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弈分析:加强管理绩效与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影响

博弈分析:加强管理绩效与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影响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现在分析当加强了管理绩效π以及利益相关者权益的显性保护λ的时候,股东收益以及利益相关者权益和CEO租金收入的变化。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导致的成本由更高效管理所带来的收益进行了弥补。因为利益相关者很难抵制现任CEO大幅度管理让步的诱惑。不是股东,他们丧失了对改变企业管理的投票权;也不是雇员或者是其他利益相关者,一个新的更加动态的所有权结构会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利益。

博弈分析:加强管理绩效与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影响

我们现在分析当加强了管理绩效π以及利益相关者权益的显性保护λ的时候,股东收益以及利益相关者权益和CEO租金收入的变化。我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利益相关者和股东可能对所有的事情都有着相同的偏好。

1.股东价值、管理者替代威胁以及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

在模型中,小股东将控制权完全委托给管理者,并存在一个有效的经理人市场,从而确保一个低绩效的经理人员能够得到替换。如果利益相关者活动能够干扰经理人市场的功能,那么现任CEO就具备通过选择经济效率较低的项目向利益相关者进行“贿赂”的动机。正如下面命题所展示的,这一潜在的联盟完全改变了股东对公司治理模式以及利益相关者权益合法保护的偏好。

命题1:假设管理者自我保护措施能够被预见且现任CEO在职消费足够大(Λ>Δω[p0+p1(1+θ)]),那么股东价值相对于π这一自变量而言,是一条凹线。当管理人员被替代的威胁是0<π*<1,而且存在最低限度的对利益相关者权益正式的保护*)∈(0,1)时,股东价值最大化,而且π*与Λ和σ是负相关的。 (iv)

这里注意,当管理者能够通过与利益相关者友好的行为进行自我保护的时候,对于自变量π来说,股东价值是个凹函数。因此,当经理人才市场竞争并不是很激烈的时候(例如,π严格小于1),股东利益最大化。在引论3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π较高的时候,自我保护措施的成本非常高(例如,需要制定强有力的利益相关者保护条例)。

下面的三个例子说明了,根据参数的大小,股东有两种方法应对管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战略。在第一个例子中,Λ和σ并不大,采用较高的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水平(例如,比较大的λ)与比较大的管理人员替代威胁(比较大的π)的方法,促使利益相关者对潜在的管理者表示关注。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导致的成本由更高效管理所带来的收益进行了弥补。注意在例1中,虽然为了确保利益相关者一定的权益受到保护,牺牲了一部分股东价值,但在现任CEO受到损失的基础上,企业这块蛋糕(包括了利益相关者权益)在变大。

[例1]我们设定ωM=0.1,ωN=0.5,p0=0.2,p1=0.3,θ=0.2,σ=0.2以及Λ=0.3,那么π*=0.67,*)=0.85。

然而,当利益相关者活动影响力较强(σ较大)的时候,上面解决方法的成本太高,这一点在例2中充分反映出来了。同样,当管理者在职消费的收益较高(Λ较大)的时候,上述解决方法的成本较高。因为利益相关者很难抵制现任CEO大幅度管理让步的诱惑。在这种情况下,当CEO受辞退威胁的可能性较小,而且对利益相关者权益给予较低水平的显性保护时,股东财富最大化。并不需要利益相关者支持来保住职位的现任CEO,将会对利益相关者的让步降低到最低限度,他们对项目选择的偏好也将更多地考虑股东的利益。因此,在例2、例3的情况中,通过向现任管理者提供租的办法,股东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因此,当管理水平较低的时候,企业这块蛋糕(包括利益相关者权益)在变小,但在利益相关者权益受到损失的基础上,股东财富却在增加。

[例2]我们设定ωM=0.1,ωN=0.5,p0=0.2,p1=0.3,θ=0.2,σ=0.6以及Λ=0.3,那么π*=0.2,*)=0.16。

[例3]我们ωM=0.1,ωN=0.5,p0=0.2,p1=0.3,θ=0.2,σ=0.2以及Λ=0.6,那么π*=0.27,*)=0.19。

注意:在上述三个例子中,股东财富最大化过程中,必须考虑管理者会有自我保护的行为动机。因此,我们能够得出下面的命题:

在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时候,我们不应盲目地将提高利益相关者的个人或团体对企业CEO人选的影响力,而应当更多地寻求正式的、法律上对利益相关者的保护机制。盲目地对企业CEO的人选进行干预,虽然会在短期内与企业现任CEO达成共谋,然而这只是一个一阶段的博弈行为,股东将通过降低CEO被更替的威胁、增加企业CEO在职消费,以及阻碍建立利益相关者权益正式保护机制的方法,而与CEO形成新的对抗利益相关者的共谋,最终使得企业这块蛋糕(包括利益相关者权益)变小,但在利益相关者权益受到损失的基础上,股东财富却在增加。(www.xing528.com)

所以,在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多地努力建设正式的、法规性的利益相关者的保护条例,而不是试图去干预企业CEO人选。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股东为了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将更加努力地寻找管理能力更强的CEO人选,从而加大了发现更优秀CEO人选的机会。通过更高效的管理带来高收益的回报,就可以弥补对利益相关者保护的成本。虽然为了确保利益相关者一定的权益受到保护,牺牲了一部分股东价值,但在现任CEO受到损失的基础上,企业这块蛋糕(包括了利益相关者权益)在变大。

2.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当利益相关者与管理人员存在共谋时,利益相关者收益方程如下:

RST同样与λ和π正相关。注意,该方程与式(1)相比,多出的项表示的是管理让步获得的收益:更多的收益促使利益相关者制定志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公司治理模式,因为这会使得π值增加,从而迫使现任CEO做出更大的让步。实际上,允许反收购等措施的公司治理模式将会降低CEO满足利益相关者要求的动力,因为他们不需要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来保住其职位。这说明,即便是那些希望通过对现任CEO表示支持以换取管理让步的利益相关者,也希望管理岗位竞争程度更激烈。

推论1:虽然利益相关者权益分子可能希望在t=1的阶段,与现任CEO并肩作战,但是他们的收益与加强管理效率的公司治理模式的改善是正相关的。

那么,谁从这场禁止外部入侵者的游戏中获益了呢?不是股东,他们丧失了对改变企业管理的投票权;也不是雇员或者是其他利益相关者,一个新的更加动态的所有权结构会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利益。唯一的受益者是那些阻碍股权在市场上流动的管理人员。这也解释了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在加入反对反收购、管理人员主导的董事会以及宽松的审计制度的运动之中。

3.CEO的行为

CEO们对公司治理以及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有不同的看法。实际上,引论3暗示了下面的推论:

推论2:替代威胁和显性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的减少一直使现任管理人员受益匪浅。

CEO们反对经理人才市场的竞争是情有可原的。在这里,我们强调倾向于成为利益相关者权益代表(当λ<(π))的CEO们,反对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法,或者是在企业规章中引入利益相关者权益的显性保护章程。这也解释了他们在对社会事务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表示了极大关注的同时,却在制定利益相关者保护条例以及所有的将利益相关者利益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制度化的活动消极被动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