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吉模式:两山理论的样板

安吉模式:两山理论的样板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卧虎藏龙》的摄影地木坑竹海▲安吉余村:两山理论的发源地安吉余村是距离《卧虎藏龙》取景地“中国大竹海”仅有6公里的一个平常村落。多年之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正式成为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安吉作为“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注定要在整个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30多年后,安吉的竹产业已经成为涵盖一、二、三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的支柱型产业。

安吉模式:两山理论的样板

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推动经济增长,这样的经济增长不是发展。要下决心停掉矿山,这些都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

——习近平

2001年,华人导演李安的《卧虎藏龙》在奥斯卡刮起了一阵中国文化旋风,影片独得4项大奖,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原创乐和分量极重的最佳外语片奖。电影用一种贴合西方人的视角展现出一个神秘而又梦幻的东方世界,灰色的村落城墙、金黄的大漠峡谷、翠绿的青山竹海,还有诗意般的中国音乐,构建出《卧虎藏龙》独具魅力的东方梦境。《卧虎藏龙》中的美景让影迷流连,其中一场李慕白与玉娇龙在竹林打斗的戏码,更是让人心旷神怡。苍翠欲滴的竹林,穿梭翻飞的侠客,还有竹林下碧玉一般的湖泊,这一场戏让大银幕前的国外观众发出阵阵惊叹,中国还有如此之美的地方!

这么美的地方就在安吉。浙江安吉在当时还只是太湖边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旅游人口刚刚突破百万人,与2017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 200多万人相比,那时的安吉旅游算是刚刚起步。随着影片的轰动,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开始涌入安吉,“中国大竹海”变得水泄不通,安吉就此一炮而红。安吉县旅游委主任管永丰曾总结说,是一块牌子和一部电影成就了安吉旅游的开篇之旅![2]这部电影就是《卧虎藏龙》。

▲《卧虎藏龙》的摄影地木坑竹海

▲安吉余村: 两山理论的发源地

安吉余村是距离《卧虎藏龙》取景地“中国大竹海”仅有6公里的一个平常村落。4年之后,随着安吉旅游人口的逐步增多,村委会下决心关停了3个能够给村里带来300多万收入,但污染严重的石灰矿,这一决定在当时看来不被大多数村民理解,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到来给他们吃了定心丸。余村村委会主任潘文革回忆,习近平调研余村的时候,在村委会议室座谈会上告诫大家说,不要迷恋过去的发展模式,下决心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多年之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正式成为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安吉作为“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注定要在整个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逼出来的生态立县

安吉地处浙北,汉灵帝曾以《诗经》“安且吉兮”为这个小县城赐名,寓意“竹报平安”。天目山脉从西南入境,分东西两支环抱安吉,整个县域呈现出三面环山、中部凹陷、东北开口的“畚萁形”,山地丘陵地貌占据了安吉大部分县域空间,也夺走了安吉工业发展的先天条件。20世纪80年代,安吉的对外交通一度闭塞,虽然距离上海杭州不远,但工业发展乏力,是浙江25个贫困县之一。进入90年代,安吉一度以浙南、苏南为师,走工业强县的传统发展道路,引进了一些诸如造纸、化工、印染和建材等资源消耗型和污染型产业。虽然经济上了一个台阶,贫困县的帽子也摘掉了,但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90年代末,太湖水污染问题反反复复,这一环境问题相比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犹如一隐疾困扰着富裕的长三角多年,但都未引发全民关注。直到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并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引发超市商店等桶装水被抢购一空的恐慌时,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才被提上政府日程。太湖水污染问题也成为中国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三高发展模式”必然付出的沉痛代价的一个典型。相比2007年之后逐步关停污染企业的周边县市,安吉的转型要来得更早,也更为幸运。1998年,安吉被国务院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受到“黄牌”警告,国家环保总局会同监察部和浙江省政府领导直接坐镇安吉督办污染问题,安吉好像被人拧住了胳膊大腿,想挣扎也动弹不了。无奈之下不得不对全县74家水污染企业进行了强行治理,关停了33家污染严重企业,就连拥有30多年造纸历史、规模和利税都居全县首位的龙头企业也不例外。一顿霹雳手段之后,安吉几乎丧失了1/3的税收来源,一度返贫。除了关停企业,安吉还扎紧了口袋,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一律不准落户。投资近50亿元、税收高达10亿元的造纸项目被枪毙,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台资度假村项目被叫停,之后的3年安吉否决了170多个5 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10多个上亿元的项目。安吉的地方干部常常回忆,那两年的日子不好过,到市里开会,安吉的干部总是坐在最后面,因为安吉的GDP在湖州市是最少的。

