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要求,要建设以铁路、公路客运站和机场为主的综合客运枢纽,以及以铁路、公路货运站、港口等为主的综合货运枢纽,优化调整布局,提升功能;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倡导绿色出行。
1.坚持公共交通第一,注重职住均衡
长三角城市群已经意识到公共交通是最高效的交通方式,解决城市交通还是要靠公共交通,这是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问题。公共交通线路开设、准点运营和提高舒适度等是提高公众选择公交出行的重要举措,城市公共交通如果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15%~20%运力,能够达到城市交通总量的25%~30%,将能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较为理想的大城市交通结构;鼓励绿色出行,坚持公共交通优先策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和城市路网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公共交通为主,以其他交通为副的,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需求和机动车增长的趋势仍在延续,要在有限的交通设施建设土地的基础上,优化由铁路、城市轨道、常规公交和辅助公交等构成的多模式公交交通系统,形成城际线、市区线、局域线等3个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同时,预控研发若干轨道交通通道。
在未来的城市发展规划中,长三角区域要充分考虑职住均衡等关键问题,从源头上减少交通需求,减缓城市交通拥堵。进入新时期,城市发展开始出现了城市系统性问题,中国用了4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100年,甚至200年的城市化发展过程,这样的快速发展速度严重打破了自然资源平衡,导致了城市理念、城市文化、城市标准都不能与当前的城市化水平相匹配,尤其是交通标准,现在唯一的方法就是构建科学防治、有效施救、及时防控的体系架构。在未来的城市交通规划中,要充分体现出职住均衡,减少源头的交通需求。以上海为例,交通的发展要与城市发展相匹配,上海2020年的综合交通水平相当于东京2014年的水平。为此上海需要向东京学习,满足城市发展对交通的需求。
2.优化调整运输结构
长三角城市群要优化交通运输结构,鼓励发展铁路、水路和城市公共交通等运输方式,优化发展航空、公路等运输方式;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推进新能源运输工具模块化应用;鼓励淘汰老旧新能耗车船,提高运输工具和港站等节能环保的技术水平;科学规划,设立公交专用道,完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服务系统,积极探索合乘、拼车等共享交通发展;科学制定、发布交通运输行业重点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推广目录,健全监督考核机制。(www.xing528.com)
长三角区域应充分发展水路运输的比例。水路运输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运输方式,航运不仅成本低,产出也高,通常,公路运输煤炭的成本是水路运输的10倍。水路的另外一个重要优势是效能高、环境友好。例如,1艘2万TEU集装箱船所运输的货物需用1万辆集装箱卡车(40英尺箱)来运输,那么,20人就可以管理2万标准集装箱的船,而用卡车运输就需要2万人来开卡车。显然,无论从人力资源、能耗方面看,还是从环境污染方面看,道路运输成本都远远高于水路运输成本(见表4-5)。
表4-5 水路、铁路、公路运输的理论成本对比(水路成本为1)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
因此,城市化发展中,要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城市配送中心的货物实现基本走水路运输,提高水水中转水平,争取到2035年,实现水水中转比例达到55%以上,力争实现货运基本不用走公路而走水路的格局,尽可能地把公路空间腾出来用于输送旅客,减少公路货运比例,增加水路货运比例,增加货物水水中转的比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