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北地区,农民们习惯于吃大米饭,面食只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缀。这种日常消费习惯影响了种植的偏好,他们往往轻视大小麦的种植。人民公社成立以后,为了增加粮食的产出,国家十分重视麦子的种植。“大跃进”时期,毛主席发出了“人民公社一定要把小麦种好,把油菜种好”的伟大号召。1974年,华国峰在全国小麦生产现场会议上指示:“要把小麦当作一季主要粮食作物来抓,特别是南方要克服轻视小麦的思想,真正把冬种当作重要一季来抓,促进夏粮大幅度增产。”1975年8月17日,陈永贵副总理接见重点产区秋冬种座谈会代表时指出:“为什么说秋冬种很重要呢?不仅是北方重要,南方也重要。南方不喜欢吃小麦,北方喜欢吃小麦。这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是落实毛主席关于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重要指示,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抓好了就能增加粮食,还有力量支援城市、支援工业,而且又能增加集体收入。”[64]
上级的指示传达到了浙北农村中。例如,1975年10月1日,联民大队召开冬种和农田基本建设会议。会议指出,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春粮减产,当前部分干部和群众没有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对种麦走三熟制道路产生了动摇。有的人认为,“春粮不是主粮,吃小麦不喜欢,吃大麦不习惯,何必在春粮上大做文章?”有的人说,“春粮不稳要减产,讲话不响,提不起手脚,抬不起头,难交账”。有的人说,“春粮、春粮难超三百,春粮做煞人,不如早稻加把劲,三三得九还是二五得十”。还有的人说,“春粮讲讲好煞,收了没啥”。大队批判这些资产阶级思想,提出第二年春粮总产超过1972年的217 405斤,争取220 500斤,单产大小麦平均350斤[65]。
另一方面,“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健全以后,各个生产队的粮食基数长期保持不变。例如,陈家场每年只能得到29 500斤国家供应粮,其余的粮食全靠“自己在田里种出来”。但是,生产队里的小孩在长大,人口在增加,畜牧业在发展,农民们都渴望有更多的粮食。粮食从哪里来?只有靠生产队“挖潜力”,于是,队务委员会盯住麦子的生产。
来自外部与内部的两种力量,不断抵消着轻视麦子生产的传统,推动生产队种好麦子。在近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人民公社时期是浙北地区麦子播种面积最大的时期。
1土地准备
麦子播种以前,先需要做好土地准备工作。麦田区分为田麦与地麦,田与地的土地准备工作有所不同。
在联民大队,地麦的前茬通常是番薯与麻。农民们在收获番薯的时候,手握垦地铁耙,一点点地翻垦地,看到有番薯,用手捡起来,拨掉番薯上的泥,丢在一边,然后继续翻垦土地。番薯收获完毕,地也全部翻垦了一遍。麻地的情况不同。农民收获麻的时候,用双手连根拔起麻秆。麻收获结束,为了种麦子,他们还需要用垦地铁耙翻垦麻地。
垦地是土地准备的第一步。垦地以后,如果有条件,农民就会施用肥料。他们或者挑干河泥[66]到地里,用刮子把干河泥劈碎;或者挑羊粪到地里,用刮子挑散。如果没有条件,就直接做下一步的工作,为麦地编轮做沟。“轮”是当地话,所谓“一轮地”指一定宽度的一长条土地。麦地每轮的宽度通常不到2公尺,轮过宽,就容易积水,妨碍麦子的生长。编轮工作指把准备种麦的土地按照一定的宽度做成一轮一轮的,两轮之间开一条沟。在联民大队一带,地本来就比较高燥,易排水,不会涝;麦子的生长又不需要灌水,所以,麦地的沟通常只是比轮低一点的V形凹槽。
