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键环节:国际物流作业流程简析

关键环节:国际物流作业流程简析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物流作业是由商品的储存、包装、运输、检验、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国际配送和信息管理等环节组成。保税仓库是国际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经海关批准专门用于存放保税货物的仓库。如果货物没有被全部立即使用,仍需在客户或流通环节的仓库中储存。物流系统靠运输作业克服商品生产地和需要地的空间距离。跨国运输是国际物流作业的核心,国际贸易和国际化经营都是通过跨国运输将货物由卖方转移给买方。

关键环节:国际物流作业流程简析

国际物流作业是由商品的储存、包装、运输、检验、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国际配送和信息管理等环节组成。其中,储存、运输、配送和信息管理环节,是物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国际物流通过商品的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环节,在信息管理减少的支持下,实现其自身的时间和空间效益,满足全球化供应链运作上的贸易活动和跨国经营的要求。

(一)国际物流的存储环节

国际物流的商品储存功能与普通物流的存储功能基本相似,但它的运作地点主要是集中在各国的保税区保税仓库里,因而要涉及各国和地区的保税政策与保税仓库建设问题。保税仓库是国际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经海关批准专门用于存放保税货物的仓库。它必须具备专门储存、堆放货物的安全设施。保税仓库的出现,为国际物流的海关仓储提供了既经济又便利的条件。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中的商品,从生产国的工厂或集中仓库运送到附近的装运港口,有时还需要在港口临时存储一段时间,然后再装运出口。在抵达目的地港口后,货物仍有可能在仓库中存储,到需要的时候再送交到流通环节或直接到客户的手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存储就结束了。如果货物没有被全部立即使用,仍需在客户或流通环节的仓库中储存。因此,可以看出存储业务频繁发生在物流作业中。从物流角度看,应尽量减少货物的储存时间储存数量,以加速货物和资金周转,实现国际物流的高效率运转。

运输是把供应链中的库存从一点移到另一点,作用是将商品使用价值进行空间移动。物流系统靠运输作业克服商品生产地和需要地的空间距离。创造了商品的空间效益。跨国运输是国际物流作业的核心,国际贸易和国际化经营都是通过跨国运输将货物由卖方转移给买方。跨国运输可以采取多种模式与途径的组合形式,它具有地域广阔、交通工具和方式种类繁多路线长、手续繁杂、风险性大、时间性强等特点。对于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化经营的货物,其运输费用在价格中占有很大比重,因而企业需要优化运输策略、模式和过程,以降低运输成本。国际运输的优化和管理主要包括运输策略选择、运输模式的选择、运输路径的选择和安排、运输单据的处理以及投保等。它们对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运营效率都有很大影响。

运输策略选择主要是在运送指定货物的成本和货物运输的速度之间做出选择,即再选择各种运输模式和不同的运输数量之间选择。这主要取决于企业采取何种竞争策略。运输的竞争策略又是为企业的经营战略服务的,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而定的。例如,某个客户瞄准的是快速响应业务,这就需要运输服务商提供快速运送、同时也愿为这种快速响应做一些额外支出,那么企业就可以利用快速运输,选择快速响应需要的策略。反之,如果企业的竞争策略定位于以考虑价格为主的客户,则可以利用效率运输策略来降低成本。当然,企业也可以同时利用库存和运输来增加供应链的响应和效率,这时的最佳决策通常意味着在两者之间找到正确的平衡点。

运输模式包括运输工具和方式。选择运输模式,是把货物从供应链网络中的一个地点移到另一个地点所采用的方式。它有6种可供选择的基本方式:

1.空中运输

它是实物运输中最快捷的方式,适合于紧急货物的运输,其货损货差很少,但价格也最昂贵,在重量上也很受限制。

2.铁路运输

它适用于大批量货物的运输,常担负中长距离干线的运输任务,其网络覆盖面较大和计划性较强,速度和价格都适中。长途货运费用较低,运输能力较大且不大受天气影响。缺点是不灵活、不机动。

