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桑树种植与培育指南:从桑秧到嫁接桑苗的全过程

桑树种植与培育指南:从桑秧到嫁接桑苗的全过程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桑树的种植从桑秧开始。桑椹是成年桑树上结的果实,生于叶腋处。桑秧培育的第二步是下种和桑秧培育。培育桑苗,还有一种叫“根接”,可以在大桑树根部删剪几根粗细适当的桑树根进行嫁接后种植,和“火别鸡”同样种植和培育,同样能够培育出嫁接桑苗。为了不影响饲养春蚕的采叶量,可以采用“抱娘接”方法改造桑树的品种。与水稻、春花生产不同,桑树的种植和培育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要不要种桑树,要不要培育桑?

桑树种植与培育指南:从桑秧到嫁接桑苗的全过程

桑树的种植从桑秧开始。

海宁是全国著名的桑秧生产基地之一,海宁出产的湖桑秧在浙江各县普遍栽种,还远销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等省。海宁的桑秧产地以周王庙为中心,主要集中于长安、周王庙、郭店、辛江、沈士、许巷等地。1949年全县桑秧播种面积165 503亩,1960年下降到107 842亩,1979年增加到116 073亩,此后,全市桑园面积基本上保持在这个水平[1]

桑秧培育的第一步是采摘桑椹、取桑籽。桑椹是成年桑树上结的果实,生于叶腋处。桑椹刚刚生出来的时候呈青色,细小。随着桑叶的长大,桑椹也慢慢生长。到5月中旬,桑椹长大了,略小于橄榄,似一串微型的葡萄。接着,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桑椹慢慢由青色变成淡红色,最后转成紫色。桑椹成熟了,联民大队一带的农民叫“乌嘟”[2]。通常,生产队不关注桑树上的“乌嘟”,许多“乌嘟”熟透后落到地下,给灰色的土地染上无规则的“乌”色。少数农民想卖桑椹籽,就到集体的桑园里去采摘熟透了的桑椹;这不会影响桑树的生长,生产队长任凭个人去采。有几年,陈家场准备培育桑秧,队长安排女劳力去采“乌嘟”。这是一件轻松的活,她们一边采着,一边看到长得可爱的就放到嘴里。她们采下一小篓一小篓的桑椹,拿到生产队的公房里,堆在墙的一角,让桑椹慢慢腐烂。几天以后,她们拿“眼子”[3]很细的筛子到河边去洗桑椹,洗掉桑椹腐烂的果肉,筛子上最后剩下灰白色的桑籽。桑籽不需要晒,放在室内阴干就可以下种。

桑秧培育的第二步是下种和桑秧培育。桑秧适合于种在带有沙性的土地[4]中,海宁地区有大量土地可以培育桑秧。下种以前,农民们会整理好土地。桑籽细如芝麻,土地的泥要打得特别细碎,地面要做得很平。否则,桑籽落到泥缝里,芽“窜”不出来。桑籽下种,要做到匀、稀,这需要有点儿“手里的功夫”。种子落地,浇上清水粪,在下种的一条条地上盖上薄薄的稻草,就收工了。

桑秧地下种以后,生产队安排责任心强的人负责管理。管理人需要常去看看,地太干了,就浇点水;过几天,浇点清水粪;杂草发芽了,要及时除草;桑秧长得太密,要撒撒稀。桑秧长到1—2寸时,管理员的任务就完成了。

首次出苗的桑秧叫广秧,当地人叫毛桑,也叫鸟桑。无论是什么桑树的果子(一般都是嫁接桑上的果子)出苗之后,都是毛桑。毛桑叶子小而薄,叶子的背面长着短短的白毛。毛桑只有经过嫁接,才能成为品种优良的桑树;否则,毛桑长大,成为野桑。联民大队一带的河边常常可以看到野桑树,枝高大而桑叶瘦小。

桑秧培育的第三步是嫁接和再培育。桑秧经过认真培育,长得比较粗壮[5]。第二年开春,生产队组织劳动力把广秧拔起,准备进行嫁接[6]。嫁接前,选用优良品种的成年桑树枝,切成一段一段的做接穗。嫁接时,有技术的农民用桑秧刀削开接穗与广秧,使两个切口能准确“合缝”。然后把接穗切口与桑秧切口合在一起,用手指压紧,再用草绳扎牢,嫁接完成了。但是,嫁接的质量还需要种到地里以后才清楚。

