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数据库FishStatJ[1],除特别说明外,数据的时间跨度是1950—2018年。其中,总产量(Global Production by Production Source)、捕捞产量(Capture Production)、养殖产量(Aquaculture Production Quantities)数据的时间跨度是1950—2018年;养殖产值(Aquaculture Production-Values)数据的时间跨度是1984—2018年;贸易(Fisheries Commodities Production and Trade)数据的时间跨度是1976—2018年。FAO数据库FishStatJ中,中国包括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如无特别说明,本书中的“中国”均仅指中国内地。FAO对外进行数据发布时,主要采用两种物种分类:一种是FAO自己编制的FAOSTAT Group分组,另一种是国际水生动植物标准统计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Aquatic Animals and Plants,ISSCAAP)。国际水生动植物标准统计分类用于捕捞和养殖渔业统计数据的收集,旨在根据其分类学、生态学和经济特点,将商业品种分为50个组和9个类别(见表1−1)。FAO渔业统计中,区域标签的设定分为3种:第一种是内水和海水,第二种是对海洋捕捞按海区分类,第三种对海区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如将大西洋进一步分为几个范围更小的统计区域。对捕捞产量的统计,FAO的统计口径分为两类:内陆捕捞和海水捕捞。
表1−1 国际水生动植物标准统计分类(ISSCAAP)
续表
续表
2018年,世界海水贝类各主要物种组按总产量高低排序依次是:牡蛎(614.19万吨,26.40%)、蛤类(607.57万吨,26.12%)、鱿鱼、墨鱼和章鱼(363.66万吨,15.63%)、扇贝(289.25万吨,12.43%)、贻贝(219.68万吨,9.44%)、其他海水贝类(172.01万吨,7.39%)、鲍螺(59.94万吨,2.58%)。同年,世界海水贝类各主要物种组按出口量高低排序依次是:鱿鱼、墨鱼和章鱼(222.39万吨,67.26%)、贻贝(35.88万吨,10.85%)、蛤类(26.66万吨,8.06%)、扇贝(16.30万吨,4.93%)、其他海水贝类(13.39万吨,4.05%)、牡蛎(13.10万吨,3.96%)、鲍螺(2.91万吨,0.88%)。考虑到世界海水贝类各主要物种组产量与贸易量的具体情况及其经济价值,本书研究范围仅包括世界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中的五类,按照2018年总产量高低排序依次为:牡蛎、蛤类、扇贝、贻贝、鲍螺。下文所说的世界海水贝类也仅指这5个主要物种组。本书的篇章布局也按这5个主要物种组的排序展开。
世界海水贝类各物种组总产量总体上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增长态势(见图1−1)。牡蛎和蛤类是最大的两个品类,二者基本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1950—2018年,牡蛎和蛤类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78%和4.82%。20世纪80年代以前牡蛎是最大的贝类物种,1981年蛤类产量首次超过牡蛎产量,自此以后二者产量相互交相领先,进入21世纪后蛤类后发优势明显,2003年以后产量长期超过同期牡蛎产量,2007年世界蛤类产量首次超过500万吨,2016年突破600万吨。而相比之下,2014年世界牡蛎产量首次超过500万吨,2018年牡蛎产量超过600万吨,达到614.19万吨,超出同期蛤类6.62万吨,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从2003年以后世界牡蛎产量首次超过同期蛤类,从图1−1二者的产量轨迹来看,牡蛎的产量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而蛤类产量的增长已有所疲软,甚至会进一步出现负增长。
图1−1 世界(含中国)海水贝类各物种组总产量变动趋势
世界鱿鱼、墨鱼和章鱼产量变动较大,但波动幅度较小,进入21世纪后波动趋势有所增加,总体而言,产量呈增长趋势,1950—2018年,鱿鱼、墨鱼和章鱼的年均增长率为2.74%。鱿鱼、墨鱼和章鱼的产量在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的产量非常高,一度领先于牡蛎和蛤类。2000年以后增速有所放缓,2006年产量首次超过400万吨,达到420.58万吨,2014年达到创历史纪录的485.67万吨,但随后产量下滑明显,2016年下降幅度最大,较2015年下降125.88万吨,跌幅26.35%,2018年产量较上年有所减少,为363.66万吨。
扇贝的产量同样变动较大,但增长速度非常快,总体呈增长态势,1950—2018年,扇贝的年均增长率为5.07%。扇贝在20世纪50年代与70年代之间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产量长期维持在20万吨以下,此后产量增加速度明显增快,1992年超过100万吨,1993年增长量更是达到40.59万吨,同比增幅38%,2006年突破200万吨,2018年增加至289.25万吨。
