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民种植单季稻,春花收起以后,农民们可以采用“大田直播”的方式种植水稻。但是,一旦一亩田种植三季作物——一季春花,一季早稻,一季晚稻——由于季节太紧,每一季作物便都需要先培育秧苗。
早稻育秧通常开始于清明前后。仓库里的种谷已经存放了大半个年头了,趁着天气晴朗,保管员从仓库里拿出种谷,让种谷“见一两个太阳”。同时,县、公社每年都会给生产队引进一些质量好的种谷,或者引进一些新品种,生产队组织劳动力到上级指定的地方购买,运回育种。
由于温度太低,早稻谷在露天的秧田里不但不能发芽,反而会烂谷,所以早稻谷育秧的第一步是催芽[2]。联民大队一带的农民们没有经验,最初使用的是“笨办法”。农民们想到,蚕室可以加温,也就可以把稻谷放在蚕室里,加温使谷子发芽。他们先把早稻谷子浸上两个昼夜,再把浸透了的谷子薄薄地摊在蚕匾里,像养蚕一样,蚕匾放在蚕柱上。一间蚕室里放几个蚕柱,在蚕室里烧炉子,炉子上放水壶。水烧开了,蒸气温润了整个屋子。屋子里既保持着一定的温度,也有很高的湿度,人工营造了有利于早稻谷子发芽的环境[3]。大约经过7个昼夜,早稻谷子慢慢泛白,露出一个个芽尖,催芽就成功了。这样的催芽方法费用大,浪费严重,更重要的是“催芽伤人身体”,催芽的人常常“气都透不过来”。
不久,农民们想出“草囤催芽法”。他们把浸透的早稻谷子放进事先编织好的草囤里,利用草囤保暖的特点,隔一段时间,向草囤里洒热水。但草囤催芽时,温度较难保持均衡,每个草囤可以存放的谷子太少,所以,草囤催芽只是少量试验,没法推广。
与草囤催芽同时出现的“地窖催芽法”从一开始就显示出许多优点,后来,早稻都采用地窖催芽。生产队选择朝南向阳的地方挖一个长方形地窖,通常3公尺长,1公尺宽,50公分深[4]。地窖的底部向某一方向微微倾斜,并在较低的一侧挖一条小沟,沟的一端挖出一个可以排水的小孔。地窖挖成以后,在地窖底部先放一层桑条枝,以保持架空状态。桑条枝上填一层稻草,以保持地窖温度。然后,用眼子较粗的麻布填在底部与四周,“做得像一只棺材”。这样,地窖准备就绪了。
这边在做地窖,另一边准备浸谷子。双季稻生长期短,分蘖少,为了保证高产,就大大增加每亩种谷的数量,以相应增加每亩田插秧的枝数。当时,早稻每亩种谷30斤[5],50亩早稻就要1 500斤种谷。生产队准备一些大缸来浸种谷。大缸通常放在地窖附近,浸好的种谷容易移到地窖中。种谷在大缸里浸上两天,就移到地窖中。通常趁下午有太阳时搬谷子。地窖里放一层谷子,浇一次约45—50度的热水。放了几层,谷子比地面还低20公分左右,就用麻布盖好,上面再盖一层稻草。地窖的谷子里放有温度计,以随时掌握谷子的温度。催芽员隔一段时间,浇一次热水。每天还要翻一次到两次地窖里的谷子,以保持地窖里空气质量较好。
催芽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认真仔细。催芽时白天要浇热水,晚上要加温,每天夜里都得起来几次。谷子发芽的情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谷子放到地窖里两天多还没有动静,大家都会着急[6]。经过催芽员的精心培育,地窖里的谷子开始爆芽长根,在稻根长到2厘米的时候,可以送到预先做好的秧田落谷。2009年,一位老人告诉了我们当年催芽的情况。
育秧么我们反正放了水,那里田里放了水就育秧了。谷么先淘一淘,淘好了浸一浸,浸了3天拿起来催芽。浸谷的时候放一点药水,那个时候放“402”,老早的时候放“402”,我们稍微放一点的。100斤水总归是放15克到20克的“402”。
