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宁市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培养工业强市、产业旺市的人才

南宁市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培养工业强市、产业旺市的人才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宁市要实现工业强市、产业旺市的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一个必然选择。教育;现代职业;南宁市;大力发展;意见建议一、现代职业教育对南宁实施工业强市、产业旺市的意义和作用1.有利于促进南宁经济转型升级。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大批实用型技术人才,是南宁市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就此而言,职业教育培养和输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南宁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为直接、最为强大的人力资源。

南宁市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培养工业强市、产业旺市的人才

谭惠娟

【摘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国家进行教育改革,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任务,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南宁市要实现工业强市、产业旺市的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一个必然选择。本文对南宁市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教育;现代职业;南宁市;大力发展;意见建议

一、现代职业教育对南宁实施工业强市、产业旺市的意义和作用

1.有利于促进南宁经济转型升级。南宁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不仅需要具有研究、设计、规划、决策等能力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更需要大量受过职业教育、在生产或工作第一线从事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特别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经济现代化水平和企业竞争力,更需要一大批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劳动大军中仍是以文化素质偏低且科学技术水平低的农村劳动者居多。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强现代职业教育。

2.有利于南宁稳步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南宁市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面临着转向为本地第二、第三产业服务的问题,但这些人缺乏从事这些行业的技术。这就迫切需要通过职业教育使他们转化为高素质的实用人才。特别是城郊失地农民只有在掌握较高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在城市中具备生存、发展的基本技能后,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市民。而只有当大量农村人口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城镇人口后,城镇化的历史进程才算真正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以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为目的的职业学校,将承担提高人文素质和劳动实用技能的重任。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大批实用型技术人才,是南宁市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3.有利于稳就业民生。随着形势的发展,南宁市大批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许多缺乏技术的工人被迫下岗。面对大量高科技企业急需大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及各种管理、经营、服务专业人才的现实,下岗失业人员迫切需要通过职业培训来提高技能,符合企业用工需要,从而实现再就业。而企业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岗人员的素质,让他们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提高本领,不至于因为不适应而下岗。

4.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美国自1957年开始,用20年时间完成了以中学后教育多样化发展和建立高技能培训体系为主要目标的人力资源开发,受过中学后教育与培训的知识工人取代传统的蓝领工人成为美国经济的中坚力量,造就了美国工业的发达。目前,南宁市出现了较高层次的熟练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的情况,这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企业发展后劲和活力,进而影响到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就此而言,职业教育培养和输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南宁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为直接、最为强大的人力资源。

5.有利于增强南宁企业的竞争力。加强校企合作,应用现代职业教育的成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南宁市职业院校具有一批科技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基地。它可以利用人才、设备优势,接受企业的委托,或主动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使校企相互渗透,提升企业技术水平。企业竞争力增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

二、南宁市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

(一)基本情况

2016年,南宁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35所(公办学校13所、民办学校22所),其中有2所国家示范学校、3所国家示范校立项建设学校、7所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示范特色学校,在校学生9.26万人;另有技工学校1所,全日制在校生0.93万人。全市职业院校校园面积393.92万平方米,生均校园面积达42.5平方米;校舍面积106.83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达11.5平方米;设备价值28209.96万元,生均设备价值达3046元;图书206.52万册,生均图书册数达22册。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南宁市一所较具代表性的高职院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5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3200多人,设有10个二级学院,58个专业。2010年以来,学院连续4年录取高考生的分数线超过三本线,为全区同类院校录取分数最高的。2012年,学院的综合办学指标评价在广西高职院校中名列首位。另外还有一所应用技术型大学试点高校,即南宁学院,现有在校生13000多人,校园面积近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下设11个二级学院,设有本、专科专业59个。2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社会有较强的影响力、吸引力

2011年至2016年,南宁市大力实施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实施职业教育扶贫富民工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等七大工程,使南宁市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2011—2014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和2011—2013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南宁市一等奖、二等奖获奖数和获奖总数连续多年稳居全区首位。在2012、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南宁市有2人荣获一等奖,实现广西多年来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零的突破。2009年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国首批、广西首家国家示范性院校,2013年南宁学院入选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型大学试点高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级职校招生困难。据调查,目前南宁市每年约有1万名农村中学毕业生未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回到家乡,这部分中学毕业生因缺乏工作技能,面临“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与此同时,大多县级职业学校却在“等米下锅”,招不到学生,以至于每年暑假县级职业教育学校都要派招生教师到学生家里做工作,甚至开专车接学生和家长到学校参观,先考察后报名。尽管如此,仍有很多学生表示没有兴趣去学。为完成招生计划,不少学校还出台奖励政策,但就读学生依然较少。据统计,近3年除了横县职教中心学生达到1800人,武鸣区、宾阳县职业院校全日制学生仅300人,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均不足100人。(www.xing528.com)

2.民办职校办学艰难。一是民办中职学校征地建校困难重重。几乎所有民办中职学校都是靠租借场地和收取学杂费维持日常运转,因办学场地不固定,学校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学校不敢也不愿在硬件建设上加大投入,导致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学校发展受到极大制约。二是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同等待遇难落实。

3.校企合作“一头热”。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够,校企合作呈现“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企业在合作中受益不大,企业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会造成企业设备损耗,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

