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给广东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环境治理压力。广东资源环境问题严重,环境成本高,能源短缺。近年来,广东节能降耗扎实推进,技术改造的持续投入,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单位GDP 能耗的稳步下降,单位GDP能耗由2000年的0.85 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5年的0.52 吨标准煤/万元,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有所提高。但是,随着收入的增长,公众对更好环境质量的需求感日益强烈,广东水污染问题、农村环境问题、空气质量问题等整体上虽有所改善,但与公众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广东国土资源占全国2%左右,但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占比达到了3%~8%,这表明在空间浓度分布上广东污染物总量减少压力较大。另外,广东空气质量不达标情况的地域和时段分布也不均。全省仍有17.7%的省控断面水质不达标,8.1%的省控断面水质为劣Ⅴ类,环境质量状况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尚有差距。有限的环境投入导致更好环境质量供给相对不足,这种供给与需求的差距降低了公众环境需求被满足程度。
广东在环境治理投入方面历史欠账严重,导致未来面临较大的投资压力。从纵向上看,近年来,广东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增速远低于同期GDP 增长幅度,其占GDP 的比重在1%以下。广东未来要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必须进一步加大生态环保的投入比重。初步测算,如果广东环保投资占比在2020年达到2%的水平,平均每年需新增约674 亿元的投入。
一方面,保增长的压力可能导致减排内生动力不足,而居民消费增长的刚性需求进一步增大减排压力;另一方面,粤东西北发展和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将日益凸显。因此,广东距离到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期还较远,仍处于保持经济增长和扭转环境质量的两难期。
链接(www.xing528.com)
绿色经济发展
全球绿色经济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绿色运动,此后为各国政府和学者所重视,并在此基础上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对绿色经济进行了系统而卓越的研究,绿色经济至今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潮流。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31 个省区市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广东绿色发展指数仅排全国第13 位。广东的生态保护是主要短板,生态保护指数在全国位居第28 位,生态保护部分六成指标排在全国中下游;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不足,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排在全国第30 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