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海水贝类生产现状与前景分析

中国海水贝类生产现状与前景分析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初步掌握中国在世界海水贝类产业中的地位,本部分将系统分析中国海水贝类产量在过去69年间的演变轨迹。(一)中国海水贝类总产量变动趋势1.总产量变动趋势中国海水贝类的产量基本呈持续增长态势。1996年以后中国海水贝类总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2010年突破1 000万吨,2018年中国海水贝类总产量增长至1 368.36万吨。

中国海水贝类生产现状与前景分析

为初步掌握中国在世界海水贝类产业中的地位,本部分将系统分析中国海水贝类产量在过去69年间的演变轨迹。本部分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中国海水贝类总产量变动趋势;(2)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变动趋势;(3)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产量变动趋势;(4)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养殖产量变动趋势。

(一)中国海水贝类总产量变动趋势

1.总产量变动趋势

中国海水贝类的产量基本呈持续增长态势(见图1−17)。快速增长时期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此之前增加不明显,增长趋势缓慢,总产量较少,由1950年的1万吨增加到1979年的35.53万吨。1991—1995年中国海水贝类总产量增长十分迅速,由1991年的177.11万吨持续增加到1995年的511.20万吨,跨越500万吨大关。1996年以后中国海水贝类总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2010年突破1 000万吨,2018年中国海水贝类总产量增长至1 368.36万吨。1996—2018年年均增长率为4.48%,平均年增长率为4.42%,更能反映出这种稳定增长趋势。总体来看,1950—2018年,中国海水贝类年均增长率为11.20%,年均增加20.11万吨。

图1−17 中国海水贝类总产量变动趋势

2.不同时期增长情况

以10年为一期将1959—2018年分为6个时期,计算各期内中国海水贝类增长量和增长率,来考察不同时期的总产量增长情况(见表1−17)。6个时期内中国海水贝类总产量均实现了正增长,前3个时期内增长量较少,分别增加3.80万吨、24.02万吨、96.90万吨,后3个时期内增长十分显著,均在330万吨以上,1989—1998年、2009—2018年两个时期增长量甚至都在390万吨以上,其中,1989—1998年增长最为明显,当期增加397.35万吨,期内增幅275.20%。

表1−17 不同时期中国海水贝类总产量增长情况 单位:万吨,%

(二)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变动趋势

本部分将分析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50—2018年。

1.养殖产量变动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FAO FishStatJ数据库中,仅有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数据,没有捕捞产量数据,主要原因是构成中国海水贝类捕捞产量的物种组只有鱿鱼、墨鱼和章鱼(三者作为一类)和其他海洋软体动物,而对于其他五个物种组,即“蛤类,牡蛎扇贝,贻贝,鲍和螺类(被作为一类)”,中国报告的产量全部是养殖产量。因此,从本书研究范围看,中国海水贝类的养殖产量变动趋势(见图1−18)和总产量的变动趋势完全一致,这里不再重述。

2.养殖产量在不同时期的增长情况

同样,在不同时期内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增长情况(见表1−18)也和总产量增长情况完全一致(见表1−17),这里不再重述。

图1−18 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变动趋势

注:FAO FishStatJ数据库中,仅有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数据,没有捕捞产量数据。

表1−18 不同时期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增长情况 单位:万吨,%

(三)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产量变动趋势

前文分析了中国海水贝类总产量及养殖产量的变动趋势,下文将分别分析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截止到2018年的产量变化情况。按2018年中国海水贝类总产量高低排序,这里所说的“主要物种组”,指蛤类、牡蛎、扇贝、贻贝、鲍螺(见图1−19)。2018年中国海水贝类产量由高到低分别是蛤类(38.78%)、牡蛎(37.56%)、扇贝(14.12%)、贻贝(6.60%)、鲍螺(2.94%)。

1.主要物种组产量变动趋势

牡蛎产量总体变动趋势和蛤类产量总体变动趋势十分相似(见图1−20和图1−21),在前40年里同样增长缓慢,由1950年的0.71万吨增长到1989年的44.75万吨。需要指出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和1994—2003年牡蛎产量是同期高于蛤类产量的,但后期增长慢于蛤类增长。牡蛎分别于1993年、1995年、2001年、2013年、2018年跨过100万吨、200万吨、300万吨、400万吨、500万吨大关,2018年中国牡蛎产量为513.98万吨,仅次于同期蛤类产量。1950—2018年,中国牡蛎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0.17%,年均增加7.55万吨。

图1−19 2018年中国海水贝类总产量构成

图1−20 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产量变动趋势

注:扇贝数据始于1979年,鲍螺数据始于2003年。

中国蛤类产量基本保持了持续增加态势,在初始的40年里,虽然保持了增加趋势,但增速十分缓慢,由1950年的14吨增加到1989年的37.64万吨。20世纪90年代过后,产量增加明显,稳中有升,年增长率非常稳定,分别于1993年、1999年、2003年、2008年、2016年跨过100万吨、200万吨、300万吨、400万吨、500万吨大关,2018年中国蛤类产量达到530.60万吨,成为中国产量最高的海水贝类物种。1950—2018年,中国蛤类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0.79%,年均增加7.80万吨。

(www.xing528.com)