我们浸了3天,2天半也可以,催芽么拿起来晾晾干,晾得不用很干的。放着催芽,催了么比如你今天晚上放的,明天早上起来看看,暖不暖的,不暖用暖水。开始的时候也用暖水淋一淋,弄好了收进去,放在暖的地方,或者放在缸里,下面垫点稻草。暖度也保住,也暖的。早上看看这个谷太干了,加水,不干,不加水。大约的湿度,不让它干燥。催的时候,快的时候只要一昼夜,就发白了,芽就钻出来了。温度不到出不了,出起来慢的。一定要温度到的,那个时候有温度表的。催芽农药以前用的是“402”。催芽是挖坑的,用麻布袋,那个时候用这种麻布,麻布也是有眼的,这个谷么摊在麻布上,下面用棒撑空,稻草铺好,麻布铺好,挖坑。挖了坑再挖出一个漏洞,放水的,挖在坡上的,一个坑旁边一个,这个水就放得出来,你淋水下去,那个洞里面就放出来。[7]
“秧好长好稻,秧好一半谷。”育秧的第二步是做秧田。
在生产队里,做秧田与催芽几乎同时进行,谷子一出芽,就可直接送到秧田里落谷。生产队十分重视选择秧田,一般选避风向阳的秧田,同时还需做到种籽“三对口”[8]。“田的地势要低,低的话,放水便当。有时候没有水,那条小河里水踩上去,踩踩也便当的。总归进水便当的地方。那么,田低泥烂,出芽率也好一点。不然老高的话,水放不到,出芽率就不好。”能够选做秧田的基本上是白田,有些是花草田[9]。
秧田要带水翻垦,用铁耙耙平。如果是花草田,翻垦以后,等花草烂了,才能进一步耙平。水田耙平后,要做出一块块秧板。秧板通常宽1.5米[10],长度随田本身的长度而不同。秧板的四周是浅浅的水沟。秧板的质量要求很高,最好看上去像一张张长桌的桌面,平滑而匀称。秧板做出来以后,会浇上一层水河泥,一来增加了秧田的肥力,二来水河泥“很糯”,容易做平整。有时候,两位农民站在秧板两侧的水沟里,共同握着一块长1.7米、宽30公分左右的木板,轻轻在秧板上推动。木板推掉了秧板上的浮泥,秧板真的成了泛着青黑色的泥“桌面”。
秧板做好,可以落谷。育秧的第三步是落谷与秧苗的培育。
发了芽的谷子放在一只只簸箕中,农民用手抓起谷子,撒到秧板上。落谷这种农活,看看容易,做好很难。想把发了芽的谷子均匀地撒在秧板上,手上的功夫可要练上几年。谷子落到秧板上以后,用铁钞在秧板上轻轻拍动,让谷子陷入泥里[11],再盖上一层薄薄的草木灰,秧田就做好了。清明时节,天气还比较凉,早稻秧板通常要盖上塑料薄膜。
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日变三变。孩儿脸般的天气给秧田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农民们需要处理好温度,又要做好肥水管理。秧板上盖着塑料薄膜,中午时分,太阳高照,气温升高,农民们要把塑料薄膜揭开。下午太阳落山,温度下降,农民们重新再把塑料薄膜盖上。秧苗长出,嫩绿嫩绿的一片,特别需要防止夜里的暗霜。施肥看“秧色”,有经验的农民一看秧苗叶子的颜色,就知道是否需要施肥,施多少肥。就如人们给孩子吃营养好的食物一样,农民也给秧苗施最好的肥料,当时是日本进口的尿素。秧田水的管理,最重要的是及时搁田,防止秧苗烂根。人民公社时期没有除草剂,农民们只能在秧田里人工拔草。与其他几项秧田管理工作不同,秧田除草“只要分得清草与秧苗,谁都可以去做”[12]。
同一块水田,一年种两季水稻,季节紧,每一季水稻都要育秧。早稻育秧与晚稻育秧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例如,为了增加大田水稻的枝数,从而提高亩产,早稻与晚稻秧田的落谷数量都较大,秧田的面积相应也较大。表3-1反映了联民大队早稻与晚稻秧田面积的情况。
