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供销社生活资料的经营与扶持

供销社生活资料的经营与扶持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国家在货源分配、价格、资金、物资等方面给予扶持,供销社生活资料供应额逐年扩大,到1955 年生活资料销售额为2127 万元,占社会零售额比重34.18%。供销社的生活资料经营门市部及批发部,在1991 年以前基本上是供销社包进货、包销售、包库存资金,这些因与职工无经济利益挂钩,因此造成了大量积压滞销商品,企业的生活资料经营方式不能适应形势的转变。

供销社生活资料的经营与扶持

生活资料经营是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所需的商业工作之一,是城乡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老百姓生活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吃、穿、住、用等问题,在计划经济时期,样样都离不开供销社。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供销社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建国初期,国营商业经营百货、五金、文化用品、纺织品、化工产品以及烟酒糖茶等类商品。供销合作商业和私营商业由国营商业供给货物进行零售。供销合作社的零售价格低于私营商业,以平抑物价,限制投机倒把。1949 年8 月,我市城市消费合作社和农村供销合作社成立,标志着供销社社会主义商业的生活资料供应工作开始。当时,由于人员不多,资金不足,主要供应社员粮食、副食品、燃料等,主要有大米食盐、食油、黄烟、火柴、柴火、肥皂香烟煤油等30 个品种,供应金额较少。1950 年生活资料销售额21200 元,占全社会零售额的0.93%。随着农副产品的不断发展,农村购买力日益提高。同时,国家在货源分配、价格、资金、物资等方面给予扶持,供销社生活资料供应额逐年扩大,到1955 年生活资料销售额为2127 万元,占社会零售额比重34.18%。

为了搞好生活资料供应,扩大日用工业品的销售,就要提高服务质量。第一,扩大基础设施,增加营业网点。自1951 年至1954 年底,南昌市共有合作社29 个(其中。农村基层供销社3 个,城市消费合作社20 个,手工生产合作社6 个),1553 个合作小组,市社直属企业有碾米厂、百货供销部、食品供应部、土产购销部和公私合营酱油厂各1 个,分店、门市部63 个,干部职工人数1230 人,入社社员48478 人,股金45521 元,年销售额2127 万元,占社会零售额比重34.18%。社员到合作社购买商品实行九五或九七折优待,年终盈利按股金分红,深受社员欢迎,成为国营商业的有力助手。1963 年年底,市社共有5 个公司(站、处),9 个直属基层社,71 个经营网点(不包括基层社),干部职工2691 人,1991 年4 月,市社恢复成立,共有40 个公司,6 个县区供销社,98 个乡镇基层社,生活资料门市部662 个,分社(店)79 个,批发部22 个,商品销售额达到19645 万元。1991 年比1951 年增加了近8 倍。第二,扩大经营范围,增加经营品种。20 世纪50 年代初期,只有30 余个品种,主要是油、盐、酱、柴火等主要生活必需品。以后逐渐扩大经营范围,增加经营品种。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不少供销合作社增加了建筑材料、中高档家电用品等项目,一般经营的商品品种达两三千个。据统计,到1986年6 月,基层供销合作社经营品种达到3300 种之多。涉及农民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需要的商品基本上都有销售。第三,搞好商品陈列,20 世纪50 年代供销合作社白手起家,因陋就简,利用包装箱和裱纸的方法设置陈列,要求清洁、明亮、整齐。“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结束后,由于市场开放,对经营场所一般都做了必要的、甚至是高级的装饰,商品陈列要求整洁、美观、富有吸引力。第四,努力做到货真价廉。20 世纪50 年代,供销合作社向国营批发企业进货,不仅有规定的差价,而且还有一定的优待。因此,在销售给农民时,凡是供销合作社社员都给予优惠,比市场价格便宜1%—3%。“大跃进”以后,国营企业取消了优待率,供销合作社也就取消了给社员的优惠。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市场开放了,商品流通渠道增多了,供销合作社为了使自身这个农村主渠道的物流畅通,满足农民对生活资料的需要,采取了联购分销、横向联合,扩大经营范围,直接向厂方进货等措施和积极开展“双信”(价格、计量信得过)活动,以达到货多、货真、价格合理,用以显示服务质量的提高。在改善服务态度上,供销合作社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收效很好。首先,在职工中经常进行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合格的营业员的教育,树立“顾客至上”的思想。在一买一卖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笑脸相迎,有问必答,百挑不厌,礼貌待客。其次是发扬“一根扁担”的传统精神,在改革开放以前,除老、弱、病、残者外,供销合作社职工几乎没有什么人没有挑过货郎担或推载货的板车下乡的,特别是春插、双抢、秋收、冬种等农忙季节,广大职工把农民需要的生活资料送到村、到户、到田头、到地角,防洪、抗旱、救灾等现场,处处都有供销合作社职工送货的身影。他们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农民。很多职工因此受到了农民的赞许和欢迎。再次,从搞活农村市场出发,供销合作社积极参加市场竟争,改变“坐店”作风,走出店门,赶集摆摊、上门批发、上门约销、送货上门,日赶早市、晚赶夜市,延长营业时间,方便了农民购买。供销社的生活资料经营门市部及批发部,在1991 年以前基本上是供销社包进货、包销售、包库存资金,这些因与职工无经济利益挂钩,因此造成了大量积压滞销商品,企业的生活资料经营方式不能适应形势的转变。

