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39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战争再一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停滞。不过当战争还在进行的时候,各国即开始了对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谋划,这既含有对战后经济重建的未雨绸缪,同时也是一种战争需要。在20世纪40年代初,德国就提出芬克计划(Funk Plan),试图建立德国新秩序。作为应对,英国在1940年底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着手设计英国参与战后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方案,美国随后也由其财政部特别助理哈里·德克斯特·怀特(Harry Dexter White)酝酿美国的战后金融计划。两位伟大的经济学家站在各自国家的立场,多次修改各自的计划,并最终在1943年达成一致,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重建奠定了基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国际储备货币方面,确立了黄金—美元的金汇兑本位结构。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规定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各国中央银行可以按照此价格向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以美元自由兑换黄金。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主要储备资产是美元和黄金,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2)在汇率制度方面,英美两国达成协议,吸取美国钉住汇率制和英国可调整汇率制的特点形成“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各国货币通过与美元挂钩间接钉住黄金,以此确立每种货币的法定平价。为保证一定的灵活性,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汇率的波动幅度可以在平价的正负1%以内。同时,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发生基本不平衡,该国货币可以调整与美元的固定平价,但是如果调整幅度超过10%,则须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4的投票权同意。
(3)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货币合作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所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的政府间的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1947年11月,基金组织成为联合国下属负责促进汇率和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专门机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重要宗旨之一就是就国际货币问题进行磋商与协作,从而促进国际货币领域的合作,它的建立对维护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国际收支调节采取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辅助下的金本位调节方式。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实行的是双挂钩的金汇兑本位制,因此,只要成员国严格遵守运行规则,国际收支就可以像国际金本位制一样自动调节。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帮助各成员国进行国际收支调节。如当成员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用本国货币向基金组织按照规定的程序购买一定数额的外汇,这就可以实现在不通过汇率变动的情况下解决国际收支出现的不平衡问题。此外,基金组织还通过“稀缺货币”条款规定贸易盈余国也应在国际收支失衡调节中承担相应责任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结束了国际货币体系自“一战”后长达数年的动荡时期,为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平稳的国际金融环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48—1971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6%,而世界贸易的年增长率更高达7.27%,这都是在以前的历史中无法看到的高速增长。
然而这一体系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其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内在的缺陷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最终导致了三次美元危机的出现,1971年,美国终止了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兑换关系,美元一再贬值,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寿终正寝。
(二)1960年:第一次美元危机
金汇兑本位制曾被鲁埃福和特里芬这样形容:①一个“骗局”,在这个骗局里面,金融中心从外界购买商品、劳务和资产,却用这些中心国家无意偿还的债权去支付;②一个“荒唐”,因为一些国家为这个制度提供新的储备而增加赤字,结果在这些国家需要纠正其国际收支时造成流动性短缺。以上这些话同样适用于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后者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道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而前者则揭示出在这一体系下美元所享有的特殊地位。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一直到1950年,由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重建的影响,世界出现美元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大约持有世界货币黄金总量的2/3,而欧洲包括日本的黄金与美元储备却大幅减少,同时,这些国家在战后经济重建中又需要大量进口美国商品,对美贸易逆差严重,造成世界范围内的国际清偿手段不足。美元荒的出现使得人们对美元趋之若鹜,根本无暇思考“骗局”和“荒唐”的问题。