贻贝产量变动幅度较为缓和,波动幅度较小,呈持续平稳增加态势,1950—2018年期间年均增长率为3.86%。贻贝产量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基本高于同期扇贝的产量,1993年扇贝产量首次超过贻贝产量,此后除1998年、1999年、2004年外,其他年份扇贝产量均高于同期贻贝产量。1986年,世界贻贝产量首次达到100万吨,此后经过30年的发展,到2016年产量才突破200万吨,2018年达到219.68万吨。
鲍螺的产量最少,但保持了增长的趋势,主要来自2003年以后的突然暴发。两个时期的年均增长率:1950—2002年为2.90%,2003—2018年为4.94%,1950—2018年年均增长率为4.45%。这两个时期的产量变动差异也较大:1950—2002年增加非常缓慢,多数年份保持在15万吨以下,而2003—2018年则集中在30万吨至60万吨之间,2018年鲍螺产量达到这段时期内历史最高值59.94万吨。
从世界海水贝类各物种组的出口量情况来看,出口量数据统计较晚,FAO自1976年才有贸易数据,从图1−2来看,几个物种组的出口量均表现出了增长趋势,但与总产量变动特征有所差异。鱿鱼、墨鱼和章鱼出口量保持了增长态势,在1995年出口量就突破了100万吨,2013年突破200万吨,鱿鱼、墨鱼和章鱼出口量是最多的,出口比例也非常高,仅2018年出口量就达到222.39万吨,比其他几个物种组总和的二倍还多,1976—2018年增长量为202.18万吨,年均增长率为5.88%。贻贝的出口量同样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加,1976—2018年增长量为27.56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54%,贻贝出口量从2011年以来年均保持在30万吨以上,历史最高出口量是2017年的37.21万吨,2018年出口量为35.88万吨,同比下降3.75%。
相比于产量,世界牡蛎和蛤类出口量很少,侧面反映出二者的消费以国内市场为主。世界蛤类出口量主要增长来自2007年以后,在此之前,除1988年、2000年、2001年以外,其他年份蛤类出口量均在10万吨以下。2012年世界蛤类出口量首次突破20万吨,但未突破过30万吨,历史最高值是2017年的28.16万吨,2018年蛤类出口量下降至26.66万吨,同比下降5.33%,1976—2018年,世界蛤类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8.41%。牡蛎出口量虽然也保持了增长态势,1976—2018年,世界牡蛎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5.81%,低于蛤类出口量,绝大多数年份出口量也低于同期蛤类出口量,世界牡蛎出口量一直到2016年才突破10万吨,2018年达到历史最高的13.10万吨。
图1−2 世界(含中国)海水贝类各物种组出口量变动趋势
注:左轴为鱿鱼、墨鱼和章鱼及其他海水贝类出口量,右轴为贻贝、蛤类、扇贝、牡蛎、鲍螺出口量。
世界扇贝出口量同样保持了增加趋势,增加趋势相对平稳,波幅较小,波动最大的年份在2017年,较上年下降2.16万吨,减幅为13.29%,2018年扇贝出口量为16.30万吨,历史最高出口量是2015年的18.03万吨,1976—2018年世界扇贝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68%。鲍螺出口量变动幅度较大,出口量也非常少,历史最高值在2018年,仅为2.91万吨。
本部分分析世界海水贝类产业1950年以来的动态演变过程。本部分的主要内容涉及:(1)世界海水贝类总产量变动趋势;(2)世界海水贝类养殖产量、捕捞产量变动趋势;(3)世界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产量变动趋势;(4)世界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养殖产量、捕捞产量变动趋势。
在本节第二部分中,我们将沿用类似的框架分析同一时期中国海水贝类总产量的变动情况。
(一)世界海水贝类总产量变动趋势
1.总产量变动趋势
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的总产量增长主要来自2007年以前,2007年达到创历史纪录的464.62万吨(见图1−3)。在此之前,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基本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波动幅度不大。从年增长率来看,最大增幅在1984年,同比增长12.95%;最大减幅在2005年,同比下降7.68%;绝大多数年份保持了10%以内的正增长,而负增长则在5%以内。而在峰值年过后,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产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2008年下降至440.88万吨,减幅为5.11%,之后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下降,2014年短暂增加,2015年再度下降至392.63万吨,2016年后有所反弹,2018年已经提升至422.26万吨,同比增长5.11%。
