费者提供的机遇。即使对一家没有海外业务的公司而言,外国公司在本国市场上的出现也会极大地影响自身生意。为了成功地捍卫本国市场,公司有必要进军海外市场。然而,有时扩展海外市场也会有一定困难。例如,早餐谷类食品的市场,主要被美国的凯洛格公司与欧洲的雀巢公司所占据。很显然,过去两家公司都有过进入对方国内市场的尝试,但都失败了,而且还遭到报复,结果两家公司都只好维持现有的市场份额。

2.技术力量

技术力量与产品有关。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经济关联度日益密切的今天,许多成功的公司需要快速与高效地利用全球性的资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需要让研究、设计与生产场地靠近这些地区。如果供应商参与产品的设计,这一做法会特别有效。为了获得市场与技术,不同地区的公司经常互相合作,把合资工厂建在合作厂家附近。与此相适应的是,在世界各国或地区建立研究发展机构变得越来越普遍,其主要原因在于:

(1)由于产品周期缩短,时间变得重要起来,因而公司把研究机构建在制造厂家附近就十分方便。这一方面有利于技术从研究机构向制造厂家的转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及时解决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技术专长的专家,例如,微软公司就在英国剑桥设立了一个研究实验室,以充分利用欧洲的专家技能。

3.全球成本驱动力

成本问题往往决定着公司海外设厂的厂址决策,非技术劳动力的廉价成本常常是厂址决策的决定性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廉价劳动力成为在当地设厂的主要理由。然而,近年来,其他全球性的成本驱动力变得越来越显著。例如,廉价的技术劳动力正在逐渐成为海外设厂的主要原因。美国公司的许多分析软件与程序设计软件都在印度生产,因为那里的程序设计成本更为低廉。

为了把供应商与消费者的供应链紧密连接起来,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其中的有效办法往往是使供应链的不同参与方在地理上比较靠近。这使得在不同市场建立一体化的供应链十分必要。

最后,建立新厂时,资本成本方面的考虑往往更多,甚至超过对劳动力成本的考虑。许多政府愿意提供减税或成本分摊方案来降低设立新厂的成本;另外,供应商降低价格、建立合资公司实行成本分担等因素都对厂址决策有着很大的影响。

4.政治和经济驱动力

政治与经济驱动力将会极大地影响国际化趋势。例如,地区贸易协议也许会促使某些公司选择进入该地区的某一个国家。在欧洲、环太平洋地区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内,区际内的原材料进口与生产,都会比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方便。例如,公司将产成品运到某一贸易区,以逃避对“产成品”的征税。

类似地,不同的贸易保护措施会对全球性的供应链产生影响。关税与配额会影响产品的进口,从而也会导致公司考虑在出口国或地区投资设厂。许多微妙的贸易保护政策,包括地方保护的要求,都会影响供应链。例如,美国的德克萨斯仪器公司与英特尔公司均把微芯片的加工地设在欧洲;日本的汽车制造厂商把生产地设在欧洲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