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框架

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框架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CDIO教育理念,围绕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四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整体地、系统地建构高等职业教育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培养目标根据CDIO教育理念,我们通过调查工程造价专业各利益相关者,然后总结该专业需要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并根据这些能力制定专业内培养目标,确定主要培养方向、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四个方面的内容。

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框架

CDIO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也是教育创新的一种体现。基于CDIO教育理念,围绕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四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整体地、系统地建构高等职业教育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系统模式的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与规格+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精心全面的培养过程+严谨的教学质量监控与培养评价=知识系统+能力突出+素质全面“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实现=人才的高应用力、高创新力、高就业率。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必须是围绕其基本要素的整体性、系统性创新。

以CDIO为基本环境,以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方法和程序和国家职业标准为根据进行职业分析(知识分析、能力分析、素质分析——职业核心能力分析)→进行生产过程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职业行动领域、任务核心能力要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制定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学习行动领域、核心能力培养)→建立专业课程体系(素质课程系统、基础课程系统、能力课程系统——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证书考核评价(基本能力培养——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考核,职业能力培养——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根据CDIO教育理念,我们通过调查工程造价专业各利益相关者,然后总结该专业需要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并根据这些能力制定专业内培养目标,确定主要培养方向、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四个方面的内容。

1.培养方向

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要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更广的知识面,具备更强的创新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培养方向应该由以上对人才类型、人才层次的需求和利益相关者提出的建议来确定,引入CDIO先进理念和标准,进行构思设计,明确培养方向、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的定位等。注重“开放、合作、创新、品质”的办学思路,即进行开放性办学,注重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整合资源创新教育和培养,办出学校特色和品牌。学院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将学院办成集教学、科研、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综合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定位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立足地方,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切入点,在完善原有现代服务业领域专业的同时,根据社会行业一线的需要,整合已有资源,设置新专业,达到可持续发展。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基于市场需求和利益相关者的建议总结而来,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行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主要强调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即知识面较广,专业技能较精,能力素质较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目前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普遍就职于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招投标代理单位、施工单位(建筑、安装、装饰、水利、市政园林)、工程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单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其中,造价咨询单位、招投标代理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为五大就业主体单位。我们将高职工程造价人才培养定位在一线管理层,即面向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结合预算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具有创新能力,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从事工程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等岗位职业能力,满足生产、建设、管理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复合人才。人才培养方向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预算员岗位培养,形成工程计量与计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经济评价与控制三个核心职业能力,实现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多方位就业的目标。

2.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就是指将知识内化到头脑中所形成的类别、形态及相互联系。知识结构主要是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知识的合理结合而形成的。工程造价专业应对行业职业岗位进行精确分析,系统罗列胜任该岗位所需的知识,并邀请利益相关者进行补充,从而确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并且根据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的改变,通过当前在岗的往届毕业生的信息反馈逐步完善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方面能力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工程识图、房屋构造与结构基本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施工程序、流程、施工组织设计和一般施工方法。

(2)掌握建筑材料、配件、制品及施工机械的主要品种、规格,了解其技术性能和用途,熟悉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费用的组成及编制原理和方法。

(3)了解基本的经济学理论投资经济及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了解财务会计、统计、金融税务、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的知识和方法,掌握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知识。

(4)了解工程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熟悉合同管理、招标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5)熟悉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内容、任务,掌握工程造价的形成和运行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工程造价的确定、控制和管理的方法,以及标底、报价、合同价编制的方法,掌握工程造价各类计价依据的编制原理和方法。

(6)了解计算机操作原理,掌握运用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能力结构

能力结构是从事职业、适应现代社会、寻求自身发展的最基本和关键的条件。根据CDIO大纲介绍和分析,工程造价人才应该具有从事职业所必需的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交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工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判断能力等等。专业应与相应的行业对接,在CDIO大纲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能力的完善。近一年,对江西省经济圈的房地产企业、施工企业、工程咨询企业进行了专项调研,并对于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经过与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的深入座谈,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回访,明确了各种性质的单位对造价从业人员的岗位要求,见表2.2.1。通过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生能力调查问卷中企业和毕业生反馈回来的意见归纳整理后,对于现有的工程造价专业能力体系进行优化,见表2.2.2。

