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旬邑是周人先祖早期生活的地方,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古属《禹贡》九州之一的雍州。古称豳,秦封邑,汉置县。周人先祖后稷四世孙公刘曾在此开疆立国,开创了古代农耕文明。1975年出土的黄河剑齿象化石距今已有300多万年历史,是世界上迄今发现个体最大的黄河剑齿象化石,板齿犀牛化石是目前世界上复原装架最完整的第一具板齿犀牛化石。有古代“高速公路”之称的秦代第二大国防工程——秦直道穿境而过,其道路和兵站遗址至今犹存,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北宋嘉祐年间的泰塔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建于明末清初的唐家民居,融北方四合院和苏杭园林艺术为一体,设计独特,建筑精巧,198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绵延百里的赵家洞崖居,排列规整,层次分明,曾为周人穴居之地。国家级石门山森林公园,风光优美,四季如画,被誉为渭北高原上的“西双版纳”“西安咸阳的后花园”。位于县城东部的马栏革命旧址,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旬邑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和“中国民间剪纸之乡”。以“剪花娘子”、民间艺术大师库淑兰作品为代表的剪纸驰名海内外,具有古豳遗风的唢呐多次参加全国盛会。所有这些,都彰显着旬邑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全县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个。
(一)实施旅游兴县战略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十二五”期间,旬邑县坚定不移地实施了“旅游兴县”战略。这一发展战略,体现了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理念和决心。旅游业是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领域,是招商引资、展示旬邑新形象的重要窗口。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就是要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一项富民工程,成为一个重要支柱产业,把旅游资源优势变成旅游产业优势,把旅游产业优势变成旅游经济优势,实现旬邑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图2-4 马栏革命纪念馆
着眼保护和利用文物,开发旅游资源,推出新的旅游产品,采取财政增加投入、向上级争取资金和招商引资等方式,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打造景区景点。先后维修了明代文庙、新建了古象犀牛化石展览馆,举办了融声、光、电为一体的陈列展示、修建了休闲健身广场、维修了唐家民居第三院第五院、建成了库淑兰纪念馆和石门山森林公园等景区景点。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先后投资1.2亿元,实施大规模的马栏革命旧址修复建设工程。现已建成了马栏革命纪念馆、纪念广场、水上剧场、马栏革命烈士陵园和中共陕西省委、关中地委、关中分区旧址,并完成了景区绿化。2011年6月28日,马栏革命纪念馆举行了开馆仪式并正式对外开放。同时,维修了马家堡关中特委旧址,新建成了关中特区纪念馆,并于2011年7月1日举行开馆仪式对外开放。还新建了革命先辈硅像馆、第二师范展览馆、鲁迅艺术师范展览馆、纪念广场、两院地坑窑等;维修了阳坡头关中分区旧址、陕北公学旧址、转角红二十六军旧址、马栏无名烈士陵园等,增强了旅游资源。
2.加强旅游环境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一是加强旅游道路建设。铺筑了211国道至唐家大院和县城至石门山森林公园的旅游道路;升等改造了县城至马栏革命旧址旅游道路;建成了总里程30公里的马(栏)照(金)公路和20公里的土(桥)照(金)公路,不仅将马栏—照金—延安3个红色旅游景点连为一线,更重要的是将旬邑县石门山森林公园、马栏革命旧址、马家堡革命旧址、唐家大院、古豳文化博览园等重点景区景点连接起来,形成了一条县境内的旅游环线,大大提升了旅游景点的通达性,方便了游客,使旬邑“两日游”更为现实。二是加强旅游饭店和购物中心建设。投资800万元,在石门山森林公园建设了3644平方米的会议接待中心;招商引资9000多万元,实施了旬邑宾馆改扩建项目,已投入使用;先后建成了县城王子酒店、百度商务酒店、豳湖商务酒店等旅游饭店;翠屏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全都超市、文化旅游礼品展销中心等大中型购物场所,使全县旅游接待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三是发展旅游业,不仅要重视旅游景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更要重视旅游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服务质量。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旅游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以游客满意为目标,处处体现亲切、舒适、便捷、安全的要求。
图2-5 旬邑县唐家大院
(二)着力打造旅游品牌
提高旅游业质量,重点在抓好旅游精品建设,增强旅游业竞争力,关键在打造有吸引力的旅游品牌。旬邑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原则,积极建设以县城为中心,马栏红色旅游景区和石门山森林公园为两个重点的旅游圈。一个集传统教育、生态观光、乡村度假、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在旬邑已初步形成。
图2-6 旬邑县石门山景区
1.发展红色旅游
