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 / 闻涛
1984年,中国开始城市体制改革,出现了一系列的消费品公司。
有人问邓小平什么叫改革开放,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很简单,就是三件事,让老 百姓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1984年以后,饮料、食品、保健品、冰箱、空调、洗衣机—以轻工业为主的中国产品开始不断地出现,出现了品牌战、价格战、规模战、市场战。中国商品也开始以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向全球输出。
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国出口了17.93万亿元的商品,同比增长4%,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年,中国出口了27.1万台呼吸机,10.8亿份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23.1亿件防护服、2.89亿副护目镜、29.2亿双外科手套、2242亿只口罩,相当于为中国以外的全球每个人提供了40个口罩。其中,山东一家名叫英科医疗的公司,就向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247.64亿只一次性手套。由此一来,英科医疗稳稳拿下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大一次性手套供应商的桂冠。疫情之下,这一笔笔的出口订单背后,是中国工厂为全球爆产能的机器轰鸣,是中国制造业这个“压舱石”。唯其如此,在全球主要经济体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GDP增长2.3%,一举突破100万亿。
回顾历史,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强势崛起有两个关键因素: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大潮下公司这种现代化组织的兴起推动了生产关系的革新,其次则是公司之间彼此竞争带来优胜劣汰的效率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讲,1984年,这个公认的“中国公司元年”,也可以视为中国制造崛起的起点。那一年,柳传志在北京中关村创办联想,李经纬在广东三水创办健力宝,李东生在广东惠州创办TCL……这些企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生产制造业迈入了公司化生产的新阶段。(www.xing528.com)
正如1984年马胜利在国营企业石家庄造纸厂所做的改革—研发受市场欢迎的卫生纸等产品—公司本能地追求效率,它们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推陈创新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而中国14亿人口,不仅为制造业提供了庞大的低成本劳动力,本身就形成了一个足够庞大的内需市场。
这个市场如此广阔,不仅容纳了本国企业的激烈角逐,也吸引跨国公司摩肩接踵地到来。在与跨国公司和本国同行的一次次交锋中,中国制造经历了残酷的市场汰换而不断升级。回顾历史,从1984年至今,中国制造大致历经“追随模仿—平分秋色—反向超越”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公司以追随模仿欧美日起步,叠加人口红利,获得了低成本竞争的先天优势。20世纪80年代末期,通过拆解模仿日韩打火机,温州打火机横空出世,到2001年前后,温州打火机年产量超过5亿只,其中一半出口欧洲各国。“温州生产厂家打个喷嚏,全球打火机市场都得感冒。”第二阶段,中国公司通过模式创新和技术突围,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逐渐平分秋色。90年代中期,面对索尼、东芝等洋家电的凶猛入侵,长虹、康佳、TCL三家企业掀起价格战,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惨烈战斗,捍卫了国产彩电产业的尊严。第三阶段,在资本助推下,中国企业通过兼并外国公司快速做大做强。比如,2004年联想以17.5亿美元将连续亏损的IBM个人计算机(PC)业务收入囊中,由此从全球第九一跃升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盘活Th inkPad之后,联想最终战胜老对手戴尔和惠普,成为全球最大PC生产商。
正如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所说:“一匹马如果没有另一匹马紧紧追赶并要超过它,就永远不会疾驰飞奔。”近40年来,中国公司在竞争中生生死死,以血肉之躯铸就了现代工业的基石。一场又一场的价格战、广告战、专利战、资本战,让中国制造在磨难中一步步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