土地准备的第二步是“落地”[67]。农民们用落地铁耙敲碎地里的土,前推后拖,使地的表面平整,泥土细碎。“落地”这活,看看容易,做做难。陈雪峰是“落地”的好手,铁耙到,泥土碎,三耙两耙,随着人往后退,前面的一轮土地就变得“刷刷平”[68]。陈家场没有第二个人能做得到。“落地”会因土地本身的不同而不同,青子泥、沙土,干地、湿地,都考验着农民们的“落地”本领。陈家场有一片塘南的地,抗日战争以前,这里的房屋鳞次栉比,日本兵烧杀以后,成为茅草遍野的荒地。1960年代初期,陈家场分到塘南的10多亩地,于是,开荒种庄稼,一熟番薯,一熟麦子。当初开荒的时候,农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可能清除地里的砖瓦碎片,但是,即使10多年以后,他们在“落地”的时候,仍不得不经常弯下腰来,拣出残存的碎砖瓦。
田麦的土地准备工作与地麦有些不同。田的地势普遍较低,麦子怕水,田麦土地准备的最重要任务是排水沟的畅通。晚秋时节,田麦的前茬晚稻收起,田一片平整。田通常不再翻垦,而是直接编轮做沟。在联民大队一带,农民们习惯于在田里做较窄的轮,每轮的宽度不超过1公尺。为了确保田轮整齐划一,农民用标尺在田的两头做上记号,像插秧一样,两头拉直田绳,再用铡刀铡出V字形田沟的一边。沟的另一边用阔齿铁耙开出。田麦的另一种沟是方形的。铡刀沿着田绳在沟的两边垂直铡下,然后,用一把专门用来开沟的铁钞把泥土取出,放在轮上,方形的沟就开好了。与V字形沟相比,方形的沟排水效果更好些,所以,农民们在田的四周开方形沟,而在田的中间开V字形沟。
传统的麦田轮窄沟多,田表面的利用率相对比较低。为了提高田表面的利用率,1970年代初期,海宁全面推广江苏和上海郊区的“深沟阔轮散播麦”耕作方式,要求每轮田麦的宽度为8—10尺,每轮1沟,沟深1尺以上,沟面宽6寸以内。低的田块要加开横沟。1974年,红江公社要求各个生产队继续开挖深沟,做好直沟、横沟、围沟、隔水沟,沟沟与田外排水渠道配套,排出浅层水。做到沟沟相通,里浅外深,排水畅通。沟的深浅,按田块宽狭,一般要求达到直沟至少有一条深达1.5—1.8市尺。轮长50市尺左右要开一条横沟,同时开好四周围沟。隔渠沟和田外沟要深2.5尺以上,达到能灌能排,旱涝兼顾,立足抗灾夺丰收。
红江人民公社地处杭州湾的北岸,大部分田地沙性较重,黏度不够。这样的土质容易开挖深沟,刚开出的深沟看起来也“挺括”。但是,深沟“有卖相,没吃相”[69],一旦雨大一点,沟壁就可能坍塌。深沟阔轮麦田,到了春天黄梅季节,绝大部分的沟会堵塞,生产队长不得不安排劳动力不断疏通。结果,深沟阔轮虽然增加了每亩麦的枝数,但实际上很难增产。深沟不适合当地实际,上级却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布置,怎么办?一些生产队长注意到,公社干部下来检查生产,通常都看沿路边的田地,既然如此,他们就专门在路边的田里开深沟,其他的地方,就按“老套套做”[70]。有一次,公社党委书记钱镜明到中新大队检查麦田,偏偏看离大路较远的田,那个生产队长的做法露了马脚,被公社党委书记在全公社干部大会上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麦田的沟开好了,沟里的泥全部堆到了轮上。这时候,农民们要把轮上的泥敲碎、耙平整,以便为麦子下种做好最后的准备[71]。
2下种
浙北地区的大小麦品种很多。1950年代,小麦品种有矮粒多、白橹板、红橹板、铁秆青、洋麦、火烧穗等,大麦有二铁大麦(红筋、白筋)、立夏黄、六棱大麦、四棱大麦等。1964年,扩大了大麦无芒六棱及小麦丽水三月黄等早熟品种面积。1974年,大麦无芒六棱种植面积减少,全县推广早熟41、六五脱壳、早熟3号;小麦推广六五白壳、扬麦1号。至1978年大麦以早熟3号为主,小麦以扬麦系统和六五白壳当家。