图1−3 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总产量变动趋势
2.总产量在不同时期的增长情况
为了更加具体地分析不同时期内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总产量的增长情况,我们以10年为一期将1959—2018年划分为6个时期,并计算每个时期内的增长量和增长率(见表1−2)。总体而言,除2009—2018年外,其余几个时期内世界海水贝类的总产量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1959—1968年、1969—1978年、1979—1988年实现了加速增长,1979—1988年增长极为明显,总产量增长量达到114.71万吨,是所有时期内增长量最大的。从增长率的角度来看,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69—1978年,这个时期增长率达到了44.39%。后3个时期内增长量有所下降,2009—2018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这个时期内期末较期初下降24.58万吨,减幅为5.5%。
表1−2 不同时期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总产量增长情况 单位:万吨,%
注:G为增长量,GR为增长率,下同。
(二)世界海水贝类养殖产量、捕捞产量变动趋势
1.养殖产量、捕捞产量变动趋势
图1−4 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和捕捞产量变动趋势
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的养殖产量和捕捞产量变动趋势如图1−4所示。海水贝类同其他水生动植物一样,捕捞是传统海水贝类最主要的获取来源,1950年捕捞贡献率达到73.68%,当年捕捞产量为75.78万吨,同期养殖量仅为27.07万吨。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捕捞产量经历了“先快速增长后缓慢下降”近似倒“U”型的变动趋势,历史最高点是1984年的231.35万吨,1950年至峰值年时期内年均增长率为3.34%,年均增加4.58万吨;1985年以后,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捕捞产量总体开始了下滑,到2018年减少至165.87万吨,此时期内年均增长率为−0.66%。反观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的养殖产量,虽有个别年份产量出现了下降,但总体保持了增长趋势,并于1996年首次超过同期捕捞产量,自此以后,形成了“养强捕弱”的形势,二者差距有明显扩大趋势,2018年差距已经达到90.53万吨,养殖产量贡献率达到60.72%。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在2007年达到峰值(269.48万吨)后出现过一次较大的下滑,2013年下降至228.35万吨,不过随后出现了回升,2018年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增加至256.39万吨,同比增长5.81%。
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的养殖几乎集中于海洋水产养殖,所以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的养殖产量变动趋势(见图1−5)基本和海水水产养殖产量变动趋势同步。内陆水产养殖仅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1世纪之前有产量记录,峰值产量为1984年的190吨,进入21世纪以后,很难再看到内陆水产养殖的海水贝类。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的捕捞产量变动趋势(见图1−6)同样如此,以海洋捕捞为主,内陆捕捞产量变动趋势较大,而且数量也不多,1993年达到了峰值1 775吨,之后持续下滑,2005年跌至75吨,随后有所回升,2015年内陆捕捞产量再次超过1 000吨,但紧接着开始了持续下降,2018年已经跌至457吨。下面分析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的捕捞区域分布情况。
图1−5 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变动趋势
注:左轴为海洋水产养殖产量,右轴为内陆水产养殖产量。
图1−6 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捕捞产量变动趋势
注:左轴为海洋捕捞产量,右轴为内陆捕捞产量。
