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已成为上海新时期的文化发展目标,更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懈追求。上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知名高校集中、灵活的市场空间,加上有人才云集的艺术家,共同推动了上海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上海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时尚文化新地标。在自发聚集和政府引导之后,上海创意产业步入规范发展阶段。如此种种,上海创意产业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一是兼顾创意与生活。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源于创意和文化的积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36]。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了“全球创意城市联盟”,它致力于发挥全球创意产业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其中,作为中国一线城市的上海被选入全球16座创意城市。201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授予上海“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的称号。

多种文化背景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创意潜力和包容度。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碰撞,是产生创意,增强城市内在活力,保持城市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国率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上海,追根溯源,本身就是经过中西文化、本土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后的结果。因此,上海近代以来就以开放、多元、包容著称。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被称为万花筒。“这里有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土耳其人、日本人;有黄皮肤黑眼睛的人、黄头发绿眼睛的人、黑皮肤厚嘴唇的人;只要是人,这里无不应有尽有。而且还要进一步,这里有的,不单是各种各样的人,同时还有这各种各式人所构成的各式各样的区域、商店、总会、客栈、咖啡馆和他们的特殊的风俗习惯、日用百物”[37]。内外开发的气度和文化包容的情怀造成了海派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特点。如今,上海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阵,也是国际交流的密集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已成为上海新时期的文化发展目标,更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懈追求。

上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知名高校集中、灵活的市场空间,加上有人才云集的艺术家,共同推动了上海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纵观其发展历程,基本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意产业自发聚集阶段。为了改变企业之初实力不强、规模较小的局面,企业之间加强了紧密性,以聚集形式进行发展,主要分为工业遗留建筑和依托大学等科研机构集聚两种类型;工业遗留建筑鲜明的时代印记、高大宽敞的空间格局,以及低廉的房租成本,较为符合艺术家的工作特点,有助于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上海莫干山路50号,它是对一家纺织厂进行改造之后,以M50的招牌聚集世界各地的艺术工作者,让这些艺术创造者在此寻找灵感,创作艺术。M50聚集了独特风格的画廊和工作室,还吸引了一些与设计相关的公司慕名入驻,如装饰、家具设计、建筑等,另有一些音乐商店、艺术书店和服饰品牌店的小仓库。M50的整体设计是在原有工业遗留旧址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改造,老式铁栅栏玻璃窗变为logo,失修的通道变为雕塑的一部分,加上路边精致的路灯,创意十足的涂鸦墙……使之成为上海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时尚文化新地标。它不仅是上海最早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也是目前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创意产业园区之一。

大学等科研机构的集聚表现为具有独立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聚集,依靠相近的人脉和地缘,尤其是一些与设计类相关的行业,能够很快将创意转化为生产力。

第二阶段:政府引导阶段。从2004年政府出台《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起,上海市政府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重要抓手,采取了一系列推动创业发展的举措,如引导市场力量兴建一批创意产业园,在现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创意产业基地等。

第三阶段:规范发展阶段。在自发聚集和政府引导之后,上海创意产业步入规范发展阶段。上至政府的政策制定,下至企业的转型,在多方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上海的创意产业迅速崛起,构筑了宣传推广、投资咨询、国际交流、教育培训、信息互动、展示交易等多类服务平台,使得创意产业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兴产业

第四阶段:腾飞发展阶段。2010年2月,上海成功申请联合国创意城市联盟“创意城市-设计之都”。2011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一个班子统筹,一个规划指导,一个目标统计”的“三个一”的体制机制。2012年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化推进年,由过去的五大重点领域扩展到十大重点产业,并在部分领域进行了微调与完善。(www.xing528.com)

但是,上海创意产业在轰轰烈烈发展的背后,也遇到了瓶颈问题:创意产出多、含量高的产业门类仍然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还未形成完整、系统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框架,创意产业渗透面广、综合性强、软环境要求高等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求暂时无法得到满足等。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升上海文化创意的软实力,是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必要前提。近年来,上海文化创意在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打造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音乐产业园区、国家绿色印刷产业示范园区等14个重点项目均已初现集群和联动效应。上海时尚之都促进中心、上海品牌之都促进中心也开始为其增添新的聚合力。推动上海文化领军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与互联网化转型,打造张江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也成果辉煌。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对接市场多元化需求的创新型企业,文化体验型企业专业化也在不断拓展。如此种种,上海创意产业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一是兼顾创意与生活。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打造上海城市管理、城市功能、商业发展和城市美学全方位的展示平台。城市设计上应兼顾休闲、娱乐、生态景观、人文色彩等能激发人们对上海城市文化认同的理念,加快形成完善的设计产业框架,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历史文化遗产设计、当代设计。同时,应该细分到日常生活、气候变化交通、工作间、居住区、文化设施等不同功能上,不断提升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充分认识到设计能够产生体验需求和经济附加值。上海基于创意设计的产业化发展,不仅要能诞生出别具一格、天马行空的标志性建筑,还应该确保新老建筑都有能力解决城市环境、水安全、交通、能源医疗、公共教育等与民众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

二是城市以人为本。城市的地标建筑是一座城市的重要标志,必须首先具备人文思考,一味追求醒目、独特,缺乏文化内涵并不是城市所需要的,更应该关注一些咖啡店、学校、公园、餐厅、图书馆等高频出现在民众生活中的公共空间,在设计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人”本身,应该从人的本质出发去思考设计,而不是单纯从租金、经济和多余的功能出发去思考问题。越来越多的屋顶花园、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墙等设计受到青睐,其实它与人所期待的舒适、惬意的自然环境分不开。因此,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活街区将成为打造美好宜居城市的方向。

三是不断优化机制。一方面邀请市民、社会企业、民间设计师共同参与到城市的设计之中,寻找最优的设计方案,率先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协调,企业、市民参与、献策,从而实现上海文化创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共赢局面。另一方面,融合需要更新的老物理空间与实体产业,城市的建筑设计与大工业设计相吻合,才能形成集约设计。同时,大力培育设计人才,才能为城市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支持。

四是增强产业辐射力和影响力。应当扩展与国内外的合作平台,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发展。借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协同完善创意体系,健全协调发展动力机制,畅通创意要素,建立长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同时,不断创新国际合作模式,使之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实现原创型文化创意产业加强国际化合作,世界级专业性文化创意产业落户上海。

总之,文化创意产业必将为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赋予新的产业优势,为上海的城市文化建设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