综合分析与解剖工程造价专业能力,可以总结为三项核心专业能力:工程计量与计价能力,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能力,工程经济评价与控制能力。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与控制能力是如何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招投标合同管理能力是如何进行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如何签订工程合同,处理工程造价纠纷和索赔。

表2.2.1 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主要岗位职责表

表2.2.2 优化后工程造价学生专业能力标准体系

能力说明:

(1)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能够和团队内部成员形成良好和谐的关系,并协助处理团队内部人员间矛盾,形成和谐向上的人际环境氛围。

(2)项目沟通能力项目沟通:通过口头、书面或其他方式进行有效沟通,能够准确地以正式书函方式进行意思表示等。

(3)基本创新能力:通过学科竞赛和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专业和综合竞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4)项目可行性研究及评估:具有编审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优化建设方案并对项目进行经济性评价的能力。

(5)造价信息管理:具有组织、编制、管理工程造价各类计价依据,和种类造价指数的测定、分析、整理能力。

(6)计算机计量、计价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确定、管理工程造价的能力。较为熟练地应用广联达预算软件或其他的预算软件计算工程量,并根据工程量计价。

(7)工程识图能力:能够较为熟练地识别实际工程项目图纸,并根据图纸计算工作量。

(8)招标、投标文件编制,标书评定能力:具有编制工程标底及投标报价的能力,并能对标书进行分析、评定。

(9)客户沟通:作为施工单位和甲方能够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能够进行行之有效地交流,就实际项目中遇见问题达成合理的解决方案

4.素质结构

素质结构一般包括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比如事业心、职业操守、责任心、积极向上的态度等等。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通过对建筑行业企业,对工程造价从业职员的素质要求的调查和分析,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素质教育结构,并做到与时俱进,逐步完善该结构。

从分析结果来看,专业创新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都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见表2.2.3。

(1)从身体心理素质调查结果来看,身心健康素质即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主要体现在社会适应能力、人生观自信心、应变能力、自控能力、抗挫与坚持能力。企业认为,员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使其更客观、准确地体会与认识社会和周围的世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身体素质,即抵御疾病和运动能力,只有有了健康身体,员工才能安心工作,企业的效益才会提高。

(2)从专业创新素质的调查结果来看,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专业创新素质体现在学习素质、专业素质、创新创业素质和社交能力四个方面。学习素质体现了一个人的潜在能力,包含能独立查阅资料能力,自学能力,利用文献资料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能力等。专业素质主要包含工程造价能力、工程技术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这三方面,对任何企业和学校来说,工程造价能力是工程造价人员最基本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掌握工程技术和运用相关的技术软件来实现。社交能力主要包含沟通表达、处世和协调能力。

(3)从思想道德素质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主要体现在职业素质和政治素质两个方面。在职业素质中,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能够反映一个员工的精神面貌和思想道德,直接决定其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团结协作能力是企业成功的基础,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愿望和团队目标结合起来,发挥集体的协调作用。

表2.2.3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素质结构表

续表

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创新素质,高尚的思想道德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应该一如既往地对学生进行专业创新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素质教育中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环节和理论知识关系等。学校有关部门应该多为学生搭建社团活动平台。同时,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及时地融合应用于实践当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认识—修改—应用”的循环学习模式。

(2)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在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中,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树立新的职业道德观念,如社会责任感、工作态度等。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信念,树立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3)当前独生子已经成为职场新人的主力,针对独生子的特点,学校应有意识地进行军训、担任体育竞赛志愿者以及参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身心素质,还可以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如举办心理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台等,帮助学生提高克服困难的意志,激发其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