同为浙江人的马云,也许对于安吉的转型会有些许感同身受。在多次场合,马云曾坦言阿里巴巴的成功是逼出来的。包括马云在内的阿里巴巴“十八罗汉”在创业之初,并没有高人一等的技能与资历,相反他们的履历甚至比不上一般人,马云甚至连肯德基的端盘工作也应聘不上。在多次生死关口,那些聪明的、有资历的都离开了阿里巴巴这艘船,而这些创业人“坚守”了下来。马云曾笑言,他们留下来可能仅仅是因为出去找不到工作,还不如留下来的好。可正是这种坚持,加上对未来互联网改变世界的信念,让阿里巴巴在众多竞争对手中最终脱颖而出。

安吉面临同样的抉择,华山一条道。对生态经济代表的未来产业充满了期望,但这坚守所意味着的困苦与煎熬,可能外人很难想象。1999年安吉做出《关于加快实施绿色工程的决议》,2000年《关于实施生态立县、生态经济强县的决议》出台,从2001年起,“生态立县”正式成为安吉的根本性发展战略。

一支翠竹的百亿级产业

产业是一个县市经济立足的根本,而绿色产业无疑是安吉的安身立命之所在。一到安吉,就能见到无边的竹海,接天连地,苍翠碧绿。2003年,习近平在安吉调研时指出,“安吉由竹出名,做好竹文章,进一步发展特色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30多年前,安吉对竹林的利用还只是停留在浅层表面,竹农将成片的毛竹砍下,然后销往上海等周边大城市,以制成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这就是那时候安吉所能想象的竹子利用的全部了。30多年后,安吉的竹产业已经成为涵盖一、二、三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的支柱型产业。安吉竹产业实现了从卖原竹到进原竹,从用竹竿到用全竹,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从单纯加工到链式经营的4次产业跨越,以全国不到2%的竹产量创造出近20%的竹产值。

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费翰思曾形象地比喻安吉竹产业:“在安吉人眼里,竹条就是金条!”除了原竹培育和依托竹林发展的大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之外,安吉竹子绿色制造真正做到了“点竹成金”。依托几家台资企业起步的竹材加工业,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企业总数超1 300家,总产值过百亿的产业集群,形成了从竹质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到竹日用品等8大系列3 000多个品种的产品体系。一根翠竹吃干榨尽,竹鞭、笋壳可化身根雕工艺品,废角料变废为宝成为木塑地板竹叶中提取的竹叶黄酮开发出竹饮品,深加工以后变成竹纤维……安吉加快竹产业的集群发展和企业梯度培育,建成了规模巨大的竹产业科技创业园和国际竹商贸城,培育了一批竹产业龙头企业,也布局了50多个竹产业初加工专业村。借助于近两年特色小镇的风口,安吉积极培育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竹产业特色小镇,以中国竹子博物馆为代表的安吉生态博物群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生态博物馆群。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乡在安吉”,安吉竹产品不仅在欧美市场赢得了一席之地,而且还频繁亮相国内重大舞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G20杭州峰会等能看见安吉竹的身影。

以竹产业为代表的安吉绿色产业精准聚焦“三片叶子、一把椅子”,除了竹产业之外,白茶、座椅等也已成为安吉的名片及支柱产业,取代之前的造纸、建材、化工等污染行业,安吉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丽乡村的中国代言

