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子商务技术环境及其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技术环境及其发展趋势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子商务技术环境主要包括电子商务技术水平发展、企业信息化水平和人才储备等。技术创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2000年4月13日,新浪网宣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第一只真正来自中国大陆的网络股登上纳斯达克。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7月22日,CN域名注册量以1 218.8万个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国家顶级域名。

电子商务技术环境及其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技术环境主要包括电子商务技术水平发展、企业信息化平和人才储备等。

2.4.1 技术发展水平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展。技术创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首先互联网的发展。1987年9月,CANET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14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94年4月,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NCFC工程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正式成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20年弹指一挥间,在这20年里,中国从昔日互联网世界的后入者,变成今日全球网民拥有量第一的国家;在这20年里,无数的人、行业和事物,因互联网的兴起、普及,而发生着巨变。1996—1998年,中国互联网进入一个空前活跃期,应用发展迅猛。1997年10月,实现了中国四大主干网的互联互通。四大Internet主干网的相继建设,开启了铺设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中国互联网进入商用化阶段。网民群体逐渐发展。截至2003年底,中国域名数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全国网站接近60万个,网民已达7 950余万。1999年初,马云回杭州创办阿里巴巴网站。1999年9月6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博览会在北京举行。这一时期,电子商务开始起步,互联网不再只是消费平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电子商务获得创业的机会,网商群体崛起。网上银行、网上教育、网上即时通讯(1999年11月QQ用户注册数突破100万)、网络游戏兴起。2000年,互联网的各种内容和应用蓬勃发展,四大门户网站崛起,人们通过门户网站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开阔了视野,启发了人们的智慧,也催生了一股互联网创业和发展浪潮。2000年4月13日,新浪网宣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第一只真正来自中国大陆的网络股登上纳斯达克。之后网易搜狐相继上市,掀起了对中国互联网的第一轮投资热潮。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互联网的创业之中,全民互联网初现端倪。2003年“非典”给电子商务带来意外的发展机遇。各B2B、B2C电子商务网站会员数量迅速增加,并实现部分盈利,C2C也因此酝酿变局。2003年5月,阿里巴巴投资创立淘宝网,进军C2C,渐渐改变了国内C2C市场格局,而网购理念和网民网购消费习惯也进一步得到普及。2004年,支付宝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新浪、搜狐和网易首次迎来了全年度盈利。2004年6月12日,中国首届网商大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 000余名网商参加了这次会议。作为中国第一个面向“网商”群体的会议,大会以首次评审公布“中国十大网商”的方式,宣告中国“网商时代”全面来临。2004年3月4日,手机服务供应商掌上灵通在美国纳斯达克首次公开上市,成为首家完成IPO的中国专业SP(服务提供商)。此后,TOM互联网集团、盛大网络腾讯公司、空中网、前程无忧网、金融界、e龙、华友世纪和第九城市等网络公司在海外纷纷上市。中国互联网公司开始了自2000年以来的第二轮境外上市热潮。2005年8月,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搜索业务成为中国互联网新的增长点。搜索超越了门户网站,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信息,还可以帮助人们筛选信息,以搜索服务为载体,网络广告产业获得飞跃式的发展。2005年,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概念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Web2.0概念的出现标志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进入新阶段。也催生出了一系列社会化的新事物,比如Blog,RSS,WIKI,SNS社交交友网络等。广大网民能够在互联网上发表意见,创造内容,于是论坛、社区等各种群体沟通共享的平台纷纷建立,人们通过互联网拓展了自己的社交网络,获得了更多有价值、可靠度更高的信息。2007年,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市值先后超过100亿美元,中国互联网企业跻身全球最大互联网企业之列。2007年6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发布我国首部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首次在国家政策层面确立了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和任务。2007年9月30日,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中央级传输骨干网网络正式开通,这标志着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2008年6月2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在线交流。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正受到中国党政高层越来越多的重视。截至200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53亿人,首次跃居世界第一。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7月22日,CN域名注册量以1 218.8万个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国家顶级域名。电子商务、手机游戏、LBS、手机视频等逐渐兴起,人们在出行之中就可以获得各种信息和服务,手机让个人能力大幅扩展。阿里巴巴创造了“双十一”网购消费节,不仅让电商热衷于促销,就连运营商也开始搞促销活动。之后每年的11月11日成了一个标志性节点,一个销售传奇,一个网络卖家、平台供应商、物流企业的必争之地。2010和2011年中国互联网掀起新一轮的海外上市潮,包括优酷、当当等网站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迈出了上市融资的步伐。团购网站在中国逐渐兴起,网络团购具有折扣多、小额支付的优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0年底,中国网络团购用户数达到1 875万人。2012年政务微博发展快速;2013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现并购热潮。