为应对美元荒,各方做了多种努力。美国启动马歇尔计划,欧洲建立欧洲支付联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欧提供贷款,多种措施使得美元荒得以缓解,到20世纪50年代末,美元储备短缺的问题基本解决,但风险也随之而来。
1960年,第一次美元危机爆发,这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950年,美国第一次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此后,国际收支逆差分别在1953年和1958年再现。国际收支逆差的接连出现,再加上美国在马歇尔计划中推行的“廉价货币”政策,使得大量美元充斥欧洲,美元的实际购买力发生动摇。同时,这一时期的一个政治事件也加重了人们的疑虑。1960年,肯尼迪竞选总统获胜,人们担心肯尼迪政府将实行通胀政策从而造成美元贬值。这些情况动摇了人们对于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这种担心最先反映在私人黄金市场上,1960年10月,伦敦金融市场上私人黄金买卖价格从先前的35.2美元/盎司上涨到40美元/盎司,这对美元的官方价格亦形成非常大的压力。
为抑制金价上升,保持美元汇率,1961年11月,美国联合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士和联邦德国建立了“黄金总库”。根据协议,“总库”将募集2.7亿美元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作为代理机构,在伦敦金融市场上买卖黄金平抑金价,当黄金价格上涨时,卖出黄金,当黄金价格下跌时,买入黄金,从而将私人黄金市场的黄金价格维持在35美元/盎司的官价水平上,达到稳定美元汇率的目的。从后续的实践来看,“黄金总库”在稳定黄金价格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直到第二次美元危机爆发前,黄金价格相对于官价都没有发生过较大的偏离。但是为此付出的代价是,美国的货币黄金总量不断降低,以致最终随着美元贬值压力越来越大,“黄金总库”也无以为继。
除了建立“黄金总库”稳定美元与黄金价格外,美国还同其他发达经济体签订协议以稳定美元与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1961年11月,“十国集团”(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联邦德国、日本、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典)达成“借款总安排”,在这一协议下,如果美国因国际短期资金流动引起美元相对某种货币贬值,可以从“借款总安排”中借入相应资金,以稳定美元汇率。1962年,美国又分别同主要发达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其主要目标也是稳定美元与主要货币的汇率。此外,美国还通过发行鲁萨债券(Roosa Bonds)、道德劝说等方式避免各国向美国兑换黄金,以减轻美元贬值压力。
(三)1967—1970年:第二次美元危机与特别提款权诞生
1967年,英镑宣布贬值。这对于美国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作为世界第二重要储备货币,美国一直视英镑为美元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美元的信心再一次受到冲击,而“黄金总库”也到了苦苦支撑、无力为继的地步。1967年10月和11月,“黄金总库”总共出售黄金超过12亿美元,各国不得不同意再次扩充“黄金总库”的规模。更为糟糕的是,受法国1967年夏天退出总库的影响,欧洲其他央行很快将退出总库的谣言传得沸沸扬扬,再加上此时阿尔及利亚从美国提取1.5亿美元黄金,对于美国来说,维持“黄金总库”的难度越来越大。到1968年3月15日,在过去的6个月中,“黄金总库”总共损失黄金30亿美元,其中22亿美元来自美国。基于“黄金总库”与美国黄金储备已无力维持美元与黄金的价格,因此美国宣布解散“黄金总库”,实行黄金双价制。(www.xing528.com)
黄金双价制是指黄金在官方市场和私人市场实行两种不同的市场价格。在官方市场,各国中央银行仍按照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官价向美国自由兑换黄金;而在私人市场,黄金价格不再受官价影响,完全听凭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因此,在这一决定宣布后,私人市场金价出现大幅攀升。双价制的实行,缓解了私人市场对美国黄金储备不断需求的压力,但是这也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开始,国际货币体系逐渐从金汇兑本位制向美元本位制过渡,同时,官方市场的潜在兑换压力仍然存在,对于美国来说仍无法放松。
为缓解美元危机,国际社会的另外一个努力是创设特别提款权。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黄金产量增长已越来越难以适应世界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依赖美国通过收支逆差提供美元储备资产又不可避免地遭遇“特里芬难题”,因此,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创造一种储备资产,以缓解当时国际储备资产供给不足的压力。
1967年6月19日至21日,十国集团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四次联席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上,有关国际储备资产创造的方案逐步清晰。在此基础上,联席会议最终形成了《最终纲要草案》,并将储备资产命名为“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在此基础上,1967年7月和8月,十国集团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分别召开多次会议,继续就特别提款权的相关细节进行磋商。
