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也是我国典型的老龄化地区,老龄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老龄人口呈现高龄化特点,老龄化问题成为长三角城市共同面临的挑战。其中,上海的高龄老年人口在长三角老龄人口中占比最高、增幅最大。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未来的高龄化负担也将日趋沉重。上海是国内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地区,相比国内其他城市而言,也将较早应对高龄化的高峰压力。截至2017年底,上海户籍老年人口已达483.6万,占户籍总人口的33.2%;8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占户籍老年人口的16.7%;人均期望寿命达83.37岁,百岁老人突破2 000人(每10万人中有14.9人)。预计到2020年,户籍老年人口将达540万,2025年达600万左右。特别是2030年到2040年10年间,高龄人口预计增长一倍,达到150万人[3]。
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对整个长三角地区人口老龄化前景的预测,未来几年是老年人口低速增长阶段,2020年以后老龄化又开始加速,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规模,将从2015年的3 976万人,增至2020年的4 600万人、2035年的7 500万人,至2050年为7 400万人;常住人口老龄化水平则持续上升,从2015年的18%,增至2020年的21%、2035年的33%、2050年的42%。
2015年至2020年,长三角常住老年人口规模快速扩张,每年增加100万以上老年人口;2020年至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年均增长近200万人;2035年至2050年,随着长三角地区总人口规模进入负增长,老年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老龄化水平将处于高位运行。根据预测,2035年之后,长三角地区将进入高龄老人的高速增长阶段,未来需要照护的人口规模大增。届时,80岁及以上高龄常住人口规模,将从2015年的547万人,增至2020年的650万人、2035年的1 000万人、2050年的2 100万人;高龄比从2015年的13.76%,小幅上升至2020年的14.13%,至2035年降至13.33%,2050年则大幅上升至28.38%[4]。(www.xing528.com)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未来长三角地区应着力建设一个开放、融合的养老服务市场,打破区域行政和市场壁垒,推动养老服务的信息互通、信用体系互认,聚焦以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畅通养老服务渠道,让老年人可以自主选择合适的养老服务地点和服务方式,加强三省一市的规划和政策联动,推动长三角区域内异地居住的老年人养老政策的互通,推动长三角养老服务业合作发展。下面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例,总结一下长三角城市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