其次,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通信是指人们利用移动电话或其他移动互联网接入设备实现网上交易。相对于传统的电子商务而言,电子商务可以真正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整个网络的信息和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方式,电子商务是对传统电子商务的有益补充。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就是近20年中国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从原先的第一代通信系统到目前的第四代通信系统。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模拟蜂窝电话标。移动通信技术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频分多址技术是数据通信中的一种技术,它主要将不同的用户分配在时隙相同而频率不同的信道上。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很大的缺陷就是不能进行移动通信的长途漫游,这是由于受到传输带宽的限制,所以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只能是一种区域性的移动通信系统。除上述所述的一些劣势外还有一些制约因素,比如保密性差、通话质量低、容量小、制式多、互不兼容、在数据业务方面也表现得很差强人意。但是第一代通信技术终究还是完成了它的使命,开辟了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道路。

移动通信在第二阶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得移动通信的地位迅速跃居通信的主导地位。与第一代相比,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数字化,它的功能性得到了增强,具体说来有一些突出的特点,比如:标准化程度高,具有保密性强,频谱利用率高,提供的业务更加丰富多彩。第二代通信技术主要是指为无法直接传送如电子邮件、软件等信息;只具有通话和一些如时间日期等基本传输功能的手机通信技术规格。不过手机短信SMS在2G的某些规格中能够被执行。2G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CDMA为代表的规格,另一种则是GSM规格。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所以3G移动通信技术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且传输速率达几百K。3G移动通信技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且在不同的环境中均能实现较高的传输速率。在实现网页浏览、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时可与普通网络相媲美,在图像处理方面,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的表现方面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它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无线漫游。当然在这诸多方面提升的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减少了消费者及一系列相关服务的不必要麻烦。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的一款技术产品。4G通信技术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深,它也是以传统通信技术为基础,并利用了一些新的通信技术来不断提高无线通信的网络效率和功能的。所以在网络效率是4G移动通信的一个很大的优势。从技术层面上将4G移动系统网络结构可分为三层:物理网络层、中间环境层、应用网络层。与传统的通信技术相比,4G通信技术具有几大明显的优势:①速度更快、质量更高的通信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比,4G通信将是一种超高速无线网络。它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0 Mbit/S,比拨号上网快两千倍,几乎能够满足所有消费者对于无线网络服务的要求。在通话质量方面,目前的移动电话通话质量还是能接受的。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4G移动通信技术的通话质量将会在现有移动电话网中手机的通话质量的基础上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②高性价比的通信费用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物美价廉是首选。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在提高访问速度和通话质量的同时,由于在技术的先进性使得运营商的投入成本始终能够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所以在价格方面,未来的4G移动通信技术与将会是与现有固定宽带网络不相上下,甚至还有很大的竞争力。除价格方面外,计价方式的灵活机动,使得用户完全可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自身所需的服务,自主性更大,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③灵活的通信方式未来4G手机除了语音通话等手机常备功能外,还具备其他网络信息交流,智能办公等功能,将能够代替一台小型电脑的功能。而且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信,随意地下载、上传各种图文资料,媒体流等。让沟通无处不在。④高智能化的通信手段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高智能化不仅表现在4G通信的终端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具有智能化上,更重要的4G手机可以实现许多可能目前都难以想象的功能。