表3-1 1971年度联民大队计划种植面积[13] (单位:亩)
资料来源:周生康,《工作笔记》,1971年3月20日。
与早稻的情况不同,晚稻做秧田的时候,天气已经入夏,气温高,晚稻谷只需浸谷催芽,再撒到秧板上。秧苗在高温下长得很快,一不小心,秧苗就可能长得过长,成为“过头秧”,因此,晚稻秧田需要准确地掌握播种的时间,以便与早稻的收割相匹配(见表3-2、表3-3)。
表3-2 1976年双晚稻品种搭配参考(www.xing528.com)
续表
说明:(1)京引15,从播种至齐穗需70—75天,秧令弹性差,要在8月5号前种好。(2)广六矮四号,杂为早反早,因是早籼,属感温品种,秧令要求严格,在8月3号前种好。(3)垦桂属迟熟晚粳,播种要比其他晚粳品种提早。(4)西瓜田,山芋田要种田的,要采用二段育秧或培育好老健粗壮秧。
资料来源:周生康,《工作笔记》,1976年6月15日。[14]
表3-3 1976联民大队年双晚秧田落谷计划统计表 (单位:斤)
续表
资料来源:周生康,《工作笔记》,1976年6月20日。
晚稻育秧的困难主要有两方面的客观条件:一是如果秋天多阵雨,秧苗容易横倒;二是如果秋季气温较高,会影响育秧的生长。1971年7月12日到13日,联民大队曾召开晚稻秧田管理工作会议,下面的记录可以让我们体察当年晚稻秧田管理的情况。
目前来看:有些秧田问题“大不大”“小不小”。例如:每亩落谷量160—170斤左右,想种6—7亩,准备每亩大田种谷量23—25斤,这样计算的安排秧田是很危险,为此要求各生产队来一次研究。按照主席教导“认真”二字,要求:①早稻成熟期与晚稻品种对口。②秧田种谷量与大田对口。③落谷品种与季节对口。是否对得上了,如果对不上的话,马上采取两个措施。
其一,加强秧田培育管理。要求就是:(1)要“年龄足”,就是按照品种的特性,掌握秧令期。(2)要“壮”秧,带有一两个分蘖,叶片清秀挺直有劲。(3)要“胃口”好,就是白根、粗根多,会吃会消化。如果根细,黄毛胡子[15]种到田里,胃口不好,吃不进肥料,返苗慢。
其二,注意防止发生烂秧。主要原因:①热煞[16]:催芽不留心,超过摄氏40度,造成过热,烧芽。这叫作“锅里得病,田里伤命”。②落煞:防止大雨。③晒煞:秧板高低不平,高的地方晒得开裂,嫩芽猛太阳,芽头晒煞。④闷煞:播种后灌深水空气缺乏,秧根长不好,抵抗力差,时间一长“闷煞”。⑤吃煞:秧田肥施得过多,肥料腐烂时,造成秧苗烂根,叫作吃煞。⑥锇煞:秧田基肥不足,追肥又不及时,或者施上的人粪流失,播种过密不敢施,造成秧苗“面黄肌瘦,饿煞”。⑦咬煞:秧田毛草、稗草多不拨,结果给草“咬”煞。为此及时检查,认真负责管好。[17]
部分生产队秧田面积预先留备不足的可以搞二段育秧。“二段育秧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创造,是育秧技术的革新,是一项新生事物。”[18]二段育秧,主要是为了避免忙于收割早稻而使晚稻超过秧龄期。
对于二段育秧,生产队在会议里也有详细的描述。
1播种期不变。“汕优6号”在6月5—10号播种。“汕优4号”6月10—15号。第一段亩播量为250斤。分秧田与大田比例是1比100,也就是说,每10亩大田第一段小苗秧田为1分田。1分田小苗秧田可种迟秧田1.6亩左右,这1.6亩秧田可种大田10亩。平均每亩迟秧田种15斤左右种籽。小苗秧田:在“一叶一心”时要施一次化肥,作为小苗到迟秧田的起身肥[19],同时要注意除虫,重点防治稻蓟马。
2播后7—10天内种好迟秧,迟秧田土质要好一点,同时要施一点基肥和面肥[20],最好再施一些磷钾肥。迟秧田的做法,同一般秧田一样做,秧板4尺,秧板不宜过宽,秧沟7—8寸。迟秧田河水上秧板护苗,活棵后浅水促分叶。
