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绝对优势理论:探索亚当·斯密的经典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探索亚当·斯密的经典理论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的经济学家,也就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亚当·斯密提出了有关绝对优势的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产生基础是针对批判重商主义进行的。(一)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亚当·斯密认为,要使得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分工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具体举措。(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分析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分别是A国和B国,那么这两个国家各自拥有90个劳动力,主要以生产大米和小麦两种产品为主。

绝对优势理论:探索亚当·斯密的经典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也就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亚当·斯密提出了有关绝对优势的理论。1776年,他发表了代表著作《国富论》,并且在著作中重点对国际分工产生的具体原因、方式及其效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产生基础是针对批判重商主义进行的。

(1)亚当·斯密针对重商主义关于财富方面的认识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应该以商品和劳务来对财富的多寡作详细的衡量,想要使财富有所增加,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适当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2)除了批判重商主义对财富方面的认识之外,他还对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观点做了进一步的批判,认为国家应该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在对经济进行调节的时候,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予以行动。

(3)他特别指出,一个国家在对财富进行积累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比较现实的措施进行,总是长期依靠保持顺差的形势是不大可能实现的。在对重商主义进行相关批判的同时,亚当·斯密也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亚当·斯密认为,要使得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分工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具体举措。一般来说,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应该采取分工的做法进行,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分工应该按照绝对优势的原则来进行。

换句话说,每一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对于本国来说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这种具有优势的产品去换取外国具有优势的产品,如此一来,双方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利益。

通常来说,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的时候,其产品的成本相比其他国家较低,或者是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的时候,它的劳动生产率要比其他国家相对而言高,那么该国就会在这个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的优势。这里,亚当·斯密所说的绝对优势主要有两类。

1.自然优势

自然优势,顾名思义,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性在气候、土壤、矿产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2.获得优势

获得优势,其实与自然优势相对应,实际上就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后天所获得的相关方面的优势。比如,对于生产某种产品所需具备的特殊技术、相关设备以及长期积累的经验或资金,都可以算是获得优势。

对于这一理论需要做出以下假设前提:

(1)两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而且在生产的具体过程中,拥有单一化的生产要素,这里对生产要素有明确的规定,只需要一种——投入合适的劳动力;

(2)生产规模报酬不变;(www.xing528.com)

(3)商品与要素市场都属于完全竞争市场;

(4)生产要素在国家范围内可以自由地进行相应的流动,但是,对于国与国之间有一定的限制,生产要素不被允许在国与国之间进行自由流动;

(5)各国对商品贸易不能进行干预。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分析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分别是A国和B国,那么这两个国家各自拥有90个劳动力,主要以生产大米小麦两种产品为主。如果把两个国家所有的劳动力集聚到一起,全部用来生产大米,最终A国可生产90吨,B国可生产60吨。如果把两国所有的劳动力集聚到一起,都用来生产小麦,最终的结果是A国可生产45吨,B国可生产90吨。A国和B国生产大米与小麦的劳动生产率如表1-1所示。

表1-1 A国和B国生产大米与小麦的劳动生产率

在分工之前,两国的经济处于封闭状态,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促使国内不同的消费需求都相应地得到满足,于是每个国家都需要生产两种产品。现在假设一下,两个国家将自己的劳动资源进行如下分配:A国用45个劳动力生产45吨大米,用剩余的45个劳动力生产22.5吨小麦;B国用45个劳动力生产30吨大米,用剩余的45个劳动力生产45吨小麦。由于不进行对外贸易,所以两国消费的商品组合与本国生产的商品组合是处于完全相同的状态。分工之前两国的生产与消费状况如表1-2所示。

表1-2 分工前A国和B国的生产与消费状况

根据对表1-1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相比之下,A国生产大米的劳动生产率要在一定程度上高于B国,而B国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上又高于了A国。这个局面如果按照绝对优势理论来说,能够轻易得知,在生产大米的过程中,A国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在生产小麦的过程中B国是占有绝对优势的。那么A、B两国若是彼此进行分工,A国专门生产大米,B国专门生产小麦。A国用90个劳动力生产90吨大米,B国用90个劳动力生产90吨小麦。然后两国按照1吨大米换1吨小麦的交换价格,进行商品贸易。假设A国用45吨大米换回45吨小麦,B国用45吨小麦换回45吨大米。分工后,两国的生产与消费状况如表1-3所示。

表1-3 分工后A国和B国的生产与消费状况

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在进行分工之前,两国用180个劳动力,共生产75吨大米和67.5吨小麦。而进行了详细的分工之后,情况有所不同,两国用同样的劳动力数量,共生产90吨大米和90吨小麦,这一结果要比在进行分工前多生产了15吨大米和22.5吨小麦。很显然,在投入劳动力不变动的情况下,实施分工合作之后,两国的总产出得到了相应的增加。

把分工前与分工后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国的消费情况也有所改变。进行分工之后,A国消费45吨大米与45吨小麦,比分工前多消费了22.5吨小麦;B国消费45吨大米与45吨小麦,比分工前多消费了15吨大米。显然,两国在通过相应的分工和交换之后,财富不但有所增加,福利水平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对于国际贸易是双赢的活动进行了一个很好的证明,也对“零和博弈”理论进行了否定与推翻,这一理论很好地为各国实行国际分工、进行自由贸易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不过仔细分析这一理论的话,就会发现其针对性并不是特别强,还是不太周全,由于这一理论只针对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现象进行了详细说明,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要想参与到国际分工与贸易中去,至少要有一种商品在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在所有商品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那么有关国际分工与交换是否还可以进行参加,在交换的过程中是否还能获得一定的利益,对于这一问题该理论并没有做出相关的回答。

为了弥补绝对优势理论的上述局限性,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