为了提高大小麦的产量,红江公社及其下属的各个生产大队都积极引进优良品种,组织干部外出学习大小麦的种植经验。1970年5月21日,联农大队前往金山县金卫公社“八二”大队参观,学习小麦高产的经验。1971年10月,联农大队召开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具体介绍麦子的品种和特性。
浙农12大麦:一般产量有300—400斤,高的有400斤以上,适宜于本县地区三熟制及棉麻地区搭配种植。本品种是二棱皮大麦,幼苗直立,株高110—115厘米,分蘖力较弱,抽穗整齐,穗大粒大。抗病力强,有黑穗病,过早播种,空壳较多,结实率低。在栽培上一般以11月初到11月中播种为宜,适当增加播种量,施足基肥,年内施好追肥。
七五七元麦:一般产量300斤左右,高产400斤以上,可作三熟制前茬搭配品种之一。株高85厘米左右。穗为六棱形,长芒。茎粗壮,穗茎脆,易折断。一般于10月下旬播种,5月20日左右成熟,耐温性差,易感染霉病,易倒伏。栽培要点:①该品种比较耐肥,适当增施肥料,增产更为明显。②应做好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及时防治病虫害等工作。③及时收割,防止穗茎折断,做到丰产丰收。[72]
公社与大队引进大小麦的优良品种,合理分配到各生产小队中,让生产队下种。1972年,联民大队从农业科技所引进了几个大小麦良种,就立刻分配给各小队种植,分配方案如下表3-6所示。
表3-6 1972年联民大队引进麦种分配 (单位:斤)(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周生康,《工作笔记》,1972年10月4日。
大麦的生长周期与小麦不同。大麦成熟早,小麦成熟晚,与此相应,大麦的播种时间较早,小麦的播种时间可以晚一点。在秋收冬种的时候,气候较冷,收获与下种的时间都可以拖得长一些,劳动任务不像“双抢”时期那样繁重。大小麦也有下种的适当时期,如果误了时间,不像晚稻的“立秋关”那样严重,却也可能影响大小麦的生长,降低产出。当然,大小麦的播种时间还与气候相关。“如果气候协调,先下后下差别很小,甚至会一起出苗。假使前期气候湿润、出苗快,后期干燥、难于出苗,那就相差悬殊,适期播种出苗齐、生长快,后期播种出苗差、生长慢,造成低产。大麦下种的适期在11月上中旬,小麦下种适期在11月中下旬。”[73]
联民大队和各个生产队都十分重视大小麦的播种时间安排。例如,1972年10月13日,联民大队东风生产队召开了社员大会,生产队长向大家详细讲解了大小麦不同品种的下种时间安排:大麦早熟3号是早熟品种,在11月8—10日下种,即早番薯收起下种最适宜。大麦中熟1号是迟熟品种,在10月下旬11月初下种,即络麻收起下种为适宜。小麦扬麦1号是高产品种,全程育期208天,下种期同于大麦中熟1号。六五白壳小麦在10月中、下旬下种为宜。六五脱壳米麦在10月中、下旬下种。早熟41在11月上旬下种[74]。
1974年10月,联民大队根据“冬种会议”的精神提出:胜利小麦、扬麦1号和六四白壳于11月上旬或中旬播种为宜,在播种前进行选种,晚播的麦催芽,播后盖河泥或地松土,有利于早苗、齐苗,为提高产量打好基础。下面的表格3-7反映了联民大队检查各个生产队大小麦播种的情况。
表3-7 1973年11月各生产队大小麦种植进度 (单位:市亩)
续表
资料来源:周生康,《工作笔记》,1973年11月8日。
为了确保大小麦高产,需要高标准进行大小麦的下种。
