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entrepreneurship”,“start-up”专指研发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创业,内含着创新的创业。在以色列,新创公司主要在做新技术,因为没有做新模式的需求,或者说,需求很小;在美国,新创公司大部分在做新技术,也有做新模式的,如Facebook;在中国,做一个大致的估计,前些年来,做新技术的少于做新模式的,百度、阿里、腾讯、京东都是做新模式起家的。这种情形当然与中国的国情有关,但肯定要发生变化,研发新技术也将成为中国越来越多的新创公司的使命。唯有如此,才能把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新创公司大量产生,有着深刻的经济、技术背景。首先,产品和服务全面过剩时代的到来,倒逼创业活动必须致力于新技术、新模式的研发,既提供创造性需求,又改变需求实现方式。其次,各领域技术革命的活跃,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使基于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创业,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和实现空间。(www.xing528.com)
知道这一背景的变化,知道今天的创业做什么,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直以来,总是有人认为,在经济下行时,政府鼓励人们创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这是不靠谱的。这种说法将“双创”视为权宜之策,忽视了在“新常态”引领下提出“双创”的背景变化,以及由这一变化而产生的深远意义。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为了防止经济过快下滑,进而导致严重失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政策,但由于外部的需求冲击比预想的要严重,同时,刺激政策将原本已经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产能和债务问题推向了更加严峻的程度,所以,在2014—2015年,我们相继提出“新常态”、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新举措,“双创”就是其中的具体途径,试图通过社会动员,唤起自下而上的力量,实现中国经济转型。从这个意义上说,“双创”是转型大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