表1−3是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主要捕捞区域历年的捕捞产量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的捕捞作业主要集中于西北大西洋和西北太平洋区域,西北大西洋是最大的传统捕捞区域,1950年此海域捕捞量高达44.32万吨,占全部捕捞量的58.47%,1990年增长至70.17万吨,但其他海域的捕捞量也有所增加,西北大西洋区域的捕捞量占比下降至32.59%,进入21世纪后有所下降,2018年该海域的捕捞产量为46.64万吨,这里仍然是世界最大的海水贝类捕捞区域。西北太平洋是后起之秀,此海域的海水捕捞产量逐年递增,与西北大西洋区域捕捞产量的差距在逐年缩小,2018年已经非常接近,仅相差0.23万吨。中西大西洋的海水贝类捕捞量经历了先增长后下降逐渐趋于稳定的变动趋势,2000年此海域的海水贝类捕捞量达到了26.22万吨,2010年、2015年、2018年捕捞量相对稳定,维持在12万~13万吨之间。东北大西洋经历了类似的过程,但捕捞产量要高于同期中西大西洋区域捕捞产量,2010年、2015年、2018年捕捞量维持在19万~23万吨之间。其他海域也有海水贝类捕捞量贡献,但数量相对较少,占比较低;内陆水域分布极少,数量也有限,仅亚洲—内陆水域有捕获量,2018年仅0.05万吨。
表1−3 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捕捞产量:粮农组织主要捕捞区域 单位:万吨
2.养殖产量、捕捞产量在不同时期的增长情况
从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与捕捞产量波动情况来看,养殖产量总体波动呈现出“先剧烈后缓和”的特征(见图1−7)。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波动较大,个别年份年增长率超过15%,例如1951年、1953年、1962年、1963年等,1975年达到了历史最高值18.14%,也有许多年份年增长率保持在5%~10%之间,负增长年份不多,有9个年份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1995—2018年,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波动有所缓和,波动率维持在±5%左右,负增长年份同样为9个。而捕捞产量波动呈现出“中间剧烈、两头缓和”的特征,剧烈波动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之间,例如1984年达到了19.91%,1985年骤降至−10.71%,但这段时期以正增长为主,侧面反映出这是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捕捞产量的黄金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以前,捕捞产量波动较为缓和,主要是正增长,说明这段时期捕捞产量主体呈增加状态,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捕捞迎来成长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捕捞产量波动同样较为缓和,但主要是负增长,说明这段时期捕捞产量呈减少状态,这也标志着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捕捞产量进入衰退期。
图1−7 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捕捞产量增长情况
以10年为期将1959—2018年分成6个时期来分析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和捕捞产量的增长情况。养殖产量增长量方面(见表1−4),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在几个时期内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正增长,1979—1988年期间增长量达到了60.62万吨,但以后增长量有所下降,2009—2018年已经下降至0.47万吨。增长率方面,几个时期内增长率在逐期下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59—1968年,增长率达到了69.45%,而2009—2018年则下降至0.18%。1950—2018年养殖产量增长量达到了229.32万吨,增长率为847.10%,增长十分显著。
捕捞产量增长情况有所差异(见表1−5)。增长量方面,前3个时期内呈加速增长态势,增长量分别达到26.97万吨、38.91万吨、54.09万吨。后3个时期均出现负增长,分别下降了17.10万吨、15.42万吨、25.05万吨,这与捕捞产量的总体变动趋势相符。增长率延续了增长量变动趋势,1979—1988年增长最快,增长率达到了32.61%,2009—2018年出现负增长,期末较期初下滑13.12%。1950—2018年增长量为90.09万吨,增长率为118.89%,受后半段的产量下降影响较大。
表1−4 不同时期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增长情况 单位:万吨,%
表1−5 不同时期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捕捞产量增长情况 单位:万吨,%
3.选定年份的养捕比
为更加直观地了解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与捕捞的比值变动历程,表1−6给出了几个选定年份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产量养捕比。1995年以前,捕捞是世界海水贝类产量的主要贡献来源,但二者的比例在逐年缩小,主要原因在于捕捞产量自1995年起逐年下降,而养殖产量则保持了增长,二者的差距逐年缩小,2005年以后,养殖产量已经超过了捕捞产量,养捕比达到了1.34:1,此后养殖产量全面超越同期捕捞产量,养捕比持续扩大,2018年已经增加至1.55:1。从数据变化来看,二者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表1−6 选定年份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产量养捕比 单位:万吨