发展红色旅游,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革命传统,促进老区经济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发展红色旅游,对旬邑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www.xing528.com)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旬邑是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1926年建立了党组织,1928年爆发了声震渭北的“二八”起义。马栏是革命圣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南大门,关中分区和陕北公学所在地,是习仲勋、汪锋、贾拓夫、李维汉、张德生、赵佰平、王世泰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硕果仅存的红色根据地之一。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血与火的洗礼,同陕甘、陕北革命根据地一道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2-7 陕西省行政学院在马栏开展红色教育现场教学活动
旬邑县委、县政府不断提高对发展红色旅游重大意义的认识,真正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工程来抓,大力开发和利用马栏革命旧址、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陕北公学旧址、“二八”革命暴动纪念馆、烈士陵园这些红色资源和宝贵精神财富,充分发挥其巨大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过几年的努力,红色旅游已成为旬邑独具特色与魅力的“红色名片”。
2.发展绿色生态游
旬邑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发展旅游潜力巨大。境内仅国有森林就有151万亩,总蓄积量300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61.2%。草场46万亩。围绕发展绿色生态游,一方面开发了“踏青赏花游”“消夏避暑游”“金秋采果游”“美丽乡村游”等多种旅游项目,另一方面对风光优美、四季如画的国家级石门山森林公园进行重点开发和建设,使之成为富有旬邑特色旅游资源的核心区。
3.发展古豳文化游
依托旬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吸引游客参观唐家民居、大象犀牛化石馆和秦直古道,欣赏剪纸、旬邑唢呐等民间艺术,感知旬邑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的魅力。
4.发展乡村民俗游
瞄准西安、咸阳、铜川等毗邻城市消费群体,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为主题,大力发展周末体验式农家乐短线旅游。让游客走进新农村、贴近新农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摘农家果,看民俗表演,感受农村新气象、新变化,体验农家生活和乡土文化。同时,紧紧围绕“绿色、生态、健康”做文章,推出了御面、花子馍等21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名优小吃,开发了旬宝苹果、马栏土豆、底庙大葱、精品小杂粮、剪纸、石刻、布艺、刺绣等多种旅游商品,既满足了游客的购物需求,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提升了旅游业附加效益。如今,旬邑已成为西安、咸阳等周边城市居民假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
(三)强化旅游宣传促销
如何尽快提高旬邑旅游知名度?最关键一条,就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一是编辑出版《马栏革命史画卷》《马栏革命回忆录》等书籍,印制了《环球旅游》杂志《走进旬邑》专刊、《红色马栏画册》、《旬邑旅游画册》、《旬邑红色游》、《红色马栏》等多种宣传彩页,详细介绍旬邑的县情概况、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景区景点和风土人情等,并在国道两旁设立了大型旅游广告宣传牌。二是组成旅游宣传小分队,分赴兰州、银川、西宁、杭州、渭南、宝鸡等大中城市,通过召开旅游推介会,广泛宣传旬邑旅游。三是先后在《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以及陕西广播电台、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咸阳电视台、香港有线电视台等媒体刊播专题片、专版、新闻稿件,广泛宣传旬邑。特别是邀请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金土地·希望快车》栏目来旬邑拍摄制作了长达50分钟的专题片,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都市女孩》栏目拍摄制作了“主播带你游旬邑”专题旅游宣传片,陕西电视台一套《七女秀陕西》栏目在旬邑拍摄制作了旅游宣传片。四是积极邀请旅行社团和省内外知名作家、摄影家、艺术家来旬邑观光采风,举办了“红色马栏”摄影展,“书画名家,走进红色马栏”等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名人效应宣传旬邑,进一步提升了旬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五是积极探索“旅游+体育”发展模式,成功举办了全国太极拳邀请赛、陕西汽车越野赛、自行车拉力赛、“向着马栏”中国·旬邑马拉松赛等活动,带动了旅游产品、餐饮住宿产业的发展,旬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09年,旬邑县被授予“省级旅游强县”;2011年,被授予“中国魅力文化休闲旅游度假胜地”。2015年,旬邑县共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亿元。其中接待乡村旅游游客8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亿元。旅游业已开始成为旬邑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