(二)培养过程

1.课程体系

无论是什么专业,课程都是重中之重,一个好的课程体系能够使学生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厚基础)和技术实践能力(强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批判、创新、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我认知、自我批评、自我提升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场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等。设立强化应用创新能力的项目课程和现有课程形成互补,构建一个综合性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强调实践环节,强调课程内容的动态性。以项目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提升能力为前提,将分散的、孤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项目带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完善,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经历,从构思开始,到最终运行,都参与其中,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1)首先要明确课程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并根据既定的目标优化现有的课程,调整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同时,综合性的课程计划应该在围绕学科的基础上来构建,而且各学科之间需要相互链接、联系和支撑,不是互相独立、互不相关的。

学习目标及一体化教学计划,以职业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据,建立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基础课程系统、能力课程系统、素质课程系统的“三系统”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如表2.2.4所示。

表2.2.4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

续表

续表(www.xing528.com)

将知识技能分解、重新构建、排序,深入分析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技能,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一系列工作项目作为学生的学习情境,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不断地提升训练。这些工作项目的难易程度应是有所区别的,并且涵盖了人才培养所需的各方面能力,能使学生真真正正地在做中学。其次,可以根据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一系列的合作项目,由教师和企业管理层向在企业中实践的学生分配项目内容,内容应该与其目前的工作环境和岗位技能相关,并且由学生团队在教师和企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来完成。

(2)将工作项目的实施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课程设置的整个过程。设计项目的时候,注重与岗位相结合,将现有的课程资源合理规划和整合,基于CDIO的先进理念,构建一系列新型项目课程。结合A类纯理论型课程、B类理论实训型课程和C类纯实训型和毕业实习等课程环节,注重让学生在做中学,并且通过新型项目课程巩固学生在A类和B类课程中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注重项目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使其成为学生了解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拓展自身知识技能的一个有效途径;注重新型项目涉及范围的全面性和广阔性,使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充分地培养。在项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兴趣也是创造创新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学生应该从接到指导教师的一个项目开始一直参与到项目设计、制作、实施、调试到产品运行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按阶段进行,指导老师要跟进每一个阶段,在每个阶段结束后,指导老师要根据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相应指导,学生也要学会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己亲自动手实践,真正地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3)设计—实训经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通过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顶岗综合实训直接参与到课程项目中,专业综合实训是指独立或参与完成一个小型项目的设计,主要是一些基础的项目,涵盖一些基础知识和概念;毕业顶岗综合实习项目是指独立或参与完成一个中型项目设计,属于比较复杂的项目,涵盖的知识和技能相对复杂和全面,甚至是多个学科的综合。

(4)课程设计系统化。从CDIO基于产品系统研发的全过程的角度出发,针对企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采用系统的观点,设计课程内容,重点体现专业知识技能的实用性。课程的设计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按照“提出任务要求→专业理论准备及学习→实施任务→检查评估”这四个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学生在学校的课程中就能熟悉产品的开发过程和工作环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职业岗位相关的能力。组合设计项目的基础是课程群,在设计的时候保证每个课程群都相对的有一个项目,包含“构思—设计—实现—运行”全过程。其实,这些项目就是相当于一个综合性的课程资源调配设计,把互相关联、相互连接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机地结合,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是有机关联的一个知识群,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同时,这样的设计也可以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从而避免了重复内容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可能性。

2.教学模式

(1)综合性学习经验

突出培养学生能力,实训环节教学主要开展单课程实训、综合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顶岗综合实训等形式。其中单课程实训是指在某一门课程中涉及的实训内容,主要是将某一知识和概念应用到实践的过程;课程综合实训涉及的内容比较广,可以是一门课程涵盖的大部分知识点,也可以是几门互相联系的课程综合涵盖的内容,主要解决专业某一方面核心职业能力提高问题;专业综合实训主要对专业内所学习的知识点的概括,主要解决专业几个方面的核心职业能力提高问题;毕业顶岗综合实训时间大概在半年以上,涵盖知识技能的面最广,重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及知识运用能力,完成项目设计。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的项目,学习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等能力。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明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所有的教学活动围绕学生来进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是处于引导的角色,不单只是教授学生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学生走上讲台”的方法,也可以适当地使用“研讨会”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和问题研究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主动学习

