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了“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即发展整体生产力的思想。然后,他依照这种科学的思路,在《资本论》的手稿中又进一步作出了“全面地发展生产力”的论断。他写道:“尽管按照资本自身的本性来说,它是狭隘的,但它力求全面地发展生产力。”正是这个“力求全面地发展生产力”的趋势,一方面使资本不同于以往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又成为新的生产方式即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基础和前提。而在新的生产方式里,生产力将是“自由的、毫无阻碍的、不断进步和全面地发展”。马克思在这里明确指出了未来社会的生产力要全面地发展。这个思想内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全面地发挥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功能;二是发挥生产力结构的整体功能。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简单要素有三个,即“劳动过程的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马克思在分析生产力的要素时,特别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一部分,马克思以敏锐的眼光看到了这个重大变化,指出:“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12]生产力是多层次、多方向和多变量的复杂的开放系统,它的整体功能也是决定于生产力的结构,而不是简单地决定于生产力的单个要素。过去那种认为“人多,热气高,干劲大”的说法,不认真研究生产力的结构,显然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改变人与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社会结合的方式。封建社会采用的是铁器和牛耕,与之相适应的是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结构形式;与机器大生产相伴而随的是近代工厂的细密分工与协作。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影响使旧式的分工与协作的界限在日益被打破,代之而起的将是全新意义上的分工与协作。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工业综合体和农业综合体就是这种生产力发展高度分工与高度协作的产物。同时,生产力要素结构的变化对生产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生产组织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要科学化。这种科学化的突出表现是要根本地变过去那种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使管理过程成为信息的加工、贮存和处理过程,要求从简单的粗略的定性管理变为定量的精确的管理等,使企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