(三)世界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产量变动趋势
世界(不含中国)几大贝类产区的主产品种有所不同(见图1−8),根据2018年贝类总产量数据,亚洲(不含中国)以牡蛎(59.49万吨,34.63%)、扇贝(48.71万吨,28.35%)和蛤类(40.76万吨,23.72%)为主;欧洲以贻贝(57.39万吨,59.21%)、扇贝(12.03万吨,12.41%)、牡蛎(10.67万吨,11.01%)和蛤类(9.99万吨,10.31%)为主;美洲以贻贝(43.82万吨,31.51%)、扇贝(34.48万吨,24.79%)和牡蛎(28.66万吨,20.61%)为主;非洲以鲍螺(2.19万吨,81.58%),贻贝(0.26万吨,9.86%)和牡蛎(0.20万吨,7.48%);大洋洲以贻贝(9.01万吨,76.45%),牡蛎(1.18万吨,10.03%)和扇贝(0.80万吨,6.81%)为主。而世界(不含中国)以贻贝(129.34万吨、30.63%)、牡蛎(100.22万吨、23.73%)、扇贝(96.02万吨、22.74%)为主。
图1−8 2018年海水贝类产量构成图
图1−8 2018年海水贝类产量构成图(续)
1.主要物种组产量变动趋势
从世界(不含中国)的主要贝类物种组的产量变动趋势来看(见图1−9和图1−10)。(www.xing528.com)
牡蛎产量经历了“先稳定上升、后回落波动”的变动趋势,由1950年的48.55万吨增加到1987年的105.91万吨,这个时期牡蛎产量稳定上升,年均增加1.55万吨,年均增长率为2.13%。过后,牡蛎产量开始了回落趋势,2002年降至88.38万吨,在此之后,牡蛎产量有所起伏,2007年达到了历史最高值106.48万吨,2018年产量为100.22万吨,其余年份产量维持在87万~95万吨之间。
蛤类产量经历了“先稳定增长,后稳定下降”的变动趋势,1950—1987年是稳定增长阶段,由1950年的24.79万吨增加到1987年的138.38万吨(历史最高产量),年均增加3.07万吨,年均增长率为4.76%。1988—2018年是稳定下降阶段,由1988年的134.68万吨下降到2018年的76.97万吨,年均下降1.92万吨,年均增长率−1.85%。
扇贝产量经历了“先长期增长,后短暂下降”的变动趋势,1950—2010年期间,虽然有个别年份出现了小幅下降,例如1985年、1986年,但这段时期的产量总体呈长期增长趋势,由1950年的1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历史最高值113.11万吨,年均增加1.72万吨,年均增长率为4.13%。峰值过后,扇贝产量出现了短暂的下降,2017年已经下降至79.21万吨,2018年回升较大,增加至96.02万吨。
在几个物种组中,贻贝的产量在刚开始发展的几十年里并不占优势,落后于同期牡蛎和蛤类的产量,1950年贻贝产量仅有16.41万吨,但贻贝产量保持了稳定的上升趋势,一路追赶,已经超越牡蛎和蛤类的产量,成为世界(不含中国)第一大贝类物种,2018年产量达到129.34万吨,分别领先于同期牡蛎和蛤类29.13万吨和52.38万吨,1950—2018年期间,贻贝产量年均增加1.66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08%。
鲍螺的产量不高,但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波动幅度不大,由1950年的3.10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9.72万吨,年均增长0.2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2.76%。
图1−9 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各主要物种组产量变动趋势
图1−10 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各主要物种组产量变动趋势
2.不同时期主要物种组产量增长情况
以10年为一期将1959—2018年划分为6个时期,计算各时期内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的产量增长量和增长率(见表1−7)。牡蛎的产量在前3个时期和2009—2018年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1969—1978年增长最明显,实现增长量24.89万吨,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当期增长率高达37.54%,1959—1968年和1979—1988年分别实现15.72万吨和15.00万吨的增量,增长率分别为27.39%和16.94%,1989—1998年和1999—2008年连续两个时期均负增长,2009—2018年重新回到正增长。
蛤类则有所区别,蛤类的产量在前3个时期均有所增长,1979—1998年产量增长量最大(44.34万吨),同时也是增长幅度最大的,当期增长率为49.07%。后3个时期均为负增长,这和蛤类的总产量变动趋势相一致,2009—2018年下降最为明显,当期下降30.62万吨,减幅为28.46%。