首先,为了提高麦种出芽率,防止病虫害,除了冷浸热晒外,麦种还采用石灰水浸种,石灰、水、大小麦种以1∶100∶60的比例配置,浸泡三昼夜;再用普通稻瘟净拌种,其与水、麦种的比例为2.5∶10∶100,拌后闷一小时下种[75]。每年大小麦下种以前,联民大队总会召开会议,要求“不浸种催芽不下种”,“催芽催到露白才下种”。但是,农民有传统的种植大小麦的经验,他们经常不催芽就下种,大小麦苗“照样出芽整齐,发棵良好”。
其次,联民大队要求施足底肥,做到“块块麦地有底肥,不施底肥不下种”。在大小麦下种的时候,底肥的施法有两种。如果大小麦是条播,农民们用刮子刮出准备下种的条,先在条里均匀地施上饼肥[76],再浅播大小麦种子,用细土覆盖。如果大小麦是散播,农民们在地或者田的轮上均匀地撒下大小麦种子,再在地或者田的轮上浇一层粪水,以肥水覆盖麦种。
其三,为了确保麦子高产,散播麦子的下种量应当在每亩30斤左右,条播麦子的播种量应当达到每亩17斤左右,以发育出足够的有效穗。当时,地麦散播较多,田麦以条播为主。在很多田里,田麦与蚕豆间作,麦豆间作方式有两行麦一行豆和两行豆一行麦两种,农民们俗称“豆夹麦”,又名“夫妻麦”。
3麦苗培育
麦子下种已是秋冬时节,天气渐渐寒冷,气候干燥。麦种出苗慢,麦苗的培育没有时间的紧迫性,甚至有农民说:“只要麦能够及时出齐苗,一般来讲第二年麦就能够获得丰收。”公社和大队的干部们批评农民们漠视麦苗培育的态度,并开会督促生产队做好麦苗培育。麦苗的早期培育主要有三项工作。
工作之一是及时补苗。大小麦下种的时候,个别农民播种不匀,散播的麦田里会出现“瘌痢头”现象,在一片绿油油的麦苗中间有一块块光秃秃的土地。有时候,农民播下了麦种,但麦种本身存在问题,没有发芽;或者,麦种下到田地里以后,鸟儿把麦种吃了。这两种情况也造成缺苗。缺苗需要及时补上,才能确保每亩麦地有足够的穗数。农民们从过密的地方匀出一些麦苗,补到缺的地方,再浇上粪水,移栽的麦苗就能成活了。
工作之二是施肥。一方面,与水稻田的情况不同,麦地本身的肥力差别很大。有些麦地是多年种植作物的“熟地”,土壤结构好,土质比较肥沃。有些麦地是刚刚削平的高岗地,在平整土地的过程中,恰恰把表层的沃土削掉了,留下了“生土”,如果当年种麦,一定会缺肥。有些麦地是早先的屋基地,碎瓦片夹在土壤中,肥料容易流失。另一方面,在下种的时候,虽然上级反复强调“施足底肥”,但是,生产队里重视不够,有些麦地或者麦田存在底肥不足的情况。“肥料够不够,麦苗一出,马上见分晓。”初冬时节,走到生产队的麦地里去看一看,有些麦地的麦苗长得绿油油、壮乎乎的,有些麦地的麦苗却又黄又瘦,明显是营养不足。生产队会安排给麦苗“加营养”,由于是冬天,通常都施用“上力慢”的粪肥。“营养补足”以后,黄黄的麦苗会慢慢转绿。
麦苗培育的第三项工作是“敲苗”。水稻喜欢水,麦子怕水不怕旱,就如俗话所说,“燥断麦根,牵断磨心”[77]。大小麦苗的培育要掌握好“四控四促”——控上促下,控早促晚,控旺促弱,控出茎促分蘖——达到平衡稳长[78]。在培育过程中,“敲苗”是麦苗培育中最富有特色的做法。在陈家场,农民们有时使用开沟用的铁钞拍打麦苗,甚至把麦苗敲断,迫使麦根生长。1977年,联民大队传达了浙江省农业局有关“敲麦”的技术要求:“敲麦”的办法用木榔头或滚筒等工具敲、压麦苗,挫伤或夭折已拔节的主茎,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促使地下根系生长,争取越冬期有较多的健壮分蘖,来弥补主茎的损失。敲麦做到“四不敲”:泥过硬不敲,泥过烂不敲,霜冻未化不敲,露水未干不敲。1978年,红江人民公社把“敲麦压麦”作为冬季麦苗培育的中心任务,作为高速度发展农业、高标准农业学大寨的实际运动。“敲麦压麦”的要点是“压根保暖,防寒过冬”。早麦旺麦要重敲重压,二、三类苗要先施肥后敲麦,苗叶不到三叶一心的可以轻拍轻压。当然,“敲麦”要注意“敲”的时间,霜冻未融化,千万不要下田“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