3迟秧田要早施肥,促使早发早分叶。当每株苗有2.5—3个分叶时(约迟后半个月左右),这时就要排掉田水进行控苗,如果这时不控制,让它继续分叶,提早遮阴会使它分叶死掉,要想多点分叶,反而多死掉,要想便宜,反而吃亏,这是个关键。一直控制到施起身肥放水,不能提早放水,施起身肥是离拔秧前4天为宜,肥力要上身不上叶为好,在秧田期要注意除虫不能忽视。
4小苗二段育秧要注意的问题。①迟秧移栽一定要在10天内,叶令在三叶期,这时移栽下去,分叶在低叶位上长出来。如果秧令延长,叶令增加了,由于秧田播种量是250斤,密度高,会造成秧苗素质差,细而软,这样移栽出去会影响低叶位分叶,不利于高产。②中期一定要控苗,控苗后,不能过早放水,如果提早放水会使秧苗生长加快,反而比不控长得快。③迟秧行距3寸一定要有,这样有利于通风透光,有利于个体发育。[21]
在1973—1974年,斜桥公社、许村公社永福大队、双山公社利民大队试种晚稻二段育秧535亩,应用在迟插田里,增产效果显著。海宁县水稻育秧转向“中苗带土、水育大秧、二段育秧”三秧配套。生产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调整,早、中批采用中苗带土,头、迟批采用水育大苗。如“广六矮四号”采用大苗而高产,“先锋1号”中苗带土能高产。1970年代后期,海宁就晚稻推广了“一扩两降”[22]育种技术。在实际操作中,联民生产大队告知各生产队避免历年的“四气”现象:秧田面积小气;播种量阔气;管理客气;收割大气[23]。1974年,海宁县委指示晚稻以水育大苗为主。1979年,全县春花田早稻基本实行水育大秧,平均秧田播种量每亩70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为13公斤。绿肥田早稻尼龙薄膜育秧,秧田播种量每亩122公斤。晚稻水育大秧面积占80%以上,每亩播种量为60—90公斤,大田用种量12.5公斤[24]。
水稻育秧是人民公社时代的故事。在联民大队一带,传统农民们只种植一季春花、一季水稻,作物生长时间宽松,他们可以采取直接播种的方法种植水稻。人民公社成立以后,各个生产队都先后把每年两熟制改成三熟制,即一季春花和两季水稻。这是耕作技术与种植方式的变化,但却清晰地反映了人民公社的制度约束以及在制度约束下农民们的观念与行为偏好。在国家计划经济的严格控制下,生产队集体内部存在着强烈的增加粮食产出的冲动,在这种冲动的支配下,农民的选择呈现出两个重要特征。其一,任何一种耕作技术,只要能增加粮食产出,就是好的技术。换句话说,生产队在引进耕作技术的时候,较少关注节约劳动力的问题。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过密型技术偏好”[25]。在“过密型技术偏好”的影响下,新技术带来的产出增加都可能被同步增加的劳动力投入所抵消,导致生产队集体经济停滞不前。其二,三熟制生产增加了许多劳动力投入,也增加了作物对于肥料的需求,增加了土地的“负担”。传统农民采取休耕、轮作、种植绿肥等办法让土地“休息”,生产队则每年都种植三熟作物,土地中肥料不足,就大量使用化肥。许多农民知道这样会“伤害”土地,但是,他们仍然欢迎三熟制。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对于土地的工具性运用”。生产队集体这种工具理性行为的后果至今没有得到客观的历史评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