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2年,布拉格登和马林(Bragdon&Marlin,1972)以及默斯科维茨(Moskowitz,1972)发表了两篇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文章之后,此类文章便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对于社会责任评价的指标,学者们选择不一:有的选取了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一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Bowman&Haire,1975;Bragdon&Marlin,1972;Fogler&Nutt,1975),有的选取了第三方的社会、环境评价体系(Graves&Waddock,2000;Mc Williams&Siegel,2000;Russo&Fouts,1997;Waddock&Graves,1997;Hart&Ahuja,1996),还有学者采用了企业整体社会责任声誉指标(Alexander&Buchholz,1978;Cochran,Wartick&Wood,1984)。随着研究的深入,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标准也从原来注重投资者回报到注重财务回报,现在则更加注重投资者回报和财务回报的结合(Cochran&Wood,1984;Margolis&Walsh,2003)。
但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学界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会增加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降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易成本,提升企业利润,增强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所以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是正相关关系(Waddock&Graves,1997;王小锡,1999;Simpson&Kohers,2002;Peters&Mullen,2009;Schadewit&Niskala,2010)。也有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使用了企业原本可用于企业正常经营行为的资源,增加了企业不必要的成本,相当于增加了企业税收,并且由于此类活动分散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有限的精力与企业有限的资源,从而降低了企业竞争优势,只是在浪费企业的资源,是企业的负担(Brammer&Pavelin,2006)。这些学者经进一步分析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社会问题,这些并不是企业所擅长的,而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专业领域。这些学者用实证证明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但也有的学者通过实证证明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是功过相抵,与企业绩效无相关关系(Chen&Metcalf,1980;Mc Willams&Siegel,2000)。
马戈利斯和沃尔什(Margolis&Walsh,2003)总结分析了1972—2002年127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章,发现学者们的结论并未达成一致。127篇文章中,109篇文章作者将企业社会效用视为自变量。这109篇文章中,发现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的文章有54篇,只有7篇文章发现两者之间为负相关,还有28篇文章作者认为两者无显著关系,剩余的20篇文章没有得出清晰的结论。而在将企业社会责任效用视为因变量的22篇文章中,认为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的文章有16篇,而认为两者之间关系不显著或关系较难分清的文章各有3篇。
国内学者李纪明(2009)也做了相似的统计分析,在其整理的1972—2009年国外此类实证分析文章中,近一半学者的结论是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20篇文章的作者认为两者关系不显著,但还有8篇文章的作者认为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www.xing528.com)
因此,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并无定论,但大多数的研究还是支持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如果总结一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对意见,我们能总结出反对的理由无外乎两条:企业资源的滥用和不合理配置。有些学者进一步提出,应该让专业的组织做专业的事情:企业应该更高效地使用企业资源、生产更好的产品,才能更有效地提升社会福利,让政府等其他社会组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将用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资源投入企业运营中,企业应该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然而,开明自利论(Enlightened Self-interest Theory)提出了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Strategic CSR)概念,意思是通过做好事获得好处(doing well by doing good),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收益的正面影响。而且,这些正面效益更多地体现在长期,同时,收益有可能是显性的财务性收益,也有可能是隐形的非财务性收益,如现有顾客或潜在顾客的忠诚度和好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