朱仁斌是安吉鲁家村的村委书记,他少年习武,干过体育老师、武术教练,在外多年经商之后,2011年他选择返村当上了村支部书记。2011年之前的鲁家村还是一个“四无”村子,无名人故居、无古村落、无风景名胜、无像样产业,到处是一片破败的景象,土坯房和旱厕随处可见,村里唯一的河流鲁家溪里堆满了垃圾,农田山林大片被抛荒,在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和很多中国乡村一样,鲁家村的年轻人都不看好村子的发展,纷纷逃离。然而,这个有想法、有胆量、有“文武书记”之称的朱仁斌,却似乎看到了不一样的未来。2008年,安吉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开展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美丽乡村”行动,要求把安吉县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人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到2018年,安吉要首先建成“中国美丽乡村”,力争把全县187个行政村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新农村样板。安吉的美丽乡村工程引起了朱仁斌的注意,要带领村落复兴,他决定首先从改变村庄面貌入手。

朱仁斌开始东奔西走,到各个部门争取美丽乡村的各类项目资金600多万元,再通过土地流转,村里又筹得了500万元资金。更让人惊讶的是,朱仁斌发动人脉,让村里的20多位乡贤捐款,用两杯清茶就换来了300多万元资金。凭借这东拼西凑的1 700多万元资金,鲁家村旧貌换新颜: 垃圾被清理掉了,河道疏浚了,幼儿园有了,篮球场也有了,水泥路、自来水、办公楼,还有污水处理池一应俱全,村里人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2011年年底,鲁家村顺利通过了安吉美丽乡村的验收测评,成功创建安吉美丽乡村精品村。

安吉美丽乡村的创建,建立了一个标准(4个方面36项指标)、三个档次(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的指标考核体系,被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美丽乡村国家标准化示范县”,并领衔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的国家标准。[3]中央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考察安吉后高度评价“安吉模式”:“安吉进行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样本。”[4]2012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城市论坛颁奖仪式上,安吉更是被授予全球人居领域桂冠——“联合国人居奖”,这是自1990年中国参评奖项以来,唯一获得该项殊荣的县。

鲁家村就是安吉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除了环境美、人居美,更要产业美、收入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家庭农场”: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朱仁斌仿佛又找到了发展新思路。之后,鲁家村创新性地提出“公司+村+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启动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朱仁斌砸下300万元邀请两家规划设计单位,以“家庭农场”为核心理念,利用丘陵缓坡区规划建设18个主题各异的家庭农场。朱仁斌意识到政府在运营方面的天然短板,又大胆地引入社会资本安吉浙北灵峰旅游公司,合资成立农业发展、旅游经营与职业技能培训的3家公司,鲁家村集体占股49%,浙北灵峰占股51%,股份制创新了村落的整体开发运营模式,打开了政企合作的新格局。

如今,你走进鲁家村,远远地就能看见一辆红色的观光火车,这辆名叫“阿鲁阿家”号的观光小火车,行驶在总长4.5公里的火车环线之上,串联起鲁家村18个景观各异、主题鲜明的家庭农场,灵芝农场、桃花农场、石斛农场……一个全域型的旅游乡村由此而生。

鲁家村运营公司的副总经理束永香站在新建的鲁家村“两山学院”面前骄傲地告诉笔者,去年在她的重新组织梳理下,鲁家村的旅游收入已经扭亏为盈,并一举突破了500万元。其中学习观摩费用的比重越来越高,随着鲁家村的名气愈发响亮,各地政府机构及涉农企业纷至沓来。

2017年,鲁家村村集体资产从不足30万元跃升至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也从1.9万元上升至3.3万元。600多外出务工的村民陆续上演“返乡潮”,职业农民、职业经理、职业农场主如今已成为鲁家村发展的新主角。鲁家村成功入围第一批15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并成功申报4A级景区。鲁家村“田园变景区、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民”的创新三变,也得到了农业部财政部等中央部委及领导的认可,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曾点名鲁家村的创新实践值得探索,鲁家村此后多次登上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工程之一。