扇贝在第一个时期就出现了产量下滑,当期下降0.45万吨,减幅为2.90%,不过在下一个时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实现增长量29.22万吨,增幅为199.81%;1979—1988年增长量达到最大,当期增加34.96万吨,增幅为85.08%;随后两个时期虽然也实现了增长,但增长量有所减少;2009—2018年再次出现负增长,期末产量较期初下降14.68万吨,减幅为13.26%。
贻贝产量在几个时期内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在1959—1968年,增长量高达22.46万吨,增幅为95.39%,无论增长量还是增长率均是几个时期内最高的,不过在后两个时期增长量有下滑趋势,2009—2018年增长量为10.46万吨,增长率为8.80%,均是6个时期内最低的,这反映出贻贝产量增长有所放缓。
由于鲍螺的产量较低,虽然每个时期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增长量十分有限,2009—2018年期间增长量最大,但仅为4.50万吨,增幅为29.59%。从6个时期内鲍螺的增长量情况来看,鲍螺未来的产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表1−7 不同时期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产量增长情况 单位:万吨,%
续表
3.选定年份主要物种组对贝类总产量的贡献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在总产量中的贡献变化情况,我们从1950—2018年中选定几个年份来观察演变情况。从表1−8中的数据来看,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几个物种组的产量有逐渐趋于均衡的态势,即产量占比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牡蛎在初期是海水贝类最主要的贡献来源,例如1950年、1955年占比分别高达47.20%、45.93%,但后来被其他物种组挤占,产量占比逐年下降,1995年以后产量占比相对稳定下来,在22%~24%之间。蛤类产量占比则是经历了先增长后下降的过程,从1950年的24.10%增长至1965年的34.16%,之后经过短暂的小波动,1985年以后一路下滑,2018年蛤类产量占比已经跌破20%,降至18.23%。扇贝的产量占比虽然在初期较低,1950年仅为9.72%,但后期产量增加较为显著,产量占比持续增加,后期产量占比相对稳定,2005年以后在21%~23%之间。贻贝产量增加十分显著,初期产量占比虽然较低(1950年为15.95%),但后期持续增加,增长潜力强劲,现已经成为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产量最大的贡献来源,2005年以后全面领先于其他贝类物种,2018年产量占比已经突破30%,增长至30.63%。鲍螺产量占比也保持了增长趋势,但总体占比不大,2018年提升至4.67%。
表1−8 选定年份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产量在海水贝类总产量中占比 单位:万吨,%
续表
(四)世界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养殖产量、捕捞产量变动趋势
1.养殖产量、捕捞产量变动趋势
从图1−11可以看出,牡蛎在最初的30多年里一直是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的头号养殖品种,养殖产量遥遥领先于其他物种组。牡蛎养殖产量在1950—1988年表现出非常平稳的增长趋势,由19.24万吨增长至87.95万吨(历史最高产量),年均增加1.81万吨,年均增长率为4.08%。1988年以后牡蛎养殖产量增加停滞,产量开始上下起伏,近几年有增加趋势,2018年牡蛎养殖产量为85.51万吨,较2017年增加0.54万吨。贻贝养殖产量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期有过两段短暂停滞不前的增长时期,但总体保持了持续增长,1950—2018年,贻贝养殖产量年均增加1.68万吨,年均增长率为4.32%。贻贝的养殖产量虽然在初期落后于同期牡蛎的养殖产量,但在1998年首次超过牡蛎,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海水贝类养殖品种,2003年养殖产量超过100万吨,2018年已经达到120.93万吨,领先同期牡蛎养殖产量35.41万吨。
相比于蛤类的总产量,蛤类的养殖产量并不高,历史最高产量仅为38.16万吨(2010年),蛤类的养殖产量在2010年以前呈增长状态,1950—2010年年均增加0.38万吨。峰值过后,蛤类养殖产量开始下降,2018年产量为27.15万吨。扇贝的养殖产量也有限,经历了“先上升后回落”的增长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前几乎没有扇贝的养殖产量统计,此后到2002年扇贝的养殖产量呈上升趋势,由1970年的0.57万吨一直增加到2002年的29.31万吨(历史最高养殖产量),年均增加0.90万吨。2002年以后扇贝养殖产量波动较大,2017年已经跌至16.12万吨,另一次跌破20万吨的记录还要追溯到2011年(18.34万吨),2018年扇贝养殖产量回升至20.38万吨。鲍螺养殖产量呈持续增长趋势,但总量非常少,历史最高产量是2018年的2.42万吨,远低于其他贝类产量。