为进一步理顺供销社经营机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需要,根据省政府(91)74 号文《关于在国营商业零售企业和基层供销社进行改革试点的通知》精神,1992 年市县两级供销社实行“经营、价格、用工、分配”四放开的试点,以“国家放开、企业严管、放管结合、放而有度、活而有序”为指导思想,在“统一核算、分级管理,责任到人、工效挂钩”的总原则前提下迈出了将生活资料经营推向市场的第一步,在全系统引起了极大关注。1993 年,在坚持“缴足税费、剩下归已”和公平、公正、公开选拔经营者的原则前提下,实行“一社多制”的承包方式,有实行“联销计酬、联利计奖”的,有实行“社有自营”的,有实行“五自主”(即: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分配)的,边远小型分店则实行租赁制。这一系列措施充分释放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潜能,使服务态度大为改善,经营品种大大增加,资金周转大幅加快,经济效益大幅提升。1997 年后,各县社实行了更为放开的生活资料经营承包方式,提出社有民营,实行“三不变”、“四定三保”,即职工身份不变、工资晋升、晋级权利不变、隶属关系不变,定销售额、定社保统筹金、定人员、定税利额,保上交利费、保税金、保财产设施完整,放开经营品种,不规定经营范围。在遵循此原则基础上,2000 年后更强调因地制宜,一社一策的经营承包方案。承包可内可外,由经营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行纳税,不断完善经营方式,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了重要一席,销售额始终稳定在1 亿元左右,经营品种也不断扩大,过去农村鲜有的家电大件,在全市各基层社的网点内均有销售。南昌市供销社直属企业之一的南昌市土杂品公司,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率先在全市经营电视机、冰箱(柜)、炊事电器等家电商品,并一度成为经营家电商品的龙头企业,曾经就有10 多家经营家电商品的分公司、商行、中心店、贸易货栈等,全市的日用品经营网点建设也从1990 年末的663 个增长到了2009 年末的1000 多个。(www.xing528.com)

在近年的供销社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后,供销社企业在新的形势下,生活资料的经营主要以开放办社为桥梁,积极组建生活资料连锁店、自选超市、配送店,积极发展配送服务网点和加盟店等,确保农民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2010 年,全系统有县级超市10 多家,乡级超市81 家,村级超市547 家。此外,按照南昌市委组织部倡导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五个之家”活动的要求,加快了便民超市建设步伐,“五个之家”便民超市已达200 家,初步形成了县、乡、村日用消费品销售网络体系,改善了农村购物环境,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形成了供销社独特的亮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