1967年9月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批准了纲要草案,并于两天后提交基金组织理事会评议,11日基金组织发布了《基于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融资便利纲要》,29日在基金组织里约热内卢年会的闭门会议上,理事会通过了这一决议,标志着特别提款权已经进入实质阶段。1968年4月到1969年7月,执行董事会、理事会,以及各成员国相继批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修改,1969年8月,基金组织建立特别提款权账户,1970年1月1日,基金组织开始进行特别提款权第一轮分配。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并分配给成员国的一种用来补充现有储备资产的手段,它对于缓解当时的美元危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自此以后,特别提款权成为黄金、美元,以及其他外汇储备资产的一种有效补充,更为重要的是,特别提款权的诞生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打开了一扇窗口。
(四)1971—1973年:第三次美元危机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969—1970年,美国爆发战后第五次经济危机。为了拉动经济复苏,美国在1970年秋季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在欧洲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特别是联邦德国采取的却是货币紧缩政策,这使得大量资金从美国流入西欧,造成西欧国家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同时,在过去的10年里,欧洲美元市场获得极大发展,欧洲美元业已开始泛滥。据估计,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欧洲美元市场从约30亿美元增加到约500亿美元。
这推动了欧洲货币的快速升值。1971年春天,伴随着大量资金从美元转换成德国马克,德国最终停止了货币干预,允许马克升值,其他欧洲货币也都进行了货币重估。然而欧洲货币升值并没有带来美元的稳定,将美元资产转换为非美元资产已经变得一发不可收拾。1971年5月中旬,法国和比利时将美元兑换成黄金,黄金投机再次加剧,此时私人黄金市场的金价已经升至1969年10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的国际收支此时也陷入困境。自1971年4月开始,美国连续4个月进口超过出口,1971年全年经常项目逆差超过14亿美元,因此,从6月起美国内部开始出现改变美元汇价的声音,一众议员曾提交结束美国以35美元/盎司向外国中央银行出售黄金承诺的议案。
美国财政部对此进行了否认,但黄金流失仍在持续。1971年8月6日,美国在一天里就损失黄金和其他储备资产超过10亿美元;一个星期之后,有媒体报道法国和英国计划将美元换成黄金。面对这种情况,尼克松政府最终在8月15日关闭了黄金窗口,终止了以35美元/盎司向外国官方持有者提供黄金的承诺,同时对商品进口征收10%的附加税,对外援助削减10%等。这被日本称为“尼克松冲击”。
在接下来的4个月里,工业化国家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行了多次协商。1971年12月,十国集团在华盛顿史密森博物馆多次开会,并最终就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达成一致,其中,美元贬值8.57%,即将黄金官价提高到38美元/盎司,其他一些国家货币对美元升值,如日元升值16.9%,德国马克升值13.6%等。同时,各国货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扩大,浮动区间从原来的±1%扩大到±2.25%。这一协定史称“史密森协议”。
然而,“史密森协议”仅仅是为了应付当时的形势需要,并没有回答如何建立世界货币新秩序的问题,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美元的贬值虽暂时提高了美国的出口竞争力,但是由于缺乏其他政策调整配合,这种成效必然是短暂的。毋庸置疑,有了第一次,也就意味着美元还将继续贬值。
1973年1月,欧洲又现抛售美元,抢购联邦德国马克、日元和黄金的风潮,美元贬值压力重现。1973年2月12日,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美元再次贬值,幅度为10%,黄金价格提高到42.22美元/盎司。新的官价汇率再一次引燃了市场对黄金的投机情绪,抢购黄金达到了新的高潮,2月22日,伦敦金融市场金价一度涨到90美元/盎司。同时,美元贬值造成欧洲货币以及日元大幅升值,其中欧洲货币升值10%,而日元升值幅度则要更大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到1973年3月各国最终普遍采用浮动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解体。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包括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非对称性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其本身存在致命的缺陷,即“特里芬难题”: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必须保持币值的稳定;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元的供给必然有相应的增长,而这又造成美元不断贬值的趋势。正是这种内在的制度缺陷造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第二,作为一种人为设计的国际货币体制安排,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良好运转需要国际合作的支持,但是到了后期,这种合作的意愿与能力越来越微弱。对于美国来说,其要保证美元与黄金的自由兑换,并且要保证美元储备的增长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相适应。而对其他国家来说,必须支持美元,甚至要将金本位制的运行规则置于国内目标之上。但在实际中,各国都没有很好地履行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从而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