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软件操作流程和案例讲解

软件操作流程和案例讲解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将介绍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介绍机电深化设计和碰撞检查、设备选型、系统优化的使用过程,第二个案例介绍BIM模型对接算量软件的工程量计算过程。检查RVT构件类型对应广联达GCL2013/GQI2015Plus构件类型的准确性。映射错误的构件及未映射构件,对应建模规范复核是否按要求建模。

软件操作流程和案例讲解

本节将介绍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介绍机电深化设计和碰撞检查、设备选型、系统优化的使用过程,第二个案例介绍BIM模型对接算量软件工程量计算过程。

1.机电项目整体介绍

利用MagiCAD软件,快速建立施工用BIM模型,依托模型,完成系统优化、空间控制、工程量校核并指导实施施工过程,大大降低工程成本、沟通成本,提高了施工质量。

(1)深化设计。使用MagiCAD绘制出管道的三维模型图,并给予模型中每个部件或构件各自的相应信息,得出各专业原始的三维BIM模型。

在原始综合模型基础上,通过碰撞检测以及截取管道绘制剖面等功能,对各专业管道标高进行整体分层调整,最大限度地使各专业管道不发生碰撞。

经过原始三维图综合后,将风管标高由原始的上部贴梁下调,使消防管、桥架位于风管上方;再综合各专业重新定好标高的深化后三维模型图,得到深化后的三维模型综合图;再次通过碰撞检测,发现碰撞点数量明显减少;最后,局部修改碰撞点位置,得到最终无碰撞的三维模型图(图7-12、图7-13)。

978-7-111-57480-4-Chapter07-13.jpg

图7-12 专业综合模型之碰撞检测前

978-7-111-57480-4-Chapter07-14.jpg

图7-13 专业综合模型之碰撞检测后

(2)辅助完成设备选型和工厂预制。该项目机房复杂,负二层地下室机房空间本身狭小、设备多,还有定压罐、水箱等,管道排布密集。机房模型小组对设计院原始图进行设计,根据已经预定好的厂家水泵,确定基础大小,选定合适的设备间距布置设备,绘制水泵设备。然后在MagiCAD软件中选择相应厂家相应规格型号的水泵产品,导入到三维模型当中。在综合深化过程中,将机房内管道密集的地方,调整其高度于同一平面,对于一些如DN500以上的大管道,现场施工一般较困难,通过MagiCAD软件的绘制,可以在模型中确定其长度弯头大小、接头处坡度等信息,水泵房设备模型可以通过提前在工厂预制的方式预定(图7-14)。

978-7-111-57480-4-Chapter07-15.jpg

图7-14 水泵房预制加工图

(3)系统优化。依据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物资价格,得到各专业原始模型图和深化设计后模型图的技术经济效益数值。综合各专业及系统后,对比发现,通过Magi-CAD软件深化设计后,项目仅负二层地下室机电安装工程就节省金额38.518万元,合计节省项目成本41.655万元,占总成本的2.57%(图7-15)。

978-7-111-57480-4-Chapter07-16.jpg

图7-15 成本测算对比分析

2.算量项目整体介绍

设计BIM模型实现预算算量的应用探索,打通BIM模型从设计阶段到招标投标阶段算量应用的界限。

(1)应用目标。1)分析论证设计BIM模型直接预算提量的可行性。2)分析论证设计BIM模型对接算量软件,实现预算算量的可行性。

(2)应用策划。本项目应用按土建和安装不同专业进行BIM算量与传统算量对比分析。土建选取23类构件,涉及定额子目179条,共计6621个图元;安装选取通风、采暖、消火栓、喷淋、给水排水专业,31类构件,涉及定额子目193条,共计19872个图元。通过在定额维度下,使用广联达算量软件GCL/GQI计算工程量,设计RVT模型导入广联达算量软件GCL/GQI计算工程量,设计RVT模型直接提量,将这三种工程量进行对比分析,论证设计BIM模型实现预算算量的可行性(图7-16)。