①教学模式设计

围绕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强调学生在校学习课程与实际工作所需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创新实用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a.工学交替模式:针对行业和岗位的生产过程(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创新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情境教学内容(学习行动领域),每个学习情境或子学习情境采用“知识讲授+具有真实情境的课程实训”的模式交替进行,落实构建“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一体”“理实一体”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b.任务驱动模式:设计创新“过程和形成性课程考核标准”,通过课程考核标准,明确学生课程学习的任务。其中:要求学生完成并提交课程学习计划;情景知识测试要求学生在每个情景教学完成后,利用45分钟完成网络在线知识测试;情景实作要求学生在每个情景课程实训教学完成后,必须通过实作考核;情景素质要求学生遵守教学纪律,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增强互助协作和创新精神。

c.项目导向模式:以学院承接的横向项目或学院设计的项目为载体,采用“师带徒”,教师引导或指导学生的形式,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利用专业实训和顶岗实训,从具体的项目和工作过程入手,系统培养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相关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等。

d.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模式:通过“校内(课程介绍+知识讲授+课程实训)+校外(专业实训+顶岗实习)”的教学组织与安排,将企业岗位实际工作情境浓缩进课堂,将课堂教学延伸到企业,知识讲授与校内实训基地现场实训教学结合,校内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与校外实训基地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提升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设计创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教学模式。

②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a.案例教学法:针对所设计的“学习情境”,收集建立来自产业或企业实际生产、管理过程的典型案例库,并将案例开发成课件和网络课程资源,既可用于课堂教学,又方便学生通过网络查询和自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b.启发引导教学法:为启发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课程教师在讲授、实操、交流互动、指导、点评、测试等多种形式的基础上,从问题入手,采用启发引导教学法组织教学,针对教学中发现的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既注重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启发引导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和技能,又关注引导学生提高其素质,同时还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c.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课程实训、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强调实训项目的真实性,将学生分为3人到4人为一个工作小组进行真实工作,设队长1名,总抓工作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不同工作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等。在真实“情境”下,实现“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进行企业文化熏陶,实现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的转变。

③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a.多媒体课件教学:知识讲授教学内容100%实现多媒体课件教学,课程实训教学前有实训流程、注意事项、实训要领等要素的课件介绍。

b.网络课程资源运用:网络接到宿舍、教学平台、图书馆阅览平台,并将专业选修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等相关课程资源放在网上,学生可全天候在线学习,可进行在线测试和在线师生交流。

④“做中学”教学方法

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参与其中,真正达到“做中学”,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设立助教岗位,主要由学院建筑工程管理系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担任。不仅可以让助教岗位上的学生锻炼和提升自身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教师的压力,甚至通过助教小老师这个桥梁,增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从而让老师更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

3.环境建设

环境的建设涉及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有人把硬件环境比作人的骨架,而软件环境则被比喻为人的肌肉,这就表明二者是不可或缺的关系。

(1)硬件环境建设

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校企共同制订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共同编制和实施实训教学计划,把校内实训教学延伸到企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由兼职教师来协调实现,学院建筑工程管理系目前校企合作建立了十余个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项目相应调整和改建。校外实训教学的评价考核主要由兼职教师组织完成,采取“师带徒”的形式,进行顶岗实习;把企业真实环境引入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室建设主要根据企业兼职教师意见由专任教师来完成,校内实训教学的评价考核主要由专任教师组织完成。在这些的基础之上,可以按照CDIO的理念,为学生提供构思、设计、实现、运行产品的场所,支持学生了解整个企业的规模、产品、生产流程、客户需求等相关的内容,从而给学生机会创新,设计模拟产品的生产流程,并论证设计的合理性。

(2)软件环境建设

①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推进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积极聘用有企业工作背景、行业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引进大量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要特别注重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使其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得到应有的提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院可以聘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的企业相关人员来校参与学生的教学工作和实践指导工作。