图1−11 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养殖产量变动趋势
注:左轴为贻贝、牡蛎、蛤类、扇贝养殖产量,右轴为鲍螺养殖产量。
FAO FishStatJ数据库中扇贝和鲍螺养殖产量数据均始于1970年。
从2018年各大洲的海水贝类物种组养殖产量构成情况来看(见表1−9),由于内陆养殖产量极其少,这里仅分析海洋及近海养殖情况。
亚洲是牡蛎、蛤类、扇贝、鲍螺产量最大的地区。亚洲海水贝类养殖品种主要是牡蛎,2018年养殖产量达到55.62万吨;其次是蛤类,养殖产量为20.56万吨;扇贝和贻贝养殖数量非常接近,分别为17.98万吨和17.46万吨;世界鲍螺养殖区域主要在亚洲,亚洲鲍螺养殖产量达2.03万吨。亚洲地区合计海水贝类养殖产量为113.65万吨,是五大洲中养殖产量最多的一个洲。
美洲主要养殖品种是贻贝,2018年贻贝养殖产量达到41.05万吨,高于同期亚洲贻贝的养殖产量;其次是牡蛎,养殖产量为18.06万吨,仅次于亚洲;蛤类和扇贝养殖产量相差不大,分别为2.77万吨和2.01万吨;鲍螺养殖产量为0.12万吨。美洲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合计为64.01万吨。
欧洲是最大的贻贝养殖洲,2018年贻贝养殖产量达到53.17万吨;其次是牡蛎和蛤类,养殖产量分别为10.59万吨和3.83万吨;欧洲也有少量的扇贝养殖,养殖产量0.39万吨;鲍螺养殖产量极少,仅0.001万吨。欧洲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合计为67.97万吨,仅落后于亚洲。
非洲海水扇贝的养殖产量较少;主要养殖贻贝,不过产量仅0.26万吨;牡蛎和鲍螺的养殖产量接近,分别为0.16万吨和0.15万吨;蛤类养殖产量极少,仅0.001万吨。非洲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合计为0.57万吨。
大洋洲和非洲海水贝类养殖结构非常相似,同样以贻贝养殖为主,2018年养殖产量为9.00万吨;其次是牡蛎,养殖产量为1.08万吨;鲍螺养殖产量为0.11万吨;蛤类养殖产量为0.001万吨。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合计为10.19万吨。
表1−9 2018年各大洲(不含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养殖产量 单位:万吨
下面分析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几个物种组捕捞产量变化情况(见图1−12)。
21世纪前,蛤类是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最主要的捕捞贡献来源,捕捞产量一直领先于其他物种组,但进入21世纪初后捕捞量已经被扇贝反超。蛤类捕捞产量经历了“前半程快速增加,后半程缓慢减少”的变动过程,前半程增长阶段由1950年的23.76万吨增长至1987年的112.97万吨(历史最高捕捞产量),这段时期年均增长2.41万吨,年均增长率为4.30%。后半程捕捞产量下降较为明显,由1988年的109.13万吨下降至2018年的49.81万吨,年均下降1.98万吨,年均增长率为−2.58%。
图1−12 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捕捞产量变动趋势
扇贝在初期的捕捞产量并不高,落后于同期蛤类和牡蛎的捕捞产量,但后期增加非常显著,1984年增长尤为明显,当年捕捞产量达到了76.30万吨,较上年增加29.23万吨,增幅为62.09%。扇贝历史最高捕捞产量是2011年的85.94万吨,在到达峰值之前,扇贝捕捞产量基本保持了增长趋势,1950—2011年期间,年均增加1.25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59%。过了峰值以后,扇贝捕捞产量出现一个波谷,谷底是2016年的57.27万吨,2018年回升至75.64万吨。
鲍螺捕捞产量非常高,1950—2018年期间呈增加趋势,波动虽然频繁,但幅度很小,总体增长趋势较为平稳,一段特殊波动是1988—1997年期间出现一个波谷,谷底是1990年的10.46万吨。总体来看,鲍螺捕捞产量由1950年的3.10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7.30万吨(历史最高捕捞产量),高于同期牡蛎和贻贝捕捞产量,这段时期内年均增加0.21万吨,年均增长率为2.56%。
牡蛎的捕捞产量较少,但初期产量较高,1950—2018年期间捕捞产量呈现出“波浪状降低”的变动趋势。第一个波峰是1952年的30.25万吨,波谷是1966年的17.87万吨;第二个波峰是1971年的29.55万吨,波谷是1975年的22.48万吨;第三个波峰是1980年的30.01万吨,波谷是1991年的14.59万吨;第四个波峰是2000年的22.48万吨,波谷是2016年的11.93万吨;2018年牡蛎捕捞产量为14.70万吨。
贻贝的捕捞产量最少,一段特殊时期是进入1970年的前后几年,1971年贻贝捕捞产量增加至31.79万吨,较上年增加4.17万吨,成为历史最高捕捞产量,1972年骤降至18.56万吨,其余年份则延续“倒U”型轨迹,最高点是1992年的27.65万吨,2018年下降至8.42万吨。