3.卡车运输

适合于运送灵活性的货物,它速度较快而又不太昂贵,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其集散速度较快且灵活机动,适合城内配送,但由于其运输能力较小,成本相对较高,不宜长途运输。

4.轮船运输(www.xing528.com)

它是最慢的运输方式,长途运输的费用很低,是海外大量运输最经济的选择。

5.管道运输

主要用于传输石油煤气。用途和服务范围窄。

6.电子运输

它所传送的“货物”都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如音乐、影像、文档资料等产品,是最新的“运输”方式。它是通过互联网传送,其速度之快、费用之经济,是其他方式无法可比的。

运输路径的选择,是对运输货物所经过的途径和供应链网络节点进行的选择。企业在网络设计阶段就需要对整个结构进行优化,在具体选择运输路线时,也需要对成本和速度这两个因素进行考虑,从中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二)国际物流的流通加工与包装

由于国际业务的特点,许多货物都需要在流通场所中进行加工,并在加工前后进行整理和再包装。这些业务大多是在保税仓库中完成的。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商品为了节约运输成本,都是采取大包装或整包装进行运输的,抵达目的地后需要分拆、整理、再包装之后才能进入市场。据业界统计,一种商品的包装对消费者的购买影响是非常大的。有63%的消费者就是根据商品的包装装潢进行采购的。在跨国业务中,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在产品进入新市场时,消费者首先是通过包装来认识商品的,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文化水平;另外,国际运输需要经过较长的路途,可能要经由多种运输工具和方式,它包装的质量好坏都会影响到商品的质量和损害程度。因此,包装在国际业务中是十分重要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业务都对商品的加工和包装有各种特殊要求,如必须按照国际的要求在质量、尺寸、体积、规格、批量、标识等方面与国际规则一致,实行标准化作业。近年来,制定出许多环保标准来推行绿色壁垒。

跨国贸易和经营需要将货物或商品从一国运往它国,一般来说,在进出海关时必须经过商品检验后方可放行。通过商品检验,确定交货品质、数量和包装条件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因此,商品检验是国际物流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国际贸易惯例,商品检验既可以在出口国进行,也可以在进口国进行。此外,还有在出口国检验之后,在进口国仍要复验,即商品或货物在装船前进行检验,在到达目的港口后,买方有权对它们进行复检。在国际贸易中,从事商品检验的机构很多,包括卖方或制造厂商的检验机构、买方或使用方的检验机构、国家设立的商品检验机构、民间设立的公证机构和行业协会附设的检验机构。商品检验可以按生产国的标准进行,也可以按买卖双方协商同意的标准进行,或按国际标准或国际习惯进行。检验的方法、手段和仪器、器具与试剂也必须按照国际的惯例。此外,商品检验单还是国际贸易中议付货款的凭据之一,检验环节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在国际业务中起到减少风险的作用。

(三)国际化配送环节

配送可以实现物流系统化和规模经济的有机结合,它通过集中配送的方式,按一定规模集约并大幅度提高其能力,实现多品种、小批量、高周转的商品运送,从而降低了物流的整体成本,使资源最终配置这一环节以大流通方式与大生产方式相协调,从而提高了流通社会化的水平,实现了规模经济所带来的规模效益。为了减少国际物流的成本,在出口时,企业多采用就地就近收购、加工、包装、检验、直接出口的物流策略,并将货物在配送中心里“集零为整”进行配置,再按一定的方式运往出口目的地,这又叫“集”配过程。同理,在进口国里,通过在配送中心里将大宗进口货物“化整为零”,按“越库中转配送”的方式,或是经过加工包装后,运送到不同的需方地点,这是“散”配的过程。因此,配送环节在国际物流业务中,实现了货物的集散功能。配送环节可以缩短进出口货物的在途积压,实现商品的增值,可节省时间和成本,加速商品和资金的周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