2.4.2 企业信息化水平

CNNIC的报告显示,在2012年一年的时间中,调查的企业中91.3%都使用过计算机办公,78.5%曾通过互联网办公,可以看出与计算机普及率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互联网普及率还比较低。在受访企业中,49.9%拥有自己的网站或网店,25.3%在2012年一年时间里曾进行过在线销售活动,26.5%曾开展在线采购活动,相比OECD公布的数据,我国企业在线销售的普及率高于部分发达国家企业的电子商务普及率的平均水平,不过在线采购的普及率却远低于平均水平39。

根据赛迪2014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信息化发展指数为66.56,比2013年增长5.86。其中,网络就绪度指数为60.94,增长了10.05;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指数为69.38,增长了3.05;应用效益指数为72.19,增长了3.11(表2-1和图2-1)。报告表明,2014年我国信息化发展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信息化发展指数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4年全国信息化发展指数比2013年增长了9.65%,高于同期GDP增速。其中增长幅度超过8的有四个省份,分别为贵州、重庆、湖南、浙江;增长幅度在5以上的有20个省市,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的有14个省份。二是信息网络建设受政策驱动影响明显。在网络就绪度、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应用效益三个分指数中,网络就绪度指数增长最快,2014年比2013年增长了10.05,增长率达到19.75%,31个省份的网络就绪指数增长幅度均超过7个点。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强力支持宽带网络建设。2013年,国家发布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工信部制定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组织实施了“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住建部组织开展193个智慧城市试点。这些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各地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演进升级。三是东部和中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差距基本保持不变,东中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差距小幅缩小。2014年,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指数增长幅度均为5.6,西部地区增长幅度达6.26,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使西部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大幅提升。

表2-1 2013—2014年全国信息化发展指数情况比较

图2-1 2013—2014年全国信息化发展指数情况比较

另外依据新的指标体系,对2013年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了重新测算。2013年全国信息化发展指数和分指数如图2-2和表2-2所示。

图2-2 2013年全国信息化水平评估各省区市信息化发展指数

表2-2 2013年全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各省区市信息化发展指数

续 表

根据行业频道报道,近两年,我国企业信息化程度继续不断提高,截至2016年12月,全国使用互联网的企业比例为95.6%,首次超过90%。

图2-3 2011—2016年我国企业互联网使用比例

截至2016年12月,60%以上的企业部署了企业信息化系统,提升13.4个百分点,其中50.4%、28.2%、25.9%的企业建设使用了办公自动化(OA)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无线网络技术升级,企业内部网络越来越依赖无线方式接入,WIFI网络已成为企业网络接入最重要的方式,员工对业务系统的访问使用、员工对外部网络访问使用、企业内部设备连接内部系统、员工对企业内部设备的访问、来访人员对业务系统的访问使用、来访人员对外部网络的访问使用,几乎都依靠WIFI网络。通信方式移动化发展推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图2-4 我国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www.xing528.com)

2.4.3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展已经克服了技术方面的障碍,从事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电子商务不同于传统国际贸易,它需要既懂得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又了解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的综合型人才。这些人需要了解电子商务交易的基本过程,掌握网络营销方法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并且能够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具备战略眼光和现代企业经营意识。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尤其是2013年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产生巨大的需求。中小企业作为B2C电子商务的经营主体,由于资金的缺乏以及内部管理体制的不规范,人力资源本身就不足,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就更加短缺。

我国电子商务大部门专业人才都是通过普通高等院校来进行培养,在其培养过程制定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根据工作实际需求组织课程安排,通过校企合作和不断提高师资力量来不断提升电子商业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能力。

(1)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

第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部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总方针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和支持,把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设推向一个新的水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一方针的最本质要素是:“专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专业能力服务”,要让受教育者具有能得到生活主要来源稳定收入的能力,以便就业。第二,明确电子商务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及其基本的培养目标。这就是说,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与之相关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以至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都要围绕这一培养目标来构建、实施和组织。