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建立教研室活动、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教师任课和岗前培训和“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体备课等制度,加强教师间的交流、沟通,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建立“学评教、教评教”制度,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建立了学生“网络评教”平台,对教师教学评教实现常态化监控。

(三)培养制度

1.建立健全的师资队伍建设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

(1)职教理论水平提升制度:建立和完善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和相关培训的相关制度与教师教学研究考核奖励的激励制度,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职教理论水平。

(2)专业技术水平提升制度:建立专任教师深造提高学历、访学进修的管理制度,有效改善教师学历、职称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

(3)职业能力提升制度:建立中、青年教师到企业部门挂职、兼职锻炼的管理制度、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认定及奖励制度等,调动中、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的积极性,有效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

2.学院建立一套科学且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其核心主要是促进自身个性的发展。学校应以学生为本,建立比较灵活的弹性学习制度,充分尊重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差异,给学生机会自己去做选择(在一定的条件下学生可以自由选课、挑选老师等),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适宜的环境,建立以鼓励为主的对学生个性发展有益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保证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健全目前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教学检查制度、领导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互评制度等),规范教学秩序的同时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保障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四)培养评价

1.学生考核

(1)课程考核。课程考核主要是针对纯理论型A类课程进行的考核,主要是一种终结性的考核,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考察的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考核评价模式:课程总评成绩=期中测试×30%+期末知识测试×40%+平时作业(书面形式)×20%+考勤×10%。

(2)课程实训考核。课程实训考核主要是针对理论实训型的B类课程进行的考核,主要是一种形成性的过程性考核,把学生课程成绩的评定分解到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由实训老师或企业技师进行实训过程评分,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技能掌握的程度等,由于B类课程分为两部分,即理论和实训,所以评价需要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和实训过程中的表现为依据来进行评定。评价考核模式:课程总评成绩=期末知识测试×20%+期中测试×20%+平时作业(书面形式)×20%+考勤×10%+实训考核×30%。

(3)项目开发实训考核。项目开发实训考核主要是针对纯实训型C类课程进行的考核,主要是一种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考核,强调对学生完成项目过程和完成项目质量的考核,由项目指导老师进行考核评价,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有针对性的,主要考察学生在项目实训过程中是否学习到了原本项目设计时既定需要培养的系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项目开发实训评价考核模式:成绩=项目开发过程考核×60%+项目验收×40%。

(4)专业综合实训考核。专业综合实训主要是指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是一种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考核,由学生的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管理层人员进行考核。评价考核模式:成绩=顶岗实习过程考核×60%+实习报告验收×40%。

(5)实施大教学观。提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评定成绩时,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日常行为素质养成、各类竞赛获奖、发表学术论文、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均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给予奖励学分。

2.教师考核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首先要注重对教师个人进行学期或学年绩效考核。但是,教师个人只是整个教学团队的一部分,在对整体中的部分做评价的同时,还要对整体的教学团队进行考核评价,采用科学合理的“学评教、教评教”等多种评价形式,甚至可以采用教师团队中内部互评和自我评价一体的评价形式,不同的评价的侧重点不同,比如“学评教”评价形式主要是指学生对教师的日常教学中体现出的各方面能力的认可程度或是满意度。而教学团队内部教师互评则主要侧重于团队中教师的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教学管理部门应对各种评价的结果进行综合,比如对其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实践教学、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等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不宜太过陈旧,应能接受创新及创新精神,并且善于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人格魅力,更好地培养优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3.专业评估

建立了“多级化+多过程+多主体+多形式+多手段+多证书”的“多元化”专业教学质量保障评价体系。

多级化:由学院教学督导办公室、学院教学部门(教务处、系部)、各专业教研室为主的多级质量保障机构;

多过程:教前准备过程、教中实施过程、教后总结过程的多过程质量监控;

多主体:由学校相关机构、教师、学生、主管部门及学生家长和社会用人单位等为评价主体;

多形式:采用“学评教、教评教、教评学”等多种评价形式;

多手段:采用传统测评和网络在线测评等多种手段;

多证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英语证书+计算机证书+体育达标的“多证书”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