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在不断调整既得利益关系的同时,又不断造就出新的既得利益者。由于利益刚性的客观存在,利益增量通过各种途径转化为既得利益后,就成为可调整性较差的利益存量。我们希望有较快的经济发展,以产生更大的利益增量;然而,多元利益主体的形成,决定了相当部分的利益增量是不可分配或再分配的。因此,为了缓解社会分层中的矛盾,利益增量也有创新的问题。对可供调整的利益增量,要有广义的理解。
笔者认为,贫富差距问题的严峻性,不在于社会结构是否已经形成金字塔形,即低收入阶层数量巨大,中等收入阶层发育不足,也不在于基尼系数(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指标)的日益提高,而是在于未来进行利益调整的空间有多大,或者说进行帕累托改进(一部分人福利的增加,不引起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的可能性有多大。由于中国改革的深化大多是依靠增量推动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还有多少增量可以利用?沿着传统的思维方法考虑问题,答案并不乐观。
关于改革是利益调整的道理已深入人心。改革所引起的社会分化和整合,首先是利益的分化和整合,产生了利益的多元化和更多的利益主体。改革在不断调整既得利益关系的同时,又不断造就出新的既得利益者。由于利益刚性的客观存在,利益增量通过各种途径转化为既得利益后,就成为可调整性较差的利益存量。我们希望有较快的经济发展,以产生更大的利益增量;然而,多元利益主体的形成,决定了相当部分的利益增量是不可分配或再分配的。因此,为了缓解社会分层中的矛盾,利益增量也有创新的问题。(www.xing528.com)
对可供调整的利益增量,要有广义的理解。受教育机会,尤其是受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是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的时代—最好的利益给予。在经济落后地区,尽快普及真正意义上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是最有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我们通常在讲中等收入阶层的特征时,除了收入、职业和生活方式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事实上,这几个特征是高度正相关的,良好的教育是获得中高收入、理想职业和优雅生活方式的必要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