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集群与创新聚合

产业集群与创新聚合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各相关理论的共识来看,邻近效应和专业化是产业集群整体效率提升的主要来源,因此产业集群或集聚定义为企业在空间与产业两个维度上的集中。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与产业政策框架理论中定义的产业集群更贴合创新集群的概念,其目的是促进企业创新和升级,提高国家和区域竞争力。我们将科技创新载体与产业集群相关机制与理论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产业集群与创新聚合

产业集群现象及其背后的理论很早就已成为学界与业界的关注重点。从各相关理论的共识来看,邻近效应和专业化是产业集群整体效率提升的主要来源,因此产业集群或集聚定义为企业在空间与产业两个维度上的集中(Krugman,1991)。综合各方面研究可以发现,除了邻近效应和专业化,产业集群背后还有其经济社会、文化和制度基础(1990)。更重要的是,产业集群还能产生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效应,Roelandt和Hertog(1999)认为,为了获取新的互补技术,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分散创新风险,从互补资产和知识联盟中获益,取得协作经济效益,相互依赖性很强的企业、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客户会通过价值链相互联系形成网络。

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与产业政策框架理论中定义的产业集群更贴合创新集群的概念,其目的是促进企业创新和升级,提高国家和区域竞争力(Porter,1990;1996)。产业集群除了上述的一般特征外,其最本质的内涵应当是众多的创新资源和要素在特定地域高度集聚,并且通过它们的空间流动、聚类和重组,实现集群整体利益增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市场竞争优势提升。

我们将科技创新载体与产业集群相关机制与理论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产业区位理论

产业区位理论基于成本控制角度,认为空间集聚带来的经济效应是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类似于内部规模经济,是由外部性造成规模经济。具体包括提升市场势力,基础设施,减少企业家风险,增强信息传递等优势。马歇尔理论将外部性区分为静态与动态,静态外部性指企业选址变化引起的成本变动,动态外部性包括学习、创新、专业化带来的外部性,除了集群规模扩大,还包括社会、文化、政策等因素的变动(Bellandi,1989),其中许多成为波特竞争力理论的基础。

(二)创新环境理论

创新环境理论强调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成功决定于知识的创造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网络,具体而言包括企业的策略、联盟、企业与研究机构和大学间的知识交流等。集群为企业与个人交流知识与创新提供了机制,对于高科技或是创意性企业及产业尤为重要(Lundvall,1999)。

(三)创新氛围理论——竞争合作理论

竞争合作理论发现竞争关系的企业间往往也以某些形式合作,企业为了减小风险,维持竞争力,通常会与竞争者开展系统的信息交流,特别是中小企业集聚以抗衡大企业的规模经济。社会根植性的提出(Harrison,1992)具象化了波特所提出的广义的制度因素。竞争对抗理论指出,竞争是企业削减成本、提升创新的动力,产业集中度往往不能反映产业集聚带来的企业间竞争性强化,同一区域的企业不但为销售竞争,还需要在劳动力、资本、政策等方面竞争,具体体现在市场结构对创新的显著影响(Chinitz,1961)。

(四)产业和创新集群理论

空间经济均衡与非均衡观的差异在于,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是否会不断缩小。新增长理论认为,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即使来源于资源或偶然因素,也可能产生外部规模经济而自我强化(Krugman,1996)。

(五)区域创新系统

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经常地、密切地与本区域内企业的创新投入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和制度的行政性支撑安排。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主要来源于创新系统和区域科学的研究成果。创新系统文献将创新概念化为一个进化的和社会的过程,认为技术创新是许多行为主体的相互激励和影响的产物,并受到来自公司内外部的许多因素的作用,这反映了对技术创新过程的认识已从单个企业及内部向多个行为主体及网络化过程的转变。(www.xing528.com)

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些基本内涵包括:

(1)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和开放的边界;

(2)以生产企业、大学、研究与开发机构、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主的创新主体;

(3)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社会交互作用,构成了创新系统的组织和空间结构,从而形成一个社会系统;

(4)把制度因素摆在突出的位置上加以考虑,强调制度因素和治理安排对于知识的形成、利用和扩散的重要作用;

(5)以促进区域内创新活动为目的,鼓励区域内的企业充分利用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关系、规范、价值和交互作用等来形成特殊形式的资本(社会资本)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布朗温·H.霍尔在其著作《创新经济学手册(第一卷)》中提出了创新生态系统示意图(图2-3)。

图2-3 创新生态系统示意

德国弗朗霍夫协会系统与创新研究所的阔夏茨基(K.Koschatzky,2018)重新审视了Kuhlmann和Arnold提出的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的框架(图2-4),从用户创新、社会创新、协作创新、新创新中介、公益创投、社会和关系资本以及非研发密集型产业等七个方面来分析国家/区域创新体系(NIS/RIS)框架。他认为:国家/区域创新体系(NIS/RIS)包括创新系统框架、创新的需求和供给以及创新的投入;而创新系统框架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社会和关系,资本价值,生活方式和态度)、制度(知识产权,标准和规范)、政策(影响创新框架条件和需求模式的政策,包括能源、环境、流动性、健康、国防、家庭等)、研究者(大学、研究机构、培训机构、民营科技企业)和基础设施(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数据库、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的需求和供给包括公共部门参与者(城市、医院、机构等)、社会参与者(消费者、用户、社会企业家、协同创新者、市民)和商业参与者(需要和产生创新的各种规模的企业和行业部门);创新的投入包括资本提供者(银行、风投、慈善家、大众)、教育者和中介(俱乐部、协会、工会、非营利组织)。

上海市科委曾经提出过“五位一体”区域创新体系的架构(图2-5)。

图2-4 创新体系示意(Kuhlmann&Arnold,2001年)

图2-5 上海市科委提出的区域创新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