4.社会偏见依然存在。目前,社会上不少人片面认为读职校没出息,只有读高中考上大学才是唯一出路。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催生了家长一心只想送孩子读大学的执着。此外,由于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尚未得到很好实施,职业教育的价值在制度层面上未能很好地得以体现,就业时是否持“职业资格证书”对薪酬没有太大影响,导致众多初中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而非选择先进入职业学校学习

5.职教资源整合不够。各校在专业设置上重复,追求“小而全,小而简”,同质化恶性竞争不同程度存在;职业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一定程度出现培训设备设施闲置和浪费。

6.人才引进效率不高。人才引进方面的某些政策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实际需求不太吻合,过于注重教育背景如学历等“硬件”。比如,政策要求南宁职业学院在引进人才的时候,要把“初始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本科、年龄不超过45岁”作为人才引进的基本条件,而忽视了体现其实际工作能力的“职历”,这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不符。另外,人才引进手续过于烦琐、复杂,缺乏对高层次技能人才引进的相关激励政策和科学评价机制,不利于在人才争夺中抢占先机。

三、加快发展南宁市现代职业教育的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地位。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技能技艺展示周”活动,通过举办专业技能表演、科研成果展示会、毕业生创业典型报告会等,突出宣传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市场经济中的重要贡献,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②尽快制定和完善各行业、各工种职业资格标准,把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标准相挂钩,用制度规定从业人员必须走进职教课堂,接受教育,拿到毕业证、职业技能证后才能走上工作岗位。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对明确规定的职业(工种),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对于一般职业(工种),优先从取得“两证”(中职毕业证、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对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积极雇用具备职业资格人员的企业给予表彰。③提升技能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将企业拥有高级技工、技师的情况纳入企业评价体系,发挥技能人才在企业技术创新、生产中的积极作用,探索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系列人才之间的通道,让高技能人才也可以申报工程技术职称

2.合理配置资源,走特色发展路子。职业学校要针对本地产业的结构特点,按照“适应性、优势发展和适度超前”的原则,重点围绕南宁市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铝深加工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食品工业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六大产业,以及急需人才的旅游休闲、健康养生家政服务等行业,主动与企业对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合理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合理设置或适时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根据南宁市的发展要求开办特色专业,创品牌专业,扩大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实现骨干专业规模化,专业方向多样化。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①实行“非实名制”编制政策,开辟“特聘教师”绿色通道,给予职业学校聘用社会能工巧匠、企业兼职教师等人员到学校任教的自主权,实行特聘兼职教师资助政策,充实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队伍,激发教师队伍活力。②尽快制订并实施南宁市“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设立全市职业教育师资专项培训基金,建设南宁市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提高“双证率”,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③扩大职业院校在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行政干预,完善保障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科学发展的经费、师资、基础设施设备等政策。④制定职业院校院长、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完善公开选拔任用机制,选好配强职业院校院长及校长。在国家改革示范校探索建立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在中职学校设立正高级教师职务,调整优化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职称)结构比例。

4.创新办学模式,推动城乡联动发展。①以重点中职、高职学校为龙头,发挥名牌专业辐射带动。以农村中职学校为主体,积极探索城乡合作、中高职合作等多元合作和开放办学新途径,统筹推进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中职和高职协调发展,构建城乡职教一体化教育网络。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品牌扩张等措施,利用职教集团平台,促进农村中职教育规模扩张和质量提高。建立完善市区重点职业学校与各县职业学校“结对子”机制。②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南宁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设备、就业信息等资源优势,将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机结合,既为社会发展提供各个层次人才,又让两级职业院校有效衔接,形成城乡一体、中高衔接、校企联动的职业技术教育新格局。

5.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政府应从职业教育经费中划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教师进企业实践培训、企业技师进学校培训指导、校企联合开展专业建设等。同时应尽快研究制定《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完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对校企合作的内涵及师资配备、教学质量保证、经费保障、学生实习期间意外伤害的处理办法、法律责任做出明确规定。推行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将学生实习实训补贴和投保经费统一纳入公用经费补助范围。鼓励企业参与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参与建设专业和课程开发。支持企业在学校建立工程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等。

6.营造良好环境,推动民办职教发展。①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全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形成公办、民办职业教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②民办职校在学校评估、学生待遇、教师职称评定、业务培训、申报示范性学校、国家对职业教育扶持项目安排以及经费拨款、生均经费、教师社保、税费优惠等方面应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③民办职业学校的新建、扩建应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按照公益事业的有关规定,在征用土地和减免建设配套费等有关规定方面应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政策优惠。④考虑建立民办职教园区,鼓励校企双方在产业链、教学链、就业链融合对接,建设教学用房向民办职校出租。⑤鼓励企业自办职业学校。

7.加强对外交流,建立东盟职校基地。南宁市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城市,与东盟十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要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举办中国—东盟职教专题论坛或研讨会以及有关国际交流活动。建议创建“中国—东盟职业学校(基地)”,发挥南宁市在轨道交通,电子商务,酒店服务,水稻育种及栽培,甘蔗木薯栽培,桑蚕产业,亚热带水果种植开发,农村沼气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为东盟各国培养更多实用人才,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加强农业交流和技术合作。

(作者单位 广西机电工业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