嫁接好的桑秧移栽到事先翻垦、平整好的地里,十几天以后,桑秧成活的比率就清楚了。一般来说,成活率要求达到50%以上,否则,桑秧、土地都会极大浪费。桑秧成活以后,要及时施肥、除草,勤于培育,促使其长高长粗,争取一年内长到1米高,第二年的春天才能到市场上销售。如果嫁接桑秧不到1米,就需要再培育一年才能出售。对于生产队来说,培育嫁接桑秧并不是纯粹的投入,桑秧的叶可以饲养晚秋蚕,一亩桑秧地的桑叶,可以饲养两张晚秋蚕。这样的嫁接桑秧方法被当地人称为“火别鸡”嫁接法[7]。“火别鸡”嫁接法是一种快速培育桑秧的方法,对桑树寿命有所影响。生产队把桑秧作为经济收入的来源,面积多,为了经济效益,就采用“火别鸡”嫁接法[8]

生产队培育桑秧自己种植,一般采用广接法。广接法与“火别鸡”法之间的差别在于嫁接的时间。第二年春天,采用广接法的桑秧拔起以后,先不进行嫁接。农民们把广秧(或称毛桑)移到地里,再培育一年。此时,广秧长得粗壮,根系发达,农民们就直接在地里嫁接。广接法的成活率普遍比“火别鸡”法高,成活以后,桑秧的生长情况也更好。再过一年,桑秧可以移栽到桑园里;如果出售,价格比“火别鸡”桑秧高。桑秧的嫁接除了这两种方法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下面摘录胡少祥2002年3月18日的一则日记。

培育桑苗,还有一种叫“根接”,可以在大桑树根部删剪几根粗细适当的桑树根进行嫁接后种植,和“火别鸡”同样种植和培育,同样能够培育出嫁接桑苗。还有,购买来较大的桑苗,在种植前要进行根部修剪,那时可将粗一点的桑树进行嫁接后插种,来年又成了嫁接苗。

有一种叫作“抱娘接”。当看到桑树品种不好,叶质差或者产量低,或者抗病弱,要想进行改造,但是已经是成年桑,唯恐当季减少桑叶太多,影响春蚕饲养。为了不影响饲养春蚕的采叶量,可以采用“抱娘接”方法改造桑树的品种。方法是每枝桑树或每个分干上,开个皮口,把好品种的接穗插入皮内,经过包扎,成活发芽以后,桑叶早点采下供蚕儿吃掉。再将接穗上端部位的树干锯断,使新的桑芽大长和旺长。这棵桑树来年可能不低于今年的叶产量,就是在中期要减少较多的叶产量。在改造老桑树品种的时候,因为原来的桑叶确实品种太差,桑叶小、薄、毛,质量很差,如果生产队桑叶较多,不在乎一块地的桑叶,原来每年这块地的桑叶基本不用,白白浪费,那就不需要采用“抱娘接”,可以采用“杀头接”,也叫“天打接”,把树干上端全部锯掉,每个干上接上新穗,成活以后,来年就是一片新品种的桑树了。[9]

桑秧质量好,培育桑树有保障。与水稻、春花生产不同,桑树的种植和培育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要不要种桑树,要不要培育桑?

在海宁地区,农民一直存在着种桑还是种粮的选择,来自村落外部的因素较多地影响着农民们的农业经营决策。1920年代,国际丝价高扬,海宁迎来了蚕桑生产的黄金时期,全县的桑树种植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当时,全县耕地共68万亩,桑园面积达到3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1.4%。此后,世界经济危机、国内持续的战乱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1949年,海宁全县桑园面积只有165 503亩,而且桑园地块小、零星分散、高低不平,桑树品种杂、缺株多、枝条短、树势弱,病虫危害重,不少桑园已荒芜衰败,全县平均亩产桑叶仅100—112公斤。

