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构建全局的生态安全格局,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就未来发展规划进行对接,在守护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上,需要加强省际总体统筹,加强城市群内外生态建设联动,共筑长江生态屏障,依托淮河—洪泽湖、黄海、东海共建长三角区域北部和东部蓝色生态屏障;依托黄山—天目山—武夷山、四明山—雁荡山、大别山、江淮丘陵共建长三角区域南部和西部绿色生态屏障。围绕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生态屏障建设有滨海生态保护带、长江生态廊道、淮河—洪泽湖生态廊道、皖西大别山生态屏障、皖南—浙西—浙南生态屏障。各个城市要共同严守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不被破坏。特大型城市和大城市的建设用地规模需严格控制。特大型城市上海已经在《上海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要求建设用地“负增长”,充分发挥永久基本农田作为城市开发的边界作用;重要的生态空间要严格保护,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制度严格界定长三角区域生态保护红线,以确保不减少生态红线区域面积,不改变其生态性质,能够提高其生态功能;加强治理崇明东滩互花米草和优化崇明岛鸟类栖息地,修复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和保护杭州湾鸟类,保护和修复勺嘴鹬、黑嘴鸥、丹顶鹤、野生麋鹿等国家重点保护或珍稀濒危动物栖息的滨海湿地,维护生物多样性;严格保护沿江、湖泊、山区水库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清水通道,推进太湖、里下河沼泽、滨海湿地、长江、淮河等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修复太湖、高邮湖等重要湖泊湿地,建立太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保障饮用水安全。
建立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对于系统推进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的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区域间共担生态环境风险、共治生态环境退化、共享生态文明利益,从而形成生态要素间有机融合,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区域间共生共利共荣的地域性共同体。(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