全域旅游的大景区

温铁军曾高度评价“安吉模式”,他认为安吉的新农村已经达到了日韩水平,而安吉农村文化的挖掘已然像欧洲看齐,其根本原因在于安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使得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变成了农业资本和生态资本,在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升级的过程中,生产要素产生了重新定价,农民恰恰是要素重新定价的最大受益者。[5](www.xing528.com)

董岭村是安吉著名景区浙北大峡谷顶部的一个寻常村子,因为海拔超过1 200米,夏季的平均气温只有22摄氏度,于是董岭成了小有名气的避暑地,每到炎炎夏日,周边的避暑度假人群就涌入董岭。董岭的乡村旅游以农家乐为主体,拥有多家“省三星级农家乐”,全村农家乐数量80多家,占到了全村农户的2/3,日最高游客接待量达3 500余人,董岭也被评为“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董岭的消费水平不高,100元就能包吃包住,除了享受山林风光,呼吸山顶的清新空气,还能吃到最特色的山野菜。

如果说董岭是安吉大众型旅游消费的典型代表的话,那么越来越多的高端休闲度假品牌正成为安吉的新名片。酒店奢侈品牌阿丽拉、悦榕庄已经开门营业;被上海复星集团收购的度假村品牌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看中了中国家庭出游的巨大增长潜力,也把长三角的第一家度假村落户在了安吉;日本hellokitty天使乐园也将海外的唯一一家店选择在了安吉……各类五星级酒店、风情小镇、度假山庄如雨后春笋,在安吉秀美的山水田园之间星罗棋布。

●悦榕庄等奢侈型度假村品牌集聚安吉

全域旅游无疑代表着中国旅游的发展方向,国家旅游总局原局长李今早曾对全域旅游下定义,他认为“全域旅游就是要把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实现景点内外一体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全域旅游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是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6]安吉走在了全域旅游发展的前列。2013年,安吉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县域大景区建设,由县委县政府直接统一领导,大大地加快了安吉全域旅游的发展速度。在安吉旅游的想象中,“乡村现氛围,景区出精粹,城镇聚亮点”——城乡三大空间应合理分工,提升中心城镇的集散和综合服务功能,凸显广袤乡村秀丽山水、田园风光的强烈视觉冲击,加强景点景区给游客带来的深度身心体验。2014年,安吉继婺源之后,被国家旅游局列为第二个“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全域旅游发展与乡村旅游品牌化再上一个台阶。

安吉围绕“县域景区化、产业融合化、旅游品牌化”三大目标不断发力。截至2017年,安吉接待旅游人数达到2 237万人,多年来保持了每4年翻一番的高速增长,旅游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分量越发凸显,增加值占据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22.3%。

乡村文化的复兴

2012年,中国安吉生态博物馆群正式开馆,这个生态博物馆群是由1个中心馆、12个专题馆和26个村落文化展示馆组成的庞大文化展览展示群,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生态博物馆群。

“生态博物馆”一词最早来自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博物馆界,意为“一种以特定区域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它强调保护、保存、展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以及人与遗产的活态关系”。[7]生态博物馆在拉美被称为“社区博物馆”,美国称为“邻里博物馆”,澳大利亚、印度称为“遗产项目”。不管各国如何称谓,生态博物馆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即一个民族或地区如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加速的进程中完整地保存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在日益全球化和商业化的世界里保持生态的多样性。

在借助生态博物馆来复兴地域文化多样性方面,安吉走在了国内前列。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在贵州生成,这是一个中国-挪威合作的项目,之后在内蒙古、广西等地又新建了多座民族主题的生态博物馆,主旨都在保护原生态的多元民族文化。安吉“1个中心馆、12个专题馆和26个村落文化展示馆”的生态博物馆群规模,在国内来说首屈一指。中心馆位于县城,系统展现安吉传统民风、民俗,融合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和科学知识为一体,12个专题馆和26个村落文化展示馆则分布在各个乡镇,展示茶文化、书画文化、畲民文化、蚕桑文化、扇文化、孝文化、尚书文化等地域物质与非物质文化。