解放初期,农民们面临着吃饱饭的压力。蚕茧的产量低,价格不好,农村继续毁桑种粮,桑园面积仍在减少。大人民公社时期,竟然有领导提出“蚕吃百样叶,无叶保丰收”的口号,大搞蚕的替代饲料。桑园再一次受到粮田的侵蚀。1959年全县桑园面积减到113 600亩,1963年桑园面积降到最低值94 741亩。

1962年,国家召开全国蚕茧会议,推动蚕桑生产,扩大桑园面积。国家出台交售蚕茧奖励粮食、化肥、棉布等政策,专业桑园实行粮桑挂钩,全县年补助粮食800万斤。1964年,省、海宁县又拨专用钢材、木材水泥、砖瓦等物资,扶持蚕桑生产。到1960年代末,海宁全县专业桑园面积恢复到112 682亩。1970年代,种粮与种桑的矛盾仍然突出,生产队内部存在着多种粮食的冲动,国家三管齐下,以确保蚕桑生产的稳定增长。其一,国家强调种桑养蚕是政治任务,提出“蚕丝是国家的主要物资,我们应当响应伟大领袖的教导,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其二,国家给予出售蚕茧的生产队更多化肥、农药以及其他物资的优惠。其三,国家树立种桑养蚕的先进单位,号召生产队向这些先进单位学习。那时,海宁县蚕桑生产的先进单位是钱塘江人民公社云龙大队,联民大队的所有干部都曾到云龙大队参观学习。国家的这些措施部分地遏制了农民桑园改田的行为,1979年全县桑园面积为110 673亩[10]。此后两年,国家继续要求扩大桑园面积,增加蚕业生产。下面是周生康当年的记录。

1980年9月海宁县农业会议,提出搞好冬季培桑、围垦海涂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首条即是搞好蚕桑生产建设,大力发展蚕桑。提出发展2万苗,新种1 800万枝,挖种七边潜力桑,“先种后翻”原则。尽量多种,种桑成块成方,能灌能排,亩种8 000到10 000枝。做好桑秧调剂工作,价格适当调整。抓好冬季培桑,确保明年春叶增产。以施肥为重点,坚决退出间作,种上绿肥。如专桑地播油菜时,套上绿肥,种上花草,开展加土300担运动,干溇干浜,挑稻板泥[11]。联民大队被分配种桑23 000枝的任务,下发各生产队:东风3 000枝,红星2 000枝,立新1 500枝,红旗3 000枝,向阳5 500枝,胜利8 000枝。[12]

此外,国家在号召种桑养蚕的同时,加强了对专桑面积的普查。下面是周生康当年的记录(见表4-1)。

表4-1 联民大队1979年4月专桑面积普查表 (单位:亩)

(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周生康,《工作笔记》,1979年;联民大队会计资料。

表4-1显示,到1979年,联民大队的桑园面积比国家计划面积减少了12.5%。真是“不普查不知道,一普查吓一跳”。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人民公社时期“上下博弈”的一种态势:下面悄然无声地改变着国家的规定,维护着生产队集体的利益。我们还注意到,在“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中,在“国家优先”的社会秩序中,生产队集体有着一定的自由支配空间,生产队会充分利用这个空间争取更多的利益,满足生产队内部家庭与个体的需求。其实,在处理“粮桑矛盾”中,陈家场的自由主义不仅表现在年复一年地把桑园改造成粮田,还表现在不断地“挪用”国家配给桑园的化肥,施用于水稻田中,增加粮食产量。

桑树种植和培育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如何种?

有的农民想,桑树是树,树长得高大,树叶肯定比较多。以前,少数农民就把桑树培育成高大的树。直到1970年代初,陈家场还有几片桑园,桑树长得高大,人要爬到树上才能采叶,有人干脆搬一把梯子,爬到梯子上采叶。且不说高大的桑树不一定能多出叶,其带来的麻烦也让大家头疼。

