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将中国企业和发达国家的企业进行分析比较,差距是多方面的,最大的差距实际上是综合性差距。这种综合性差距可以综合地反映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如果把这种综合性差距分成几个部分来看,技术上的差距是一个瓶颈。
企业的技术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包括企业的科技知识产权以及企业拥有的产品制造技术、制造工艺、制造设备等;也包括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以及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授权等。综合的技术能力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短板。很多企业的技术在中国市场还可以,但是一旦进入全球市场,劣势就显示出来了。
由于目前处在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和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交织的特殊历史阶段,我们对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技术战略也需要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第二次全球化浪潮时期,核心技术主要是机械制造以及各种工作母机、发动机、高端装备制造的核心技术,包括材料科技、电子工程、自动化、半导体等领域。由于这期间的技术几乎都是发达国家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原创的,很多新技术又都是从前期技术延伸出来的,因此,第二次全球化浪潮也包含全球化的技术体系、知识产权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等技术秩序。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并没有掌握很多全球化的知识产权,于是中国的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就存在巨大的应用冲突,导致发达国家对中国设置了技术壁垒。
中国企业制定全球化的技术战略,需要在尊重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找到和这些技术与知识产权对接合作的方法。事实上,这个机会是存在的。首先,这些技术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产品是技术的载体,既然大量的产品都在中国生产,这些技术也会通过各种保护方式进入中国。中国的制造业需要拥有这些技术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如果有些外国企业担心技术在中国会被抄袭、侵权,它们可以将技术保密的零部件在海外生产制造,然后进入中国来组装。其次,除了原有的技术之外,发达国家的企业和科研人员往往还会发明、研究出很多延伸技术。这些技术研发出来之后,在海外市场往往没有什么用户,而最多的用户就在中国,中国企业完全有机会将这些新技术通过多种方式引入中国,让国外的新技术继续应用于市场。最后,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和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交织也是两次全球化浪潮技术成果的融合,第三次全球化浪潮时期出现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的数字技术内容既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也是两次全球化浪潮技术体系的融合。当这些技术与第二次全球化浪潮时期形成的全球化产业体系进行深度融合的时候,数字技术会在新的经济形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从而构成全球性的经济形态,使资本经济形态发展为数字经济形态。虽然中国在第二次全球化浪潮中的技术处于落后状态,但是,中国有机会通过数字技术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弥补在第二次全球化浪潮时期出现的技术局限,让数字经济取得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所以,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技术战略就会显得丰富多彩,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这也意味着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技术战略既是中国企业的短板,又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巨大机会。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技术战略不是简单地到海外去研发,也不是简单地到海外进行技术并购和投资,而是尽可能地把全球的技术资源引进到中国市场。这种全球化的技术合作模式在中国反而是大有可为的。尤其是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企业的技术全球化实际上需要掀起一场技术引进战略风暴,需要中国企业主动到以色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寻找有利于自己的技术成果,然后通过中国市场授权、中国市场合资等方式,将这些技术带进中国,实现在中国的应用,并在中国组成新旧技术的融合生态。当中国的产业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崛起的时候,企业对技术和知识产权本身并不敏感,反而因为产业互联网开放、透明的属性,不会将技术和知识产权通过资本和公司的形式据为己有。每个行业的存量技术和创新技术都希望通过产业互联网生态获得推广、应用,没有人会把知识产权和技术当成宝贝而私藏起来。
对于某一个中国企业来说,全球化的技术战略是一个企业从高速度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变。每一个企业都有机会制定一个全球化的技术战略来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企业全球化的技术战略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和产品,然后在中国落地,进入中国市场。
这是过去多年来使用次数最多的方式。我的一位以色列朋友伊万先生在2019年给我推荐了一个项目,就是空气制水机项目,我带着团队到以色列考察的时候,在以色列的国家创新中心参观过这种产品的样机。同行的朋友说,中国已经有这样的空气制水机了,这个项目没有意义。我还是不相信,回到国内后正好以色列的朋友安排了这个企业的执行总裁到中国考察,我和这位总裁探讨这个项目在中国落地的可行性。通过和这位执行总裁的交流,我首先明白了这个项目诞生的逻辑。
大家都知道,以色列是一个“一面环海、三面临敌”的国家,整个国家位于地中海东南沿岸的干燥地带,那里不是沙漠就是戈壁。以色列的国防军为了守卫国土,经常需要在边境地带站岗、设伏,最大的困难就是缺水。怎么能够在沙漠里面取水呢?唯一的机会就是空气,只有空气里面含有较多的水分。以色列军方在这样的背景下终于研究出在沙漠环境中用空气制水的方法,即通过空气吸收、过滤、净化、存储几道科技工艺,最终将室内、室外空气中的水分提取出来,制成纯净水,供大家饮用。后来一个以色列著名的家族企业将这个项目并购,开发出民用产品,获得成功。按照这家企业最终的技术数据,只要空气相对湿度在10%以上,其产品就可以使用,而这种产品的成本已经达到每公升0.12元人民币,大大低于目前瓶装水的价格。如果这个项目在中国落地,以色列的企业可以在中国生产制造空气制水机,然后供应中国市场。在2019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我专程前往上海对这个项目进行考察,和这家企业的高管进行了交流讨论,并和他们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这样的项目非常适合中国各行各业的企业,我也相信这样的项目在全球范围内还有很多。
在数字经济时代,以色列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与中国企业、中国已经拥有的消费互联网进行结合,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让消费者通过产业互联网了解这个产品、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把线下的产品生产、公共空间、私人空间与人工智能结合起来,让以色列的技术优势成为中国市场的产品优势、市场优势。谁还会去偷学和抄袭这样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呢?