2.养殖产量、捕捞产量在不同时期的增长情况
以10年为一期将1959—2018年划分为6个时期,计算不同时期内的增长量和增长率来考察不同时期内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养殖产量增长情况(见表1−10)。从1950—2018年的总增长量来看,5个物种组的海水贝类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牡蛎养殖产量主要增长期在前3个时期,增长量均超过两位数,并呈加速增长状态,1979—1988年增长量达到最大(26.86万吨),增长率也最高(43.97%),1989—1998年期间牡蛎养殖产量出现负增长,期内下降9.94万吨,减幅为12.3%,接下来的两个时期重回正增长,不过增长量有限,分别为5.57万吨和4.96万吨。
蛤类的养殖产量在前4个时期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最多的时期是1979—1988年,当期增长量达到12.19万吨,随后出现持续下滑,后两个时期已降至负增长,1999—2008年和2009—2018年养殖产量分别下降2.57万吨和8.96万吨。
扇贝的养殖产量在6个时期内增长量持续下滑,1979—1988年期间扇贝养殖产量增长量为13.98万吨,2009—2018年期间首次出现负增长,期内下降8.77万吨,减幅为30.08%。
贻贝养殖产量在6个时期内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这说明贻贝养殖产量增长趋势十分明显,1950—2018年增长量也是几个物种组中增加最为明显的,达到了114.13万吨。1969—1978年、1989—1998年、1999—2008年增长量均在20万吨以上,分别为24.17万吨(增幅为81.35%)、20.87万吨(增幅为35.49%)、26.75万吨(增幅为31.92%),2009—2018年增长11.72万吨(增幅为10.73%)。
鲍螺养殖产量呈加速增长趋势,每个时期的增长量均有提升,这说明对鲍螺养殖的重视程度在增加。其中,2009—2018年增长了1.51万吨,增幅为164.94%。
表1−10 不同时期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养殖产量增长情况 单位:万吨,%
注:FAO FishStatJ数据库中扇贝和鲍螺养殖产量数据均始于1970年。
捕捞产量增长情况如表1−11所示,牡蛎捕捞产量在不同时期内变动较大,正增长与负增长交替。总体而言,1950—2018年是负增长,这个时期内捕捞产量下降14.61万吨,降幅为49.81%。具体来看,前两个时期实现了增长,增长量分别为1.36万吨和8.16万吨;而在1979—1988年下降较为明显,负增长11.86万吨,降幅为43.20%,另外一次负增长在1999—2008年期间,实现负增长6.99万吨,降幅为32.69%;最后一个时期2009—2018年期间实现小幅增长0.79万吨,增幅为5.71%。
蛤类捕捞产量总体呈正增长趋势,1950—2018年实现增长量26.06万吨。前3个时期内均有所增长,1979—1988年期间增长量最大,实现增长量32.15万吨,增幅为41.76%;后3个时期均为负增长,分别下降23.57万吨、7.90万吨和21.66万吨。
扇贝捕捞产量以正增长为主,仅在1959—1968年和2009—2018年期间负增长,分别下降0.45万吨和5.92万吨,其他几个时期均为正增长,1969—1978年和1979—1988年期间实现20多万吨的增量,分别为22.44万吨和20.98万吨。
与养殖产量相比,贻贝的捕捞产量在1950—2018年期间总体呈负增长趋势,期末较期初下降1.19万吨,减幅为12.42%,主要在1969—1978年、1999—2008年、2009—2018年3个时期内均为负增长,分别下降5.99万吨、11.89万吨和1.26万吨。
鲍螺是唯一同时实现养殖产量和捕捞产量正增长的品种。1950—2018年捕捞产量增量为14.19万吨,增幅为457.19%;1979—1988年实现增量4.01万吨;2009—2018年实现增长量3.00万吨,增幅为20.95%。
表1−11 不同时期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捕捞产量增长情况 单位:万吨,%
3.选定年份的养捕比
选定年份世界(不含中国)贝类主要物种组产量养捕比情况如表1−12所示。牡蛎在1950年是捕捞为主,养捕比为0.66:1,但养殖产量增加很快,1955年以后养殖产量已经反超同期捕捞产量,养捕比进一步提升,二者差距越拉越大,由1955年的1.18:1提升至2018年的5.82:1,当然这不仅与牡蛎的养殖产量快速增加有关,与捕捞产量的下降也有关系。蛤类目前仍然以捕捞为主,但养殖产量提升很快,养捕比在逐年提升,从1950年的0.04:1已经逐渐提升至2018年的0.55:1。扇贝产量同样以捕捞为主,养捕比变动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养殖产量和捕捞产量的变动较大,养捕比最大的时期是2015年的0.48:1,最小是1985年的0.23:1,2018年养捕比为0.27:1。贻贝初期以捕捞为主,但贻贝的养殖产量增加非常迅速,而捕捞产量在后期逐年下滑,因此养捕比持续扩大,由1950年的0.71:1上升到2018年的14.37:1。鲍螺对捕捞量的依赖度非常高,养捕比最高在2018年,但也仅为0.14:1。
表1−12 选定年份世界(不含中国)海水贝类主要物种组产量养捕比 单位:万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