978-7-111-57480-4-Chapter07-17.jpg

图7-16 应用策划

(3)所用软件介绍。1)建模软件:AutoDesk Revit2016。2)接口插件:广联达Revit2Gfc for GCL_4.1.0.254、广联达Revit2Gfc for GQI_2.1.0.2。3)算量软件:广联达GCL2013;广联达GQI2015Plus。

3.RVT-GCL/GQI算量

在建模软件AutoDesk Revit2016中,通过广联达Revit2Gfc forGCL/GQI插件进行一系列导出设置,导出GFC格式过程文件,再将其导入广联达GCL2013/GQI2015Plus中,完成工程量计算规则等设置后,汇总计算工程量(图7-17)。

978-7-111-57480-4-Chapter07-18.jpg

图7-17 算量流程

(1)GFC文件导出。

1)模型检查。导出GFC文件之前,利用GFC插件的模型检查功能对RVT设计模型进行初步检查,重点检查模型是否符合模型交互规范对于建模的要求(图7-18)。

978-7-111-57480-4-Chapter07-19.jpg

图7-18 模型合规性检查

2)楼层转化。只勾选楼层底标高,其他辅助标高不勾选(图7-19)。

978-7-111-57480-4-Chapter07-20.jpg(www.xing528.com)

图7-19 楼层转化

3)构件转化。检查RVT构件类型对应广联达GCL2013/GQI2015Plus构件类型的准确性。映射错误的构件及未映射构件,对应建模规范复核是否按要求建模。特别注意未映射构件的映射设置,否则未映射的构件将无法导出(图7-20)。

978-7-111-57480-4-Chapter07-21.jpg

图7-20 构件转化

(2)GFC导入。

1)材质匹配。导入时,注意勾选材质匹配,检查材质对应关系,确保构件导入后,材质属性正确,避免计算错误(图7-21)。

978-7-111-57480-4-Chapter07-22.jpg

图7-21 材质匹配

2)导入记录复核。注意导入记录,备注里自动延伸的构件不用处理,重点复核删除和打断位置构件。通过RVT的构件ID在RVT中查找构件,验证删除打断的处理是否正确(图7-22)。

(3)计算规则设置。将传统算量方式下,广联达GCL2013/GQI2015Plus算量文件中的计算规则导出,并导入到GFC-GCL/GQI的算量文件中,确保对量双方的计算规则设置完全一致(图7-23)。

978-7-111-57480-4-Chapter07-23.jpg

图7-22 构件复核

978-7-111-57480-4-Chapter07-24.jpg

图7-23 计算规则设置

(4)其他设置。土建专业,后浇带和板的设置需要处理。后浇带统一在广联达GCL2013中绘制;有梁板、平板、无梁板的分割和区分统一在广联达GCL2013中处理,同时,设置板的类型为有梁板、平板或无梁板。

(5)汇总计算。按照广联达GCL2013/GQI2015Plus常规的汇总计算操作进行汇总计算。

(6)工程量核对。以定额维度进行三方工程量对比(传统算量、RVT-GCL/GQL算量、RVT提量)填写量差对比表,分析量差原因。

(7)量差分析报告。预算人员根据量差对比表,将量差对比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并形成结论。

4.量差分析结果

(1)土建工程量量差分析。土建构件共23类,基于BIM算量建模规范要求创建的设计BIM模型,可以实现转化为广联达GCL算量,样本的平均总造价占比为70.95%,平均工程量偏差率为3%以内;量差引起价差的平均总造价占比为0.08%(表7-2)。

7-2 土建算量结果分析

978-7-111-57480-4-Chapter07-25.jpg

本项目土建专业,7类构件工程量偏差率大于3%,需要特别注意(表7-3)。

7-3 工程量偏差率大于3%的土建构件

978-7-111-57480-4-Chapter07-26.jpg

(2)安装工程量量差分析。

1)机电:通风、采暖、消火栓、喷淋、给水排水专业构件共26类,可以应用GFC-GQL技术路线实现算量,平均偏差率在3%以内(表7-4)。

7-4 安装工程量分析

978-7-111-57480-4-Chapter07-27.jpg

2)本项目安装专业,2类构件工程量偏差率大于3%,需要特别注意(表7-5)。

7-5 工程量偏差率大于3%的安装专业构件

978-7-111-57480-4-Chapter07-28.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