生态博物馆群是安吉乡村文化复兴的五大抓手之一。安吉文广新局副局长施月素介绍,除了生态博物馆群,安吉还将重点打造中国最美乡村电影院群、中国最美生态文化礼堂群、中国最美乡村图书馆群和中国最美竹文创工坊群。[8]这些文化集群不仅给外来游客带来了深度的文化体验与享受,还将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当地百姓的心田,增强地方的文化自信。

安吉成功的钥匙

第一,领先半步的先发定位。“领先一步半步是先驱,领先两步三步是先烈”,一个企业对于新技术、新模式的利用,往往并非越早越容易取得成功,而是要抓住时机,等到技术逐步完整、消费者逐步认可、市场逐步成熟的前半拍进入,并且最终成功抢占消费者的心智。对于一个地方政府来说,同样如此。2001年,当安吉正式把“生态立县”作为全县核心战略时,正是中国中低端产业进入全面过剩的前夜,以建材、印刷、造纸等行业为代表的安吉旧产业体系,正面临产能过剩、彻底清退的境地。2008年,当安吉把“中国美丽乡村”作为核心抓手,着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之时,中国即将进入乡村旅游的大爆发井喷期。2014年,安吉被国家旅游局列为第二个“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这个节点正经历长三角乡村旅游由1.0观光游向2.0度假游的大规模转变期。如果说安吉的生态立县是被逼出来的话,那么中国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等后续工程与行动都是安吉旅游的主动为之,极大地推动了“安吉模式”的不断升级。

第二,牌子品牌的高效利用。安吉人善于抢牌子,更善于利用牌子自我推广。安吉人说,是一块牌子和一部电影成就了安吉旅游的开篇之旅。一块牌子指的是“黄浦江源”,安吉境内的龙王山直到1999年才被认定为黄浦江的源头,上海市原市长汪道涵亲笔题字之后,安吉就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跃成为上海旅游消费的重要溢出口,年游客量有1/3来自上海。一部电影《卧虎藏龙》开启了安吉的生态游,但李安最早并没有看到安吉,只是在杭州挑了一处竹林,是时任港口乡书记的赵德清听闻后,找到剧组毛遂自荐[9],才有了后来李安带领摄制组到安吉拍摄。精明的安吉人不算小账算大账,以免费提供场地与食宿交通的条件,要求影片拍摄结束后摄制平台和全部道具都要留在安吉,且片尾协助拍摄单位更要注明安吉县人民政府和中国大竹海景区。最终,《卧虎藏龙》的成功直接引爆了安吉旅游。

在“生态立县”之路上一步领先的安吉人,从此步步领先,国家级的牌子拿到手软:“中国首个生态县”“联合国人居奖”“中国美丽乡村”“两山理论发源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县”……强大的政策倾斜与关注,让安吉在招引重大项目上具备了更大的优势,重大项目、重大品牌的集聚趋势由此不断加快。

第三,本底区位的先天优势。“安吉模式”的成功,归根结底离不开安吉自身的先天本底优势。森林覆盖率高达71%,天然的绿色大氧吧,山清水秀、茂林修竹,在大休闲时代来临之际,显得稀有珍贵。更兼地处中国最大城市群长三角的几何中心地带,中国最富有城市的后花园,强大的城市消费的不断外溢使得安吉在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道路上越走越畅。

【注释】

[1]参见《习近平叮嘱我们护好绿水青山》,人民网2018年9月16日。原话为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吉调研的发言。

[2]参见《安吉!争创全域旅游第一县!》,安吉旅游搜狐网2017年5月6日。

[3]浙江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乡村旅游的安吉模式——两山理论的实践与创新》,中国旅游出版社2017年版,第40页。

[4]参见《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中国新农村的鲜活样板》,《光明日报》2009年7月22日。

[5]参见《安吉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中国农村网2015年12月18日。

[6]参见《2016年我国将转向全域旅游发展,七大转变待实现》,人民网旅游频道2016年1月29日。

[7]参见百度词条“生态博物馆”。

[8]参见《国际博物馆日,来安吉看中国最美乡村生态博物馆群》,浙江在线2018年5月17日。

[9]参见《资源转化助力全域旅游》,中国青年网2017年5月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