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楚了四大要求和八项注意后,大家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提升语言表达。
1.丹田发声
很多老师上课达两个小时之后,声音开始嘶哑了,喉咙使用过度之后还会导致严重的咽喉疾病,甚至失声,这是因为没有掌握丹田发声的技巧。丹田在哪里呢?请摸到自己的肚脐,肚脐以下两到三个手指的位置就是我们的丹田处。丹田发声的原理为让喉咙成为一个发声的通道,而不是主要的发声器官,否则,会导致喉肌和声带压力过大。会使用丹田发音的人,如一些优秀的主持人,通过经常性的肌肉训练,小腹微鼓,运用全身肌肉尤其是腰背部肌肉来分担喉肌的压力。练习丹田发声有以下几种方法:
(1)闻花法
假设你正在闻一朵花,深深地吸气,让花香顺着鼻腔往头顶走,持续5秒钟,然后停下来享受花香保持5秒钟,最后再用5秒钟让气息不断下沉,直到丹田。
作用:增加吸气、停留、呼声的时间,以便于更好地通过丹田发音。
切记:用鼻子来吸气,嘴巴全程紧闭,身体保持放松状态,尤其肩膀部分。
每天进行这样的练习,逐步加长吸气、停留、呼气的时间,以增强效果。如果能达到“吸气8秒→保持8秒→呼气8秒”,就很优秀了。
(2)狗喘气
模仿小狗的喘气方法,由慢到快练习。
作用:锻炼膈肌,增加肺活量,从而使丹田发声能运用自如。
切记:空腹,由慢→快→非常快进行练习,早晚各一次,每次3分钟左右。练习后可能会出现头晕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大量的氧气进入到大脑后,身体一时反应不过来,经过两三次练习后,身体适应了,头晕现象就会消失。
(3)惊讶法
想象我们突然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很久不见的人,你会惊讶地张开嘴,口形如发音“啊”,感觉气入丹田肚子鼓起来了,然后开始说话:“天啊,你怎么也在这里?”
作用:气息快速进入丹田,气息通畅。
切记:口微张,吸气时快而短促,气入丹田。
(4)“资”字法
惊讶张嘴,气入丹田,肚子鼓起来后用舌头抵在上牙与下牙之间,一边呼气,一边吐出“资”字的声音。配合手势从下向上伸更佳。
作用:吐字清晰,丹田发音,延长气息。
切记:感觉气息不够时,肚子向下并往外顶。每天早晚练习3~5分钟,一般两个月就养成习惯了。
标准:普通人25秒,培训师35秒合格,45秒及以上优秀。
(5)“虹”字法
惊讶张嘴,气入丹田,肚子鼓起后发“虹”字音。
作用:增加声音的立体感和穿透力。
切记:感觉气息不够时,肚子向下并往外顶。每天早晚练习3~5分钟,两个月就能养成习惯。(www.xing528.com)
标准:普通人25秒,培训师35秒合格,45秒及以上优秀。
(6)丹田换气
通过朗诵诗文来实现,诗文中每一段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口形张大吸气入丹田,肚子鼓起后再进行朗读,这就是丹田换气的技巧。多加练习就会找到感觉。
作用:促进气息与气息之间的转换顺畅。
切记:一定要在每一段开始前吸气,吸入丹田后再进行朗读,段落较长时根据自身气息长度进行平均分配。
2.声音练习
声音练习包括绕口令练习、阅读练习和演讲练习,相关资料大家可以从网上下载。
作用:提高普通话水平。
切记:声音练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持续练习才能起到作用。建议将每天的练习记录下来,前后进行对比,进步会更快。
3.气息练习
气息练习包括呼吸练习,如吸气、吐气以及腹式呼吸等,也可以进行憋气极限练习,更可以进行一口气阅读练习,关于一口气阅读练习样本可以从网上寻找。
我们平时常用的气息练习小方法有如下几种:
(1)数葫芦法:深吸一口气后开始数:一个葫芦、两个葫芦、三个葫芦……数到24个以上才算合格,中间不得换气。此方法可随时练习,目的是增强气息。
②414法:吸气4下,停顿1下,吐气4下,慢吸慢呼。此方法适用于日常修身养性。
③144法:快速吸气1下,停顿4下,吐气4下,快吸慢呼。此方法适用于疲惫生气时缓解负面情绪。
作用:提高对气息的驾驭能力。
切记:气息练习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持续练习才会有效果。建议将气息练习变成一种习惯,空闲时就进行练习。
(4)化繁为简。化繁为简练习包括断句练习、减句练习,还要进行短语的积累,同时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要减少修饰语,尽量避免冗长。
作用:提升语言表达的专业度。
切记:短语的使用能避免句子冗长以及过于口语化,所以平时一定要特别重视短语积累。
(5)巧借东风。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借用权威人士或领导的话,也可以借助成功案例,还可以使用管理学原理,这样能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有魅力。比如我们在传授TTT课程时就会引用韩愈《师说》中的一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用:提升语言表达的说服力。
切记:借力能让语言更有说服力,特别是对于新晋培训师而言,所以一定要在生活中多进行案例收集和名人名言积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