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池攻坚战:一块电池的挑战

电池攻坚战:一块电池的挑战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亚迪出海的大获成功,源自对于核心技术的坚守。那时一条镍镉电池自动生产线需要投入几千万元。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凭着对技术的了解,把目光投向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丰厚的电池核心部件——电芯的生产。王传福带着当时比亚迪仅有的几百万元去日本购买生产线,却遭到拒绝。结果只花了100多万元人民币,就建成了一条日产4000支镍镉电池的生产线。

电池攻坚战:一块电池的挑战

比亚迪出海的大获成功,源自对于核心技术的坚守。

时间回到初始阶段,1995年比亚迪以电池起步时,整个市场被日企垄断。

那时一条镍镉电池自动生产线需要投入几千万元。而国内的厂家多是买来电芯搞组装,利润少,几乎没有竞争力。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凭着对技术的了解,把目光投向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丰厚的电池核心部件——电芯的生产。(www.xing528.com)

王传福带着当时比亚迪仅有的几百万元去日本购买生产线,却遭到拒绝。当时日本政府为了保护技术,不允许卖。面临资金与设备匮乏的困境,王传福借助当时中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毅然提出自己动手改造生产线,将日本现有的全自动机器生产线分解成半自动人工生产线,把每一道工序分解成若干个工位,由熟练工人和他们手上的价值几元钱的夹具来完成。结果只花了100多万元人民币,就建成了一条日产4000支镍镉电池的生产线。自此形成了比亚迪独特的“人+夹具=机器人”的半自动化人工生产模式的初期模型,赚到第一桶金。

后来生产锂离子电池,当时国际市场的锂离子电池要8—10美金一块,比亚迪采用“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的生产模式把成本降到了2.5美金,以近乎不可能的低价格和同样的高品质彻底改变了世界锂离子电池市场格局,并通过当时通信巨头摩托罗拉诺基亚的审核成为其首个中国电池供应商。相关领域的日本企业纷纷倒闭后,很多企业开始反过来找比亚迪,洽谈卖设备卖生产线给比亚迪,都被王传福断然拒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