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旬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粮食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全县玉米面积由2005年的10万亩增加到2016年的23.7万亩,玉米高产种植成为增加旬邑县山区半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2009—2016年,全县共建立百亩攻关田30个、千亩示范方5个、万亩示范片32个,示范推广旱作玉米高产配套技术32.1万亩,亩均产量达846.3公斤,与全县地膜玉米平均亩产相比,亩增产164.2公斤,增产率24.2%。
(一)强化技术支撑
旬邑县通过技术攻关和技术集成,探索总结出了“选用优良品种、适当增加密度、地膜全程覆盖、测土配方施肥、开沟集中使用、氮肥后移分施、株间打孔追肥、病虫综合防治”的旱作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一是选用适宜旱地春玉米区种植的高产品种陕单609、大丰30等,适当增加大田种植密度至4500—5000株/亩;二是地膜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覆盖,提高地温、抗旱保墒、改善土壤、提高光能利用率;三是氮肥分施,底肥40%、追肥60%,前控后促,降低株高穗位,重攻穗大粒多,解决高产与倒伏的矛盾;四是开沟集中施肥,将有限的肥料全部施于作物根际周围,提高肥料利用率;五是宽窄行种植,采取垄距1米,一垄两行等株距种植,垄上小行距30厘米,垄间大行距70厘米的宽窄行设置,促进个体与群体协调均衡生长,解决密度与通风透光间的矛盾。
(二)抓好关键环节
玉米整地、播种、追肥等关键时期,农技人员深入村组农户,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指导群众“把三关,抓四早,五个不、六统一”,实现技术指导无死角,高产技术全覆盖。把三关,即整地关、播种关、追肥关;抓四早,即早整地、早施肥、早起垄、早覆膜;五个不,即底肥不施单一肥,根茬不净不覆膜,耐密品种不稀植,籽不粒选不下种,适期不到不播种;六统一,即统一划行、统一开沟、统一施肥、统一起垄、统一品种、统一覆膜。旬邑县通过行政推动、技术带动、政策拉动、利益驱动的发展路子,建立以技术服务为主导、物资投放为辅助的技物配套模式,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示范引导质量,增强辐射带动效应。(www.xing528.com)
(三)坚持科学种植
为了挖掘玉米生产潜力,旬邑县抢抓被陕西省农业厅确定为渭北春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的历史机遇,在马栏、职田、湫坡头三个镇50多个村建立“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示范片”三个层次的示范方田,辐射带动全县玉米均衡增产。2016年,全县5个万亩示范方平均亩产808公斤,与全县平均亩产相比,亩增产196公斤,增产率32%,总增产玉米980万公斤;5个百亩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828公斤,较全县平均水平亩增产216公斤,增产率35.3%,总增产玉米130吨。
(四)发挥示范作用
通过玉米高产创建的示范引导,辐射带动了太村、底庙、城关、清塬、土桥等镇年种植玉米6.5万亩以上,平均亩产720公斤左右,较全县平均水平亩增产108公斤,增产率17.6%。同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示范户和农民技术员,示范区农户基本掌握了“选品种、增密度、盖地膜、配方肥”等玉米旱作高产配套技术,关键技术入户率和覆盖率均达到100%,从而激发周围群众学科学、用技术、依靠科技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