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商家对从产品创意、产品设计到产品生产制造的速度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品牌商家选择供应商的标准是尽可能地找到大厂,因为大厂规模大、生产能力强、专业化程度高,这些大厂生产出来的产品综合性价比也高,自然成了大品牌的首选合作对象。现在,所有的品牌商家要想在新的竞争态势下取得胜算,不仅要求厂商能生产出高性价比的产品,还要求厂商有生产弹性,以便能满足品牌商家的快速市场反应。目前国内很多规模较大的专业工厂,制造能力很强,(批量化)生产效率非常高,但缺乏弹性。这种专业化带来的(生产)效率与品牌商家要求的弹性生产似乎成了矛盾的两面,可是,市场又要求必须要做到。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对产品性能有着这样的论述:“如果某一产品好得过头了,也就意味着这种产品很快就会失败,会被新进入者快速取代。”像当初的诺基亚手机,在满足以通话为主要性能的移动电话产品中,拥有最专业、效率最高的生产流水线。当智能手机时代来临时,诺基亚的手机虽然坚固、耐用、通话质量高,却无法满足消费者需要更新的、能快速上网的、能带来全新体验的手机(功能)时,诺基亚轰然倒塌。
消费者对服装产品的要求,从过去单一的追求功能性与性价比,开始越来越注重时尚与个性化,这就要求品牌商家能设计出更多时尚、潮流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从世界服装行业过去二三十年的发展经验看,我认为在大众消费品领域,未来只会有ZARA的弹性+效率(专业化)和UNIQLO的效率(专业化)+弹性的两种供应链模式。
(1)ZARA的弹性+效率模式。ZARA是在自建供应链体系的背景下,实现销售从0到百亿级的跨越。ZARA有自己的面辅料交易市场;ZARA有完整的全品类生产配套体系,采用“中央裁剪+分散缝制+集中后整理”的方式加工产品;ZARA的生产工厂以集中在总部物流中心附近的专业化细分小厂为主,从事着“虚拟大流水制”的缝制加工业务(不同于国内的大型制造工厂,能完成一件产品从裁剪到缝制、整烫等一条龙流水线生产);ZARA有自己的物流公司,大部分商品都是以航空形式快速地运输至遍布全球的门店;等等。所以,ZARA的模式是不可复制的,有关ZARA的经营哲学,我们会在下一章中细述。
(2)UNIQLO的效率(专业化)+弹性模式。如果说,ZARA模式适合款多量少,适合时尚款,适合个性款的话,UNIQLO模式则适合基本款了。UNIQLO没有自己的工厂,没有自己的面辅料市场,也没有自己的物流公司。但是,UNIQLO建立了产业链式的供应链体系。优衣库的供应链体系,把市场风险极大地分散到整个产业链上,从棉花开始,到纺纱商、织布商、面料商、生产商等不同的合作供应商,被UNIQLO强大的生产制造管理体系给串联起来,只要优衣库“少量的”基本款提前1.5~2个月投向市场,产生的销售数据会被快速地转化到供应链上进行准确地生产制造,最畅销的颜色与尺码会快速地生产出来,运输至优衣库的全球门店。
无论是ZARA的自建极速供应链模式,还是UNIQLO整合产业链资源的供应链模式,都属于供应链垂直整合模式。表面上看,这并不符合分工协作能提高效率的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分工协作能提高效率,分工越细,不同工厂就越能集中生产自己最擅长的东西,然后再进行交易,这样大家的整体效率、收益才能提高。虽然ZARA或UNIQLO这么做“违背”经济学分工协作的原理,但却收获了另外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将成衣生产之前的所有原材料、半成品环节的互相交易时间大幅度地缩短了,而且品质也有效地控制在自己手里。服装销售最大的成本与风险,其实是时间,这在今天几乎成了所有人的共识。而垂直整合模式,减少了大量的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大大地节省了时间。所以,ZARA和UNIQLO的垂直供应链整合模式,背后包含了对企业经营终极问题的思考与设计。
ZARA模式也好、UNIQLO模式也罢,都值得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所有世界服装同行借鉴与思考,思考如何探索一条适应商业规律、适应行业规律、适应品牌定位的供应链体系。 (www.xing528.com)
链接:2019年10月10日,迅销集团发布2019财年业绩公告(2018年9月1日—2019年8月31日)。公告显示,2019财年迅销集团销售额高达2.3万亿日元,同比增长7.5%;净利润1 625亿日元,同比增长5%。
(1)日本优衣库销售8 729亿日元,同比增长0.9%。
(2)海外优衣库销售10 260亿日元,同比增长14.5%。
(3)GU品牌销售2 387亿日元,同比增长12.7%。
(4)其他品牌(迅销集团称之为全球品牌)销售1 499亿日元,同比下降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