大桑树种得过稀,是否可能最大限度增加桑树的密度?1970年代初期,上级有领导异想天开,想让桑树当年种,当年就出产大量桑叶。他们尝试把木本作物当草本作物来种,推广种植无杆密植桑。1971年,在上级领导推动下,陈家场种了几块无杆密植桑。生产队买来大量桑秧,选好土地,每隔2—3寸就种一棵桑树。春天种下桑秧,初夏时桑叶已经“挤得满满的”,走进“无杆密植桑园”去采叶,让人感觉十分气闷。“无杆密植桑”出现的最大问题是桑园内的通风。桑苗之间距离太小,桑叶都挤在一起,桑枝下部的桑叶吸收不到雨露、阳光,会慢慢变黄。无杆密植桑的另一个问题是桑枝离地面太近,一场大雨以后,桑枝下部的叶片上会沾上泥水,无法喂养蚕宝宝。陈家场的无杆密植桑第二年就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三年后,无杆密植桑的桑叶产出明显比其他桑园差。陈家场像其他生产队一样,放弃了无杆密植桑的种植。无杆密植桑的引进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反映了上级政府的好大喜功,迎合了生产队集体的急于求成心态。

无杆密植桑引进得快,消失得也快,当年没有做过任何总结,但留下的教训却发人深省。无杆密植桑的故事包含着农民行为的全部密码,从处理人与土地(自然)关系中的工具理性、技术引进的过密化偏好、对上级指示的盲从一直到少数人支配权,等等。

在人民公社时期,桑树的种植株距慢慢趋于标准化。通常每2—3尺种一棵桑树,两排桑树编成一轮地,各轮地之间开一道浅浅的V形水沟,以利于排水。“桑拳”[13]的高度约80公分到1米。每棵桑树上有3—4个“桑树拳头”,每个“拳头”上长出几根桑条。初夏时节,桑条上桑叶碧绿,在骄阳的照耀下,射出淡淡的亮光。站在塘南老沪杭公路上,远望上塘河北岸的九里桑园[14],犹如一片波浪起伏的绿色海洋

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如何培育才能年年保持桑叶的高产?与其他的树木不同,农民们种植桑树的目的是采叶,一年两次,采光桑树上的桑叶。桑树采叶,年年如此,周而复始。因此,培育桑树的关键在于让桑树在自然的循环中不断保持活力,每一年的培育工作几乎也是周而复始的。

冬季是桑树的休眠期,不长叶也不养蚕。这个时期,恰恰是桑树培育最重要的时期。“冬季培育好,来年桑树长得旺。”冬季培育主要包括四项内容。

其一,剪桑条。晚秋蚕时期,农民们采去桑条上的桑叶,留桑条在树上。冬季保养的时候,需要把桑条剪掉,如果冬季不剪枝,上面的嫩梢会被冻死,影响到枝条的下部,来年发芽差,还会影响整枝桑树的产叶量。剪桑条应在晚秋蚕结束以后至次年春分以前进行,通常选择冬季摄氏零度以上的晴天。

其二,修枝、整拳与消灭病虫害。冬季,桑树的叶子已经采完,农民们仔细观察,可以清楚地看到桑树上有没有病虫害,有没有死枝、虫枝、病枝以及病拳、死拳。冬季进行修枝、整拳,就是为了除掉那些有问题的桑枝与“拳头”,以防止来年病虫害蔓延到整枝桑树。在桑树干中,蛀心虫藏在树干里面不能当场除掉,农民们就用毒签插入蛀洞让它慢慢毒死。冬天,农民们还将石灰和硫黄调制成浆状,涂在桑树的主干上,既可除掉树干上的蚧壳虫、膏药病等,还可防止春天的部分病虫害,有利于桑树的正常生长。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死亡的桑树,就用山子把死桑树翻掉,到来年补种桑秧。如果桑树病虫害严重,死亡的枝数多,生产队就会考虑把整块桑园里的桑树全部翻掉,来年种上新桑树。

其三,除草与松土。初冬,生产队会安排农民到桑树地里削草,防止野草过冬,吸收桑园里的养料。冬天正值农闲,农民们都懒洋洋的,削草的进度让生产队长烦恼。有时候,生产队长就采取按轮承包的办法分配农民们削草,效率提高了好几倍。但是,“削草,草盖草”[15],削草的质量无法保证,生产队长还是烦恼。削草以后,队里还要安排人垦“冬地”[16]。一年了,桑树地里农民们进进出出,采叶、伐条,把地都踏得“紧”了,不利于桑树根的生长,需要把整块桑树地翻垦一遍。实际上,垦地不仅疏松了土地,还垦断了一些桑树根,两者都有利于春天以后桑树的生长。

