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季风计划”的对接涉及政策对接、法规对接、道路对接、产业对接,但人员对接和文化对接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推动文化交流,增进人员往来,有助于逐步化解双方的种种疑虑,消除隔阂与误解,增强彼此信任。2015年7月30日,印度正式向中国公民开放电子旅游签证。2015年6月,中印落实了经乃堆拉山口赴西藏西南的冈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湖朝圣的新路线,有效推动了两国的宗教文化交流。2015年是中国的“印度旅游年”,2016年是印度的“中国旅游年”。中印两国启动了“中国—印度文化交流计划”,两国文化界将迎来更多的互访交流。中印两国还计划合拍电影,开展学术、出版、高等教育交流。佛教文化是两国的友好纽带,这一纽带,促进了中印佛教文化的交流和经典互译。文化对接是一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努力,也是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只有汇聚“人心”,才能“立信”“致远”。莫迪政府试图以“季风计划”连接印度洋国家。在宏观层面上,“季风计划”旨在重新连接并建立印度洋国家间的联系,[42]这将有助于彼此间在文化价值和文化关切方面的进一步理解。[43]在微观层面上,“季风计划”的重点是理解环印度洋海洋环境中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这项计划的主题,不仅关注环印度洋沟通网络是如何完成商品、文化、宗教、观念、价值和技术的传播与交换的,也关注环印度洋沟通网络如何影响移民模式、认同形成和文化变革。”印度文化部积极推动“季风计划”,不仅是为了共同保护印度洋沿岸的文化遗址,更是为了强化印度在印度洋地区的文化核心地位。
综上所述,内涵对接、设施对接和人员对接既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季风计划”对接的核心内容,也是两者实现对接的必要步骤,更是规避冲突、凝聚共识、开拓合作的务实路径。
中印发展计划对接的潜在挑战在于“季风计划”本身的缺陷。尽管“季风计划”常被解读为具有对抗或制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动机,但部分国内学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44]他们认为,说“‘季风计划’是反制中国的计划,有言过其实之嫌,毕竟这些计划都还处于具体设计当中,甚至印度自身也尚未明确如何实施这些计划”。印度学者也指出,印度在推进自身的战略倡议方面并不是很成功,例如“湄公河—恒河合作计划”和“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莫迪总理上任已有两年多,但无论是“季风计划”,还是“香料之路”或者“棉布之路”,其战略目标和具体内容都不太清晰。一方面,印度可能是有意为之,防止过于明确的目标和内容引发竞争对手采取制衡措施;另一方面,印度可能在继续等待“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更明确的细节,并观察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进展,进而判断并决定印度以何种形式的“季风计划”与之互动。但从客观上讲,“季风计划”战略目标和具体内容的不清晰,制度和机制建设的不完善,实施方案和推进措施的不连贯,可能会导致印度只能被动接受或拒绝区域外其他大国的规划,[45]而不能为规划对接提供充分的印度智慧。
【注释】
[1]孙建波:《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历史与未来》,《南亚研究季刊》,2003(01),第29—34页。
[2]马加力:《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剖析》,《南亚研究季刊》,1986(03),第16—21,28页。
[3]王鸿余:《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成立及其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4),第107—111页。
[4]锋君、唐璐:《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发展趋势》,《南亚研究》,1987(03),第3,19—25页。
[5]韦红:《20世纪60年代初东南亚地区主义发展受挫原因再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1),第83—87页。
[6]刘艺:《历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首脑会议》,《当代亚太》,2004(02),第62页。
[7]朱颀:《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发展绩效评价研究》,四川大学,2006年。
[8]陶亮:《“季节计划”、印度海洋战略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亚研究》,2015(03),第95—110,157—158页。
[9]张文木:《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海洋安全——“海上丝绸之路”西太平洋航线的安全保障、关键环节与力量配置》,《当代亚太》,2015(05),第88—106,158—159页。
[10]张洪雨:《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境外枢纽港口选点分析》,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11]赵泓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海洋强国战略的影响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12]陈万灵、吴旭梅:《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口需求变化及其中国对策》,《国际经贸探索》,2015(04),第87—100页。
[13]毛艳华、杨思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便利化合作与能力建设》,《国际经贸探索》,2015(04),第101—112页。
[14]李世杰、王成林:《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经贸纽带与战略支撑》,《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2),第17—23页。
[15]傅梦孜、楼春豪:《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若干思考》,《现代国际关系》,2015(03),第1—8,63页。
[16]陈伟光:《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机制的联动》,《国际经贸探索》,2015(03),第72—82页。
[17]张林、刘霄龙:《异质性、外部性视角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5(03),第44—53页。
[18]余密林:《对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若干思考》,《发展研究》,2015(02),第16—18页。
[19]谭秀杰、周茂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5(02),第3—12页。
[20]王爱虎:《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和文献研究看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第1—14页。
[21]刘宗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我国沿海城市和港口的发展》,《城市观察》,2014(06),第5—12页。(www.xing528.com)
[22]吴崇伯:《融入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优势与对策论析——以福建为例》,《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第2,7—13,177页。
[23]林香红、高健、张玉洁:《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势与发展路径研究》,《海洋经济》,2014(06),第29—36页。
[24]尤权:《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求是》,2014(17),第26—28页。
[25]韦有周、赵锐、林香红:《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我国远洋渔业发展路径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14(07),第55—59页。
[26]刘赐贵:《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 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若干思考》,《国际问题研究》,2014(04),第1—8,131页。
[27]陈万灵、何传添:《海上丝绸之路的各方博弈及其经贸定位》,《改革》,2014(03),第74—83页。
[28]巫大健:《海上丝绸之路时期泉州多宗教文化共存现象的原因及特征探析》,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29]周岩、陈淑梅:《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经济效应分析》,《亚太经济》,2016(01),第50—56页。
[30]廖泽芳、宁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中国与东盟贸易畅通——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考察》,《经济问题》,2015(12),第1—7页。
[31]伍凤兰、陶一桃、申勇:《深圳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路径》,《经济纵横》,2015(12),第82—86页。
[32]刘雨辰、杨鲁慧:《美国东亚海权战略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基于战略外溢效应视角的分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第21—36页。
[33]邓颖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有效路径:中国—东盟旅游合作》,《东南亚纵横》,2015(10),第15—21页。
[34]董亮:《试析南亚区域环境合作机制及其有效性》,《南亚研究》,2015(02),第46—61,156页。
[35]陈菲:《“一带一路”与印度“季风计划”的战略对接研究》,《国际展望》,2015(06),第15—32,152页。
[36]张文木:《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海洋安全——“海上丝绸之路”西太平洋航线的安全保障、关键环节与力量配置》,《当代亚太》,2015(05),第88—106,158—159页。
[37]李家成:《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中韩合作探析》,《当代韩国》,2015(02),第17—26页。
[38]廖萌:《斯里兰卡参与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考虑及前景》,《亚太经济》,2015(03),第62—67页。
[39]孙丽超:《“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东盟贸易潜力的影响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
[40]赵泓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海洋强国战略的影响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
[41]赵泓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海洋强国战略的影响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
[42]胡灵娟:《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机制研究》,兰州大学,2015年。
[43]谭秀杰、周茂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5(02),第3—12页。
[44]薛力:《中国“一带一路”战略面对的外交风险》,《国际经济评论》,2015(02),第5,68—79页。
[45]傅梦孜、楼春豪:《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若干思考》,《现代国际关系》,2015(03),第1—8,6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