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大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更具有多样化和综合性,展现出更加成熟新颖的面貌。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大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更加强调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有利促进城市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具有交通综合化、布局立体化、换乘人性化、功能多元化、运维智能化、站城一体化等鲜明特点。
1.交通综合化
大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根据城市交通规划,按照“零距离换乘”的原则,将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市郊铁路、私人交通、机场等紧密衔接,在一个综合体内科学确定交通流线、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交通方式。例如上海虹桥站(图1-8),衔接有沪杭磁悬浮、地铁5号线、轨道交通2号线、10号线、17号线、道路交通以及航空港,实现了飞机、公交、长途、地铁、出租的零换乘。
图1-8 上海虹桥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
2.布局立体化
布局立体化是指将各种交通方式、功能需求由平面布局转向立体布局,站房主体结构多层化、立体化,建筑空间由平面向地下和地上双向发展,实现立体化布局,无缝化换乘。例如成都东站多维度分层组织各种交通方式(图1-9),通过换乘厅及多组竖向交通体衔接,实现铁路客运、长途及旅游客运、地铁、公交、出租以及社会停车等各种交通方式换乘的无缝对接,避免了以往平铺式模式存在的土地资源浪费及换乘距离过长、换乘无序、人流车流混杂等问题,同时也通过枢纽节点的立体网络化对城市交通进行了有效的量化分流。
图1-9 成都东站立体布局图
3.换乘人性化
换乘人性化是指通过科学规划换乘流线,设置必要的换乘通道、电梯、楼扶梯,规划完善的交通诱导系统,提供先进的运营组织管理服务等措施,尽量满足客流换乘的方便、安全、舒适要求。武汉站通过中央大厅的设置(图1-10),把站台层、候车层、进站通道和休闲区域融合在一个通透的巨大空间里,旅客一进入中央大厅,既可以居高临下一目了然,又能看到自己将要乘坐的那趟列车,缓解焦躁心理,从容选择自己的行进方向,无论进站或出站的旅客都可清晰地看到将去往的空间,始终做到心中有数。
图1-10 武汉站内部换乘空间
4.功能多元化
大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多元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城市日益重视对枢纽周边城市空间的利用和开发,围绕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城市的商业、办公、居住、娱乐以及其他城市服务产业,以此成为新的城市综合体,提升城市本区域的整体形象。并以此为中心,带动周边土地的商业深度开发,并形成更大的更有活力的区域中心(图1-11)。(www.xing528.com)
图1-11 成都东站旁边商业综合体开发
5.运维智能化
由于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多元,设备运行系统繁多,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运维的需求,综合交通枢纽管理实现运维智能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由此需要引进新的管理技术、新的设备和新的管理手段,实现运维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以网络、信息为基础,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大数据为支撑,实现水暖电系统、消防联动系统、安保、监控等设备管理智能化,旅客车辆信息到发、引导求助、售检票、查询、广播等服务自动化,使综合交通枢纽的资源利用和运营效率达到最优。
大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管理集成平台系统在业务上深度集成各设备系统,将铁路车站BAS、FAS、直饮水系统、机房环境监测系统、旅客服务系统等系统纳入平台统一管理,提供与地铁、公交、长途、航空等其他交通信息系统的接口,实现系统融合、数据共享、联合操控(图1-12)。
图1-12 成都东铁路客站现代管理集成平台
6.站城一体化
随着高速客运铁路公交化的实现和城市的建设、发展,城市之间的空间地理距离逐渐缩小,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城市综合体的建设规模也将越来越庞大,功能越来越齐全。大型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作为与城市综合体有机融合,成为城市综合体的有机部分,承载着旅客的集散功能,是连接城市与城市的节点和纽带。同时在设计时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具有与城市气质相适应的明显特征,能够鲜明地反映当地地域文化特色。例如重庆沙坪坝火车站位于沙坪坝商圈的核心地带(图1-13、图1-14),将三峡广场延伸至沙坪坝火车站以南,与沙坪坝公园连为一体,使南北城市空间得以延续,扩大三峡广场的影响范围和辐射能力,让局部区域空间形态更为整合。
图1-13 沙坪坝火车站效果图
图1-14 沙坪坝火车站剖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