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经济政策时期发展多种经济形式
十月革命后的1918—1920年苏俄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种急于进入共产主义的思想,违背了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规律,忽略了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的长期性,忽略了当时苏联生产力水平不高、商品经济落后的国情,被革命的热情所激励,把经济建设当作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来完成。上层制定的政策同基层实际情况脱节,超越阶段式的发展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列宁在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只能采取“迂回过渡”的办法。列宁指出:“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13]“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这要取决于国内是大资本主义关系占优势,还是小经济占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可能的。没有这种条件,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的。”[14]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通过商品交换,货币流通和自由贸易来活跃经济,培植国家资本主义,并利用外资和技术加快经济发展,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
列宁多次明确称自己的新经济政策为“退却”的政策,而且认为这种“退却”应当是清醒的、有原则的、有限度的、有秩序的、适时将转入反攻的退却,是为了“进两步的退一步”。首先,新经济政策是清醒的退却,而绝不是盲目的、糊里糊涂的退却。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所造成的情况,如小型商业企业的发展,国营企业的出租等,都意味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看不到这一点,那就是完全丧失了清醒的头脑。其次,这种“退却”是有原则的退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目的在于找到大工业和小农经济的结合点,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为社会主义经济奠定基础,以便顺利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反复指出,我们容许的资本主义只是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资本主义。再次,这种“退却”是有限度的、有秩序的、适时将转入反攻的退却。列宁反复强调,退却要有秩序,要准确地规定退却的限度,不要惊慌失措。我们现在退却,好像是在向后退,但是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先后退几步,然后再起跑,更有力地向前跳。(www.xing528.com)
2.国家资本主义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
列宁一贯重视国家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早在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就曾明确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可以直接上升到社会主义。也就是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完备的物质基础。革命以后,列宁也非常重视国家资本主义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列宁在和左派共产主义的论战中指出:“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将是一个进步。如果国家资本主义在半年左右能在我国建立起来,那将是一个很大的胜利,那将极其可靠地保证社会主义一年以后在我国最终地巩固起来而立于不败之地。”[15]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中具体阐明了苏俄存在国家资本主义的四种形式:租让制、租借制、合作制、代购代销。列宁的上述思想在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列宁认为,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十分落后的苏联,要建设共产主义,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借鉴和学习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要建设共产主义,就必须掌握技术,掌握科学,并为了更广大的群众而运用它们,而这种技术和科学只有从资产阶级那里才能获得。”[16]“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没有这些,我们就不能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17]针对“左派”分子完全拒绝资本主义文化的做法,列宁明确指出:“没有建筑在现代科学最新成就上的大资本主义技术,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最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18]列宁非常关注当时世界上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他告诫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要“清楚地、及时地、合乎实际需要而不是例行公事地介绍欧美的技术。而且,在最新式的机器中一切最重要的机器,莫斯科应当每样都有一件,以便学习和教授”[19]。在列宁领导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苏联的科学技术人员在最新科学技术的掌握上,基本上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驾齐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