(2)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高等教育必须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组织实施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向实用技能的转化。使得学生成为具备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的应用型人才。第一,模拟现场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2007年9月温家宝总理指出:“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高等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第二,案例教学。在教学中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养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并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以便使学生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能够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第三,知识竞赛教学。以赛带教、以赛促学。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向实用技能的转化。通过大赛选拔有潜质的学生,同时也在很大层面上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第四,开放式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实施过程,应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其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现成的学科概念和结论,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第五,建立以综合能力评价为重点的学习成绩评估体系。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实施过程,不能拘泥于书面试卷评价,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评价;不限于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要有职业岗位一线行政与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评价。这种开放的教学过程,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和教育评价机制来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学生持久就业能力的养成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应实行静态考核和动态考评相结合,期末考试与平时考评相结合,加强整个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考核,建立新的学习成绩评估体系。

(3)大力推行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不仅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顶岗实习,强化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实践了开展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使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于实践。毕业后很快就业,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接受现代企业管理和创新改革气息的熏陶,接受新思想的洗礼,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学生实习的过程既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更是与一线师傅的共同劳动的过程中,密切了与社会的联系,加强了对所从事职业的理解,便于找准自己的位置,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另一方面,企业不用再进行招聘,就能够直接从实习生里挑选优秀人才,节约了企业的招聘和培训成本。积极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效果非常良好。同时也发现一些不足,以后要加强实习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要让学生充分融入企业的工作环境中,加强自身的技能锻炼和培养。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组织相关教师参加有关院校及社会团体举办的培训班,积极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学习;第二,组织教师参与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心得的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参加电子商务学术交流;第三,鼓励教师积极承担或参与电子商务课题研究,实现“以研促教”;第四,建立高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到电子商务企业挂职、参与企业电子商务项目研发;第五,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支持高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目前国内电子商务还不是很成熟,但发展速度却是非常的惊人。学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时,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自身的培养目标,再加上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管齐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三位一体”的体系,培养出具有一定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大量电子商务人才的就业问题并推动中国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

同时,我国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

(1)培养方向模糊,定位不清

由于电子商务兴起的时间并不长,相应的人才体系尚未健全,从理论研究到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学生学习这个专业,毕业以后到底从事什么工作并不明确,许多学校不能清晰地定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方向,他们的培养目标是“万能型”人才,而这并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目标的不明确的原因也是多样的,一是对人才需求规格的把握程度低,市场调查不深入、不扎实;二是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三是目标制定的随意性和不负责任。

(2)专业特征不明显,课程开设不合理

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技术支持人才和商务应用人才、战略规划人才缺一不可。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专业特征没有显著的区别,在课程的设置上就难以取舍,难以体现理论的“适度、够用”原则,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更无“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竞争优势。许多学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脱离“专业化”而大谈“培养复合型人才”。然而,社会所需要的复合是立足于特定行业和岗位,需要在一技之长的基础上的复合。人才市场上需要大量的专才,入门的岗位首先需要的是“专”与“精”,而不是在所谓“博学”基础上谈“复合”。

电子商务课程主要分为技术、商务和管理等几大模块,但各大模块之间相对割裂,课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这一状况与培养目标宽泛、专业定位不明有着较大的关联。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明确各模块功能和课程内容的导论(概论)课程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同一模块的前后课程在内容上有所重叠,导致学生缺乏对本专业的整体性认识;另一方面是实验、实训,尤其是综合性实践项目相对缺乏或效果欠佳,没有达到有机融合各大模块的目的。

(3)实践环节薄弱,技能不突出

目前的电子商务专业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验、实训、实习环节的安排。学生的实习大都在虚拟的环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毕竟,现实与虚拟还是两个世界。即便是在学校实验室可以进行基础训练的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等内容由于课时,实验条件等原因,学生掌握的程度也不是很扎实。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校企合作能优势互补,产学一体,互惠双赢。这都需要学校“引进来,走出去”。“引进来”,就是院校要对企业在电子商务的应用方面应该有清楚地了解,明确企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并把相关的实训设备、适时引入院校;“走出去”,就是要把实习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运作,而非纸上谈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