图1−21 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产量变动趋势

中国向FAO报告扇贝产量数据从1979年开始,最初报告数据显示,1979年中国扇贝产量为180吨,在随后的17年里,扇贝产量增长非常显著,1996年中国扇贝产量已经增加至99.96万吨,直逼100万吨,1979—1996年这段时期内中国扇贝产量年均增加5.88万吨。之后开始了迅速回落,1998年已经降至57.01万吨。从1999年开始,虽然此后也经历了几个小波折,但扇贝养殖产量总体保持了稳定增加趋势,年增长率波动幅度不大,2017年首次突破200万吨,产量达到202.40万吨,2018年下降为193.23万吨。1979—2018年,中国扇贝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6.87%,年均增加4.95万吨。

中国贻贝产量呈曲折中增长的趋势。初始的35年里增长较为缓慢,由1950年的0.29万吨增长至1984年的13.66万吨。随后开始了曲折之路,产量变动幅度较大,但整体呈增长态势,2017年达到历史最高产量92.76万吨,2018年减少至90.34万吨,减幅为2.61%。1950—2018年,中国扇贝产量年均增长率为8.81%,年均增加1.32万吨。

中国向FAO报告鲍螺产量数据从2003年开始,最初报告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扇贝产量为14.61万吨。鲍螺产量增加十分迅速,2007年产量增加至28.40万吨,相当于2003年产量翻一番,2008年、2009年出现了短暂的下降,产量分别为25.80万吨和24.33万吨,此后,鲍螺产量重新呈现增长趋势,2017年达到历史最高产量40.33万吨,2018年为40.22万吨。2003—2018年,中国鲍螺产量年均增长率为6.98%,年均增加1.71万吨。

2.不同时期主要物种组产量增长情况

以10年为一期将1959—2018年分为6个不同时期,各期内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的产量增长情况如表1−19所示。牡蛎在不同时期内的产量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在前4个时期内牡蛎产量每个时期的增长量较之前一个周期均实现增加,增长量最为明显的时期是1989—1998年期间,在该期内牡蛎实现增长量211.89万吨,期内增幅高达473.45%,1999—2008年和2009—2018年有所下降,分别实现增长量69.40万吨和167.64万吨。

蛤类产量在几个时期内同样有增长表现,1999—2008年之前各时期的产量持续增加,1959—1968年增长量最少,为0.90万吨,1999—2008年期间增长量最大,达到了189.62万吨,期内增幅为86.42%,2009—2018年期间产量增长量下降至120.09万吨,期内增幅为29.26%。

扇贝产量则每个时期较之前均有所增加,增长量由1979—1988年的12.18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65.51万吨,反映出扇贝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

贻贝产量在不同时期内的增长存在差异,前3个时期内有不同程度的增长,1979—1988年期间增长量最大,达到了36.38万吨。而在之后的两个时期出现负增长,期内分别下降0.05万吨(减幅为0.11%)和6.14万吨(减幅为11.35%)。2009—2018年期间实现正增长,实现增长量27.33万吨,增幅为43.39%。

鲍螺由于养殖起步较晚,仅在2009—2018年有统计数据,当期实现增长量15.89万吨,期内增幅为65.29%。

表1−19 不同时期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产量增长情况 单位:万吨,%

3.选定年份主要物种组对海水贝类总产量的贡献

表1−20显示了选定年份里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在总产量中的占比情况。牡蛎是早些年最主要的海水贝类总产量贡献来源,牡蛎在1975年产量占比为71.00%,1955年一度达到92.00%。虽然牡蛎产量在逐年提升,但此后牡蛎产量占比开始逐渐下滑,1995年降至44.60%,仍然遥遥领先于其他种类,但到了2005年被后来居上的蛤类反超,2018年牡蛎产量占比为37.56%,落后于同期蛤类产量占比1.22个百分点。

蛤类产量占比增加趋势明显,虽然在1975年之前落后于牡蛎和贻贝的产量占比,但蛤类产量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05年产量占比增加至39.64%,成为中国第一大贝类物种,2018年产量占比为38.78%。

扇贝产量占比经历了先增加后基本稳定的过程。几个选定年份里1995年增加较为明显,产量占比从1985年的1.25%增加至1995年的17.93%,随后的几个年份里占比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了稳定趋势,2015年和2018年产量占比分别为14.13%和14.12%。

贻贝产量占比在最初的几个年份里保持了持续增加的趋势,由1955年的7.62%增加到1975年的21.08%,仅次于同时期牡蛎产量占比。不过在随后的时间里,贻贝产量虽然每年在增加,但占比数据逐渐下降,2018年已经下降至6.60%。

鲍螺产量增加速度很快,占比数据也逐年提升,由2005年的2.64%逐渐提升至2018年的2.94%,鲍螺是目前中国海水贝类中产量最少的一个物种。

表1−20 选定年份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产量在海水贝类总产量中占比 单位:万吨,%

(四)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养殖产量变动趋势

1.养殖产量变动趋势

如前所述,FAO FishStatJ数据库中,仅有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数据,没有捕捞产量数据,主要原因是构成中国海水贝类捕捞产量的物种组只有鱿鱼、墨鱼和章鱼(三者作为一类)和其他海洋软体动物,而对于其他5个物种组,即“蛤类,牡蛎,扇贝,贻贝,鲍和螺(被作为一类,即鲍螺)”,中国报告的产量全部是养殖产量。因此,从本书研究范围看,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养殖产量变动趋势(见图1−22)和其总产量的变动趋势完全一致,这里不再重述。

图1−22 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养殖产量变动趋势

2.养殖产量不同时期增长情况

同上,不同时期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养殖产量增长情况(见表1−21)即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产量增长情况,这里不再重述。

表1−21 不同时期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养殖产量增长情况 单位:万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