杭州有一家企业,过去专门从事医药代理,拥有国内的市场渠道,也做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这家企业非常清楚,这样的商业模式是难以持久的。于是,这家企业选择从海外发掘医药项目在中国落地转化,然后通过药品上市的许可审批,占据中国市场。这样的业务很快就让这个企业从一个被动的、没有技术含量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知识和技术含量的技术型企业,实现了从打工到当老板的飞跃。在中国的医药行业,有数百万从业人员从事国内外医药产品的代理销售业务。由于中国医药体制的改革,这个群体整体面临转型和重新择业的困境,杭州这个企业就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在众多的代理商中异军突起,给中国这个领域树立了一个标杆。(www.xing528.com)
如果中国企业都采取这种方式,就可以帮助许多企业实现转型,实现从高速度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飞跃,这至少可以给中国经济带来数以万亿计的销售额。
第二,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走向全球。
很多中国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已经在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具有技术优势。但是很多中国企业还是陷于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甚至恶性竞争中。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中国企业缺乏“走出去”的资源和专业服务。因为大量从事国际化、全球化服务业务的机构,不熟悉投资融资和技术产业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我们在越南、印尼、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看到的很多技术型产品,都是韩国、日本企业生产的。
第三,知识产权与产品分离的引进合作方式。
产品和技术融为一体是一种产品,是一种具有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的产品。但是技术和知识产权是可以和产品分离的,这项技术可以用在这个产品上,同样也可以用在另外一个产品上。
比如,发动机作为一种动力机械,既有飞机发动机,又有汽车发动机;既有大型发动机,又有小型发动机,还有微型发动机。很多著名的国际品牌只有某些类型的产品,比如意大利、法国的很多服装品牌、香水品牌、化妆品品牌,其产品具有一定局限性。但是这些品牌有很高的知名度,如果中国企业开发出的独创性产品和这些著名品牌有一定的关联性,完全可以主动和这些国际品牌探讨合作事宜。
几年前,我在研究意大利一个著名的羊绒品牌的时候发现,意大利已经有一大批著名的服装企业破产了,只剩下一些知识产权和历史故事。我曾经研究过另一个著名的意大利羊绒品牌,这个品牌有100多年历史,邓小平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时候买过这个品牌的羊绒衣,至今还保存在四川省广安市的邓小平故居中。而中国这些年创办了很多小型的服装服饰类品牌,但是由于没有品牌历史,很难打造出品牌价值。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去意大利、法国开发这类资源,把这些具有文化、历史、品牌价值的品牌故事再开发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拥有中国市场,还会很容易进入欧洲市场。
第四,传统产业的技术与数字经济的技术融合的全球化模式。
这是一个绝对创新的思路。欧洲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具有非常浓厚的传统技术情结。这里的很多科研人才对金钱没有什么概念,有些家族通过家族信托早就衣食无忧,但还是有很多人痴迷于技术,他们身上的科研精神和中国的科研精神完全不一样。所以在传统行业,欧洲人研发出很多技术成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欧洲人对于数字经济没有中国人这么敏感。把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应用方法和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的这些技术结合起来,然后引进到中国,一定会大大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弥补中国在传统行业领域的技术短板。这样的融合不仅会使中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还有机会帮助中国企业大举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甚至进入欧洲各国。
第五,技术体系的全球化战略。
很多企业的产品,尤其是装备技术领域的产品和通信信息领域的产品,都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多个行业的技术。比如一辆汽车,涉及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转向系统、安全系统、汽车电子系统、汽车照明系统、涂装系统、内饰系统等,每个系统都有不一样的技术,这些技术往往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机构。一辆汽车就是全球化技术的综合集成。一部手机,虽然体积很小,但其软件和硬件都是来自全世界各种技术的结晶。中国的高铁技术成为中国制造的骄傲,但是中国高铁的核心技术都来自世界各地,是全球各种技术的集成。中国的大飞机C-919,虽然是自主知识产权,但是,飞机的发动机系统、传动系统、航油系统、航空通信系统的很多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都是发达国家的,很多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在中国都完成不了,也是世界各国技术的集成。
在这一方面,中国的华为成为全球技术集成的典范。华为从最早的程控电话机到后来的无线宽带接入系统、接入设备,其软件的开发都依靠了全球的力量。后来华为的移动终端手机产品,同样在操作系统、硬件、软件方面,整合了全球的技术力量。华为通过在全球建立的科研机构,发掘了全球优秀的科技人才,拥有了全球系统技术的整合能力。
中国进入5G时代,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时候,不仅需要数字时代的通信信息技术,还需要再将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进行结合;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发掘传统产业技术优势的时候,更需要进行全球技术整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