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创新载体支撑上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科创中心建设战略

科技创新载体支撑上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科创中心建设战略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10月26日,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会集体学习会上,时任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创业研究中心主任李湛教授作“自主创新战略与上海经济转型”辅导报告,提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建议,得到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的肯定。俞书记指出,上海“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中,专门提出要促进科技中介服务集群化发展。

科技创新载体支撑上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科创中心建设战略

2010年10月26日,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会集体学习会上,时任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创业研究中心主任李湛教授作“自主创新战略与上海经济转型”辅导报告,提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建议,得到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的肯定。

专栏4-1 李湛教授为上海市委常委学习会作专题辅导报告

2010年10月27日解放日报文汇报、东方网、新民晚报均报道了上海市委常委会学习会的惰况和俞正声书记的讲话要点。俞书记指出,上海“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专栏4-2 俞正声:上海“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东方网10月26日报道:中共上海市委今天举行常委学习会,听取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王元所作的关于《实现科技产业化的瓶颈制约与破解之策》、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创业研究中心李湛所作的关于《自主创新战略与上海经济转型》专题辅导报告。市委书记俞正声主持会议并指出,上海“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形成“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格局结构,必须依靠制度创新、依靠科技创新。

王元在作报告时畅谈了对科技产业化规律的若干认识,分析了科技产业化的主要瓶颈制约,从“政府的角色”这个角度提出了破解之策。李湛在报告中提出,经济转型是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的新一轮经济竞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决定上海经济转型的成败,并对上海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出若干建议。

与会同志认真听取了报告,并围绕上海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创新经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行了讨论。

俞正声在讲话时指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实施自主创新,必须服从服务国家战略。上海要勇敢地担负起国家赋予的重任,下决心支持大飞机、集成电路、光源等重大专项,为全国作贡献。要聚焦重点,有所突破,重点关注新能源等上海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九个重点领域,在项目管理和落地、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要重视创业型创新人才的培育,这是上海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进一步创新制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筒化行政审批程序,科技园区要更好地服务创新型企业。要落实各项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区县的积极性,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要做好世博科技成果的后续利用,加快研究、落实。把在世博园区成功运行的电动汽车信息系统等成果应用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来源:东方网)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0年11月9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中共上海市委九届十三次全会上强调,“十二五”期间上海要下决心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道路。2011年3月,《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上海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2012年6月7日,《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发布,提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上海科学发展,要加快推进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工作时明确要求,上海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5年5月,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正式发布,表明要适应全球科技竞争和经济发展新趋势,立足国家战略推进创新发展,开启了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

早在2012年5月发布的《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就强调,上海正处于发展转型阶段,投资拉动已经难以为继,财富驱动又将过早消耗城市发展后劲。加快转型发展,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海创新驱动的重要需求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导向,加快提升知识资本集聚、积累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驱动作用,着力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一)大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完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科技创新载体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中,专门提出要促进科技中介服务集群化发展。重点支持和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培育一批知名科技服务机构和骨干企业,形成若干个科技服务产业集群。同时,还要建造更多开放便捷的众创空间,大力扶持众创空间发展。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孵化机构,支持有优势的民营科技企业搭建孵化器等创新平台,探索设立国有非企业研发机构,引导协同创新。扶持发展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服务机构,支持创建创业大学、创客学院,鼓励存量商业商务楼宇、旧厂房等资源改造,促进市区联动、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开放的创新创业载体。

2016年制定的《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强调要发展众创空间,提升创业孵化服务能级。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及其他有条件企业设立产业驱动型孵化器。发挥众创空间联盟作用,培育一批集聚国际资源的创业品牌服务,支持创业服务机构在海外自建、收购、合作设立跨国创业孵化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众创空间。引导孵化器服务溢出,推进特色化、专业化的创业服务向全市覆盖。在孵化载体、科技服务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周边及其生活配套齐全区域,创建一批“创业社区”。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建设开源硬件平台、开放实验室、加工车间、产品设计创意平台,打造全球顶级创客产品路演与展销平台,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二)实施“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行动”,形成示范区域

在《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要实施“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行动”,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充分发挥创新资源优势,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努力培养和聚集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全面提高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和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努力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和实现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域。(www.xing528.com)

(三)建设重大创新功能性平台,强化科创中心创新基础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提出了建设若干重大创新功能型平台,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重点建设若干共性技术研发支撑平台,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建设创新功能型平台体系,发挥创新功能型平台在资源汇聚共享、主体协同联动、创新组织推进等方面的核心枢纽与载体作用,使平台成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重要结合点,成为创新生态网络的关键节点,促进创新效率提升和创新价值实现。

一是建设重点领域的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针对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实施的重大战略任务,重点建设微技术、量子通信光电子干细胞、合成生物、智能制造、材料基因组石墨烯等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探索长效运行机制,构建多学科交叉、多功能集成的公益性、开放型、枢纽型平台组织模式,力争在前沿科学领域,形成国际领先优势,在应用技术领域,加快核心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二是引导各类研发基地向功能型平台拓展。引导和推进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基地平台的开放与融合发展,提升研发与转化服务能级。加快推进部市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服务支撑区域创新。持续推进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在产业技术研究院已有平台基础上,建立跨平台协作机制,集聚创新资源,进一步强化平台的共性技术研发、中试、应用示范等功能,建立健全与产业链相配套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体系,增强产业的整体技术竞争力。

三是提升创新服务功能型平台能级。围绕信息共享、科技成果转移、科技金融、检测认证、科技咨询等服务环节的需求,构建一批创新服务功能型平台,为创新创业提供多方位的软硬环境支撑。

(四)建设科创集聚区,发挥科创和成果产业化示范作用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集聚区。加快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瞄准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目标,率先开展体制机制改革试验,推动园区开发管理模式转型,深化功能布局、产业布局、空间布局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示范带动作用。聚焦张江核心区和紫竹、杨浦、漕河泾嘉定、临港等重点区域,突出各自特色,发挥比较优势,结合城市更新,打造创新要素集聚、综合服务功能强、适宜创新创业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

(五)集聚创新要素,加快研发和转化功能性平台建设

2017年5月31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围绕提质增效、创新引领、要素集聚、降低成本等方面提出50项具体举措,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意见》提出,到2020年,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20%以上,上海要成为全国创新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新高地。跟上海以往发布的同类政策相比,新制定的“50条”更突出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更注重跨部门、跨地区统筹协调,更关注政府服务和营商环境。

《意见》还提出要加快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集聚创新要素,加快创新功能性平台建设。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机器人等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在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创建5—10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同时,《意见》强调要增强创新活力,加快创新产品的市场化应用,优化创新环境。围绕大数据、互联网教育卫星导航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四新”经济示范区;支持大企业发展“双创”平台,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引导支持,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形成一批创新型标杆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