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产业转型升级还未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较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广东虽然正在从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迈进,但拥有的自主核心技术比例偏低;研发水平偏低;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是经济增长质量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看,广东处于产业分工价值链低端的加工组装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产品增值环节较少,导致工业增加值率较低(见表2-6)。2000年广东工业增加值率为27.42%,是近年来最高值,2017年工业增加值率降为23.42%,而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总体工业增加值率保持在40%以上,其中日本和美国高达50%以上。粗放的生产方式导致广东制造业过多依赖物质产品的消耗,2015年广东制造业增加值率为21.2%,明显低于2005年前后时期美国(34.3%)、日本(31.2%)、英国(35.5%)、法国(26.9%)、德国(32.7%)等发达国家。
表2-6 广东工业增加值率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广东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链接
产业链升级与微笑曲线
产业链升级是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环节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环节的演变,可以用微笑曲线来解释产业链的升级。
图2-1 产业链微笑曲线图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信息网)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广东高技术产业总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见图2-2),远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见表2-7)。2009年,广东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为8.05 万美元/人,远低于法国(54.4 万美元/人,2007年)、美国(38.8 万美元/人,2009年)、日本 (33.2 万美 元/人,2008年)、德国(31.3 万美元/人,2007年)和意大利 (26.7 万美元/人,2007年);2014年美国和广东高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人均增加值)分别是28.4 万美元/人和2.98 万美元/人,广东的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10.5%。(www.xing528.com)
图2-2 广东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2000—2016年)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广东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表2-7 广东和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情况
注:表中劳动生产率为人均总产值。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
R&D 经费强度是反映技术密集程度的重要指标,广东高技术产业的R&D 投入强度达到2.5%,说明产业转型升级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表明产业升级效果还未充分显现。2010年,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R&D 强度均为制造业平均水平的3 倍或4 倍以上,相比之下,我国高技术产业R&D 强度只有制造业的1.6 倍,远远低于上述国家,广东高技术产业R&D 强度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低于发达国家。2016年,广东R&D 投入强度(2.56%)比同期我国平均水平(2.11%)高,但低于较早期的美国 (2.74%,2013年)、德国 (2.9%,2014年)、日本(3.59%,2014年)、韩国(4.29%,2014年)和台湾地区(3.12%,2013年)。这表明广东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密集程度不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低于发达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见表2-8)
表2-8 部分国家和地区R&D 经费投入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产业由低级向高级转型升级阶段受到缺乏自有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缺乏自主品牌的限制。近年来,广东高技术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虽然较低,但呈现上升的趋势,由于研发强度高于2.5%,表明广东已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且逐渐加大引进技术学习力度,但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的途径不一定很顺畅,关键部件和关键技术有可能受制于外国。例如,2018年4月,美国商务部下令拒绝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的出口特权,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出口电讯零部件产品。由于中兴通讯设备中25%~30%的组件来自美国,2018年5月9日,中兴通讯公告称,受拒绝令影响,公司主要经营活动已无法进行。中兴事件是广东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仍主要依赖外部供给的一个缩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