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BIM技术的高处作业安全管理优化方案

基于BIM技术的高处作业安全管理优化方案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用BIM软件建立工程安全模型,将整个工程分单体模型化,利用模型的自动排查功能,分析统计整个工程存在的高处作业风险点。图9-27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分区与进度结合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示意图根据划分的BIM风险点制订预防管理措施、现场管控实施。建筑工程管理中BIM虚拟施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加强工程安全管理效果,为工程施工提供全程高效指导,减少各类意外情况对工程施工的负面影响,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目标的实现。

基于BIM技术的高处作业安全管理优化方案

1.高处作业安全管理概述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的可能坠落的高处所进行的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中常见事故主要有高处坠落与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即指作业人员由落差2m(含2m)以上高度坠落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物体打击是指由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两类事故均属于建筑行业常见事故中的“五大伤害”范畴。在施工现场高处作业中,如果未防护、防护不好或作业不当都可能发生人或物的坠落。预防施工现场高处作业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始终是施工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

2.基于BIM技术的高处作业安全管理

(1)建立高处作业风险点BIM模型数据。利用BIM软件建立工程安全模型,将整个工程分单体模型化,利用模型的自动排查功能,分析统计整个工程存在的高处作业风险点。

1)“四口”“五临边”类(图9-21)。

978-7-111-57480-4-Chapter09-23.jpg

图9-21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现场临边防护与楼梯侧防护示意图

2)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吊篮、爬架等施工设备设施类(图9-22)。

978-7-111-57480-4-Chapter09-24.jpg

图9-22 基于BIM技术的幕墙钢结构提升辅助设施示意图

3)模板支撑体系、脚手架等工艺操作类(图9-23)。

978-7-111-57480-4-Chapter09-25.jpg

图9-23 基于BIM技术的模板支撑体系与脚手架施工示意图

4)钢结构、幕墙等专业安装工程类(图9-24)。(www.xing528.com)

978-7-111-57480-4-Chapter09-26.jpg

图9-24 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与幕墙工程工艺示意图

5)复杂结构、造型等分项工程类(图9-25)。

978-7-111-57480-4-Chapter09-27.jpg

图9-25 基于BIM技术的海底世界消防水池螺旋坡道示意图

6)其他高处作业安全风险点(图9-26)。

978-7-111-57480-4-Chapter09-28.jpg

图9-26 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工程与临设工程高处作业施工示意图

(2)利用BIM风险点模型数据进行划分。对建立的高处作业施工隐患模型信息统计后,分阶段进行盯控,对不同部位、不同发生时间节点等关联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动态、及时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体系(图9-27)。

978-7-111-57480-4-Chapter09-29.jpg

图9-27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分区与进度结合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示意图

(3)根据划分的BIM风险点制订预防管理措施、现场管控实施。通过多安全风险点、安全隐患的统计分析排查,在安全管理、用工制度、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措施资金投入落实、安全技术保障等方面入手,切实落实不同时期的风险点、风险项,确保施工安全。同时在各项施工方案及施工交底时必须进行相关安全交底,将既定的措施方案予以实施。

建筑工程管理中BIM虚拟施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加强工程安全管理效果,为工程施工提供全程高效指导,减少各类意外情况对工程施工的负面影响,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目标的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