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SCOF模式:理论与实践应用

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SCOF模式:理论与实践应用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SCOR模型以可应用于所有工业企业为目的,帮助企业诊断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绩效评估,确立绩效改进目标,并促进供应链管理的相关软件开发。SCOR模型描述所有阶段用于满足客户需求的商业行为情况。SCOR模型的研究范围涵盖了所有发生在供应链运作环节中的协作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包括所有原材料交易和所有市场交易行为。SCOR模型标准已经帮助它们配置了现有供应链并且发现了低效率的流程环节。

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SCOF模式:理论与实践应用

(一)SCOF模式概述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简称SCOR)是于1996年底由美国供应链协会(简称SCC1)发布的。SCOR模型以可应用于所有工业企业为目的,帮助企业诊断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绩效评估,确立绩效改进目标,并促进供应链管理的相关软件开发。

SCOR模型涵盖了供应链中的所有性能指标,为企业规范供应链达到最佳实施以及相关的科技改进进行指导。SCOR模型描述所有阶段用于满足客户需求的商业行为情况。模型结构基本划分为五个大的流程模块:计划、采购、生产、发运和退货。通过分别描述和界定这些供应链流程模块,SCOR模型就可以以最通用的标准把一个供应链流程完整地描述出来一不论其是非常简单的还是极其复杂的。因此应用SCOR模型的规范化标准,我们就可以完整地描述出一个基于全球范围或是在某一特定地域内发生的供应链项目并对它加以改进和完善。

SCOR模型的研究范围涵盖了所有发生在供应链运作环节中的协作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包括所有原材料交易和所有市场交易行为。但SCOR模型并不试图阐述所有商业流程或行为,特别是不描述销售、市场、新产品开发、研发和一些售前客户支持行为。

企业应用SCOF模型时,首先要确定所研究的供应链系统范围。SCOR模型将企业的供应链行为按功能归类为五大模块,并且在每一个模块中,针对不同的运作模式,又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子项。以生产模块为例,其分为按库存生产、按订单生产和按订单定制的产品生产。同样,计划、采购、发运和退货管理也具体划分为相同性质的子项。在每一个子项中,还包括更加具体的流程操作步骤,这些操作步骤在SCOR模型中有非常具体的说明。

按照规则,企业在为供应链中的一些操作步骤归类时,就可以参照相关的说明把任何一个操作步骤归类到相关的模块之中去,这样,一个清晰的供应链操作系统就呈现出来。

(二)SCOR模型的层次与内容

对SCOR模型的应用开发包括三个基本层次和一个附加的执行层次。这些层次对应着企业期望对所属供应链流程管理开发的不同深度。根据开发的不同的层次,SCOR模型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果,表现出企业供应链流程的实际状况,发现现存的低效或冗余环节,然后企业就可以对现有供应链进行流程重组

第一层次:是SCOR模型的最高层次,主要是从企业的战略决策角度定义供应链的范围和内容,SCOR模型分析企业需要达到何种绩效目标和战略发展方向。体现企业供应链绩效表现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交付能力,即按时或提前完成订单/计划的比率,发运速度;完成订单能力,即订单完成提前期,全部订单完成率,供应链响应时间;生产的柔性,即供应链管理总成本;增值生产率,即保修返修成本比;资金周转时间,即存货供应天数、资金周转次数等等。(www.xing528.com)

然而,企业不可能对上述所有供应链性能指标都进行评价和优化。因此,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一些对企业的成功最为重要的指标来评价其供应链性能和具体运作情况。

第二层次:是供应链的配置层。SCOR模型在这个层次将描述出供应链流程的基本布局结构。在这个层次里确认了企业的基础流程,并将每一个流程都按照SCOR模型的30个基本流程的分类规则进行定位,这样就可以直观地体现出企业采购一制造一发运的具体过程,每一个流程定义都包括一系列具体的操作步骤,例如:库存产品采购流程中包括计划产品发送时间表、产品入库、确认产品、库存转移等操作步骤。这些具体的操作步骤在SCOR模型中都有非常细致的定义。

SCOR模型第二层次包括一些具体的分析步骤:首先,在这个层次上建立一个实际的供应理分布图。其次,根据地理分布情况,把供应链中每一个流程都按照SCOR模型的元素定义描述出来,然后将供应链中的各流程分成模块中的子项元素,做出流程图。然后,将流程中元素进行分解,通过流程元素定义,每一个流程都可以再描述出一系列的具体步骤,例如从输入到输出的具体操作环节。此时,企业通过使用SCOR模型可以了解每一个流程元素需要哪些信息输入,并期望哪些信息输出。

第三层次:SCOR模型第三个层次定义了企业是否能在特定市场中取得成功的竞争实力该层次是信息的收集分析层次,所选的有效指标将通过实际情况和目标的对比直观地体现出供应链整体表现。

SCOR模型中规定了一些基本的衡量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指标,比如订单完成率、供应链响应时间等。企业可以根据在第一层次中确定的目标要求,从中选择一些关键指标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取得正确的信息资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一般的做法是通过调查或是研究公司的财务和运营报告获得。如果这些资料难以收集整理,通用的方法是运用对标杆法和其他同类企业作对比估算。

把选定的绩效指标进行分解,纳入到流程图中去。再将记分卡分析出的实际绩效表现数据归纳到流程图中去,就可以把供应链运作中的绩效表现不佳的环节和操作步骤体现出来,企业就可以发现有哪些流程环节影响绩效指标的表现,一目了然地发现影响供应链整体表现的瓶颈环节。

第四层次:是执行层次,企业家在企业运作中常常会感觉到,想着容易做起来难。第四个层次也被称为SCOR模型的实施层次,它定义了在变化的商业条件下实现竞争优势的实践行为。在执行层次,企业可以利用SCOR模型分析出的结果,进行整体计划、开发和构架去支持新的产品流程。虽然这个层次不包括在SCOR模型的体系定义中,是实施供应链的优化和有效整合,却能够对企业提高竞争力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这也是企业用SCOR模型的意义所在。

几年来,国外企业应用SCOR模型已经极大地改进了它们的供应链效率。SCOR模型标准已经帮助它们配置了现有供应链并且发现了低效率的流程环节。当配置了供应链之后,企业就可以对供应链的现状进行评估并且促进企业的供应链最佳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