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依托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构建以上海为核心,杭州、南京、合肥为副中心,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主通道的多层次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交通建设,尤其是轨道交通建设是加快城市群构建的重中之重。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长三角城镇化建设需围绕城市群、交通运输线和交通站点来建设,体现出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布局的理念。其中,上海必须成为长三角区域的交通枢纽中心,且要实现与区域市县的高铁互联互通。李瑞昌提出上海需采用“推拉思路”[4]推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即上海要保持与长三角城市群中任何一个城市存在一种张力,而这种张力就需要高铁和高速公路连接起来。随着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间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协作和区域治理日趋完善,不论是从长三角城市群层面,还是从城市层面,在交通需求、交通发展理念、设施供给和技术等领域都呈现出诸多新格局和新趋势,要求区域交通和城市交通规划在既有的发展路径上进行调整和及时应对。总体来说,目前长三角地区缺乏区域统筹的综合性交通规划,各地交通基础设施缺乏有效衔接,如省界断头路、城际铁路建设滞后问题,各类交通运输方式尚未实现无缝互通,若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需要从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的铁路一体化、公路一体化和水路一体化3个途径来实现一体化发展,同时也要加强长三角城市间公交、地铁和城铁等公共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
1.铁路一体化
进入新时代,以上海为中心的高铁网正将上海与长三角的地级市、县联通起来,交通一体化已基本成熟。未来要打造城市群高铁网,上海如要进一步建设辐射长三角的城际交通网络通道,就需要从5个主要方向建设九大通道。上海要积极调整普速铁路功能,新建城际铁路和铁路客运专线,分别在南京、湖州、杭州、南通、乍浦5个方向上,建成沪通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沪苏湖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沪杭普快铁路、沪杭城际铁路、沪杭客运专线、沪乍铁路等九大通道,加快构建多功能、多层次、复合型的铁路网络。
高速铁路的崛起和城际铁路带来的区域出行便利,导致了城市空间功能格局在更广的范围内、甚至在城际间进行再组织。社会经济紧密联系的地区间高频出行迅速增加,大量的商务、通勤、休闲客流往返于城际之间,城际间出行需求日趋旺盛,初步显现出区域交通城市化特征,而这部分客流量的激增主要由高铁和城际铁路来承担。依据《2017年上海市综合交通运行年报》,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加快推进,2017年,上海铁路客运到发总量为2.12亿人次(不含金山铁路),同比增长9.7%,较2010年增长94.44%,依然是对外客运的主力军。而上海与浙江、江苏、安徽铁路旅客到发量约为1.45亿人次,同比增长约8.5个百分点,相当于上海铁路旅客到发总量的68%,中短距离城际出行逐渐成为铁路客运增长主体。依据对铁路客运站的调查,苏州火车站到长三角城市群其他城市铁路的旅客中,以上班、商贸洽谈、公务出差、上学为目的的城际铁路客流已经成为主体,约占53.2%(不含回家出行)[5]。其中,具有商贸洽谈、公务出差每周一次及以上特征的分别占比41.5%和37.1%。毗邻城市的交通联系逐步突破行政区域界线,体现经济联系的深度发展。据对2014年江苏与上海接壤处的太仓、昆山地区调查得到如图3-8所示的结果,两地最主要的对外联系地区均为上海,而非南京、苏州。太仓到苏州和上海的全方式客运量分别约为每天0.66万人次和0.76万人次;昆山到苏州和上海的全方式客运量分别约为每天3.1万人次和4.7万人次。另外,在江苏、浙江两省毗邻地区,如南浔-吴江、南浔-桐乡交界区域也出现类似特征。
图3-8 太仓(左)和昆山(右)每天客运量空间分布图[6]
长三角城市群交通系统在城际交通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进入了新时代一体化发展阶段,区域交通通道逐步呈现网络化、复合化发展态势(见图3-9)。宁沪杭甬传统通道依然是长三角发展的主轴,而次级中心间的直接联系通道也在快速发展,在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双重支撑下构成了长三角城市群新兴运输走廊,包含南京-湖州-杭州、南通-苏州-嘉兴-杭州、南通-上海浦东-舟山-宁波、上海-苏州-湖州-合肥通道。这些新兴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和突破了传统之字形通道的运输能级限制,将均衡长三角区域发展,转移发展重心,带动具有潜力的相关地区发展。
图3-9 长三角城市群新兴交通通道示意图[7](www.xing528.com)
2.公路一体化
公路是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运输具有机动、方便、灵活、直达的特点,在综合交通体系中起到了衔接和骨干的作用。公路、铁路和航空3种客运方式分工明确,公路主要承担短距离运输。长三角城市群要从更高的层次上去优化区域高速公路布局,健全区域协作机制,加强高速公路管理设施与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提升沪宁合、宁杭、合芜等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应急保障能力和安全防护水平,积极建设G15W2昆山-吴江高速公路、G3W公路安徽段、G15W3公路甬台温高速复线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大桥、杭绍段等国家高速公路G92N高速公路,实施G25浙江段、G40安徽段和江都-广陵段、G5011芜合高速公路、G4212合安高速公路、G42沪蓉高速南京-苏皖界段、G2新沂-江都段、G4211南京至马鞍山段等国家高速公路。
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和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公路网,打通各区域之间的“断头路”,实现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完善公路集疏运通道布局,强化提升宝山-外高桥区域路网能力;提高高速公路网络服务能力级别,加强和优化与江苏、浙江两省的道路衔接,加强新城与周边城镇、郊区城镇干线公路之间联通;整合优化长途客运站点布局,积极推进综合货运枢纽和货运通道的规划建设,发展各城市与毗邻区域之间的公路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在公路建设中,要从三个方面实现绿色建筑理念:一是能源消耗最小;二是对环境污染最小;三是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指导建设“生态公路”,实现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的目标。以上海崇明岛建设为例,2016年11月,正式颁布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8],[9],要求努力把崇明岛建设成为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的典范与标杆,并对崇明岛的交通设施项目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崇启通道(上海段)作为崇明岛迄今为止最大的带状人工构筑物,在建设过程中践行的理念是“对生态的最小破坏,对环境的最大保护”,探索了“生态公路”建设的新模式。
3.水路一体化
长三角各级政府正在全面推进长三角城市群高等级内河航道网布局,推进长湖申线、平申线等长三角内湖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运量大、能耗小、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展长江内支线运输,扩大上海港、南京港、南通港、江苏港等港口的服务范围,更好地满足沿江地区的运输需求;统筹协调长三角城市群对外通道建设,打造长江黄金水道及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积极推进长江干线、京杭运河、锡澄运河、湖西航道、连申线、丹金潥漕河、锡溧漕河常州段、杭平申线、钱塘江、湖嘉申线、长湖申线、杭申线、杭甬运河、乍嘉苏线、大芦线、淮河干流及淮河出海通道、合裕线等航道整治,推进引江济淮通航工程建设;发挥长三角高等级航道作用,提升城际货运能力。以上海为例,完善港口集疏运基础设施,强化海铁联运,江海直达运输,结合沪通铁路建设,争取同步建设外高桥铁路货场和进港铁路,充分发挥和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加快发展内河运输,提高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加快推进内河高等级航道的整治和建设,实现四级及以上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260公里,加快建设外高桥、芦潮港内河集装箱港区,实实在在解决内外港运输衔接的问题,积极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建设,培育内河水运市场,完善水水中转软环境,完善长三角区域内利益共享的内河外港一体化运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