其四,施肥。冬季施足长效的有机肥,来年的桑叶一定长得好。冬天的时候,陈家场所有人家的羊棚几乎都被“撒空”,羊灰被挑到桑园里做肥料。农民们在每轮桑树中间挖开一道沟,把羊灰倒在沟里,再用土掩埋,让羊灰在地里慢慢腐烂。或者,如果买到大粪,生产队也可能安排人用大粪浇桑树。但是,桑园面积大,羊灰、猪粪不够用,生产队就组织挑河泥。人民公社时期,每年冬天都抽干小河塘里的水,挖出河泥,挑到桑园里。河泥虽然肥力差,但对改善桑园的土质却十分有利[17]

1970年代,为了发展蚕桑生产,上级不断号召冬天在桑园里种植绿肥,浙北有些地区便种植黄花草,联民大队一带则主要种植蚕豆。第二年春天,蚕豆开花、结豆荚了,上级号召把蚕豆埋入桑树地,很多生产队都阳奉阴违,宁可桑树长得差一点,也要收获蚕豆。

桑园里的蚕豆,是绿肥还是粮食?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及其行为反映了公社时期“国家优先”的社会秩序中存在的张力,反映了许多农民只从个人利益出发,而不顾国家的号召。其实,桑园里的故事不只是绿肥的种植。在人民公社时期,上级不断要求做好培育桑树的工作,但是培育桑树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培育桑树可能与直接的眼前利益相互冲突。秋冬时节,桑树地是一片白地,没有种任何庄稼,生产队可能趁机“抓经济”。生产队会安排在桑树地里种蔬菜,因为蔬菜生产周期短,来钱快。盐官、斜桥地区的榨菜十分有名,大多数的榨菜都种植在桑园里。在联民大队,各个生产队每年会把桑园地分给农民家庭,让他们自己在桑园里种菜。春天来了,农民们在集体的桑园里收获了蔬菜,个人的钱包鼓了,集体的桑地“瘦”了[18]

春天来了,天气转暖。桑树的“拳头”上开始发出新芽,长成新枝。这里候,需要“散枝”,即去掉“拳头”上过多的新枝,只留3—4根,让其长成桑条。同时施上追肥,促进新枝与桑叶的生长。

春天,养春蚕,采春叶。小蚕吃桑量少,一到四龄的时候,只采摘桑条上合适的叶子,采摘的方式是从嫩叶逐步到老叶。四龄以后,蚕宝宝吃叶量大增。这时候,可以直接在桑树上伐条,在“拳头”处剪下桑条,把带叶的桑条挑回蚕室,采下桑叶喂蚕。也可以直接在桑园里把桑条上的桑叶采完,让桑条留在桑树上。但是,伐条工作需要抓紧进行,做到采一块桑叶伐一块桑条。如果不抓紧,采了几块地,更抽不出时间伐。蚕宝宝用叶一天一天增加,采叶任务也一天一天增加,一不抓紧,伐条完全搁下,就要等桑叶全部采光、蚕儿成熟上蔟以后再去伐条。这就要耽误8—10天的时间,枝条上可能会重新长出夏叶来。枝条长夏叶浪费了树内的养分,会影响秋叶的产量。夏叶以及新枝应该从桑树“拳头”上长出,再经过间枝,“拳头”上留下有用的秋条,秋叶才能茂盛。当然,桑园里需要再施一次追肥。传统农民会施粪肥、饼肥,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主要施用化肥。

秋天,养秋蚕,采秋叶。桑园的培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循环。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民年复一年地培育桑树,改进着培育技术,更替着老桑树,增加着桑园的投入,使桑叶的产量慢慢有所提高。1969年,海宁全县每亩桑园产蚕茧44.5公斤;1979年,每亩桑园产蚕茧增加到69.7公斤,增幅超过50%[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