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环境美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新内涵。既要“含金量”又要“含绿量”,已经成为众望所归的普遍诉求。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构建全局性、战略性绿色发展机制,确保高质量发展成为真正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建立严格监管与有效激励相结合的长效机制,通过经济制度建设推动绿色发展。通过经济类、社会类的规章制度推动绿色发展,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通过税收、价格、财政补贴、绿色信贷、排放交易等经济政策工具,实现外部成本和效益内部化,使市场机制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引导市场主体绿色生产和消费,调动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建立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资源价格、财税、绿色金融等政策工具的正向激励作用,引导市场主体绿色生产和消费。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资源初始产权有偿取得机制。建立并实施污染物排放权制度。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发展绿色金融,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投融资相关体制机制,鼓励创业投资和民间资本进入生态环保领域。
强化绿色发展的依法治理机制。加大绿色发展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把发展绿色经济的社会共识转变成法律意志。完善各种自然资源开发生态影响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从源头、过程到结果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法制。建立健全环保行政执法体系,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推行重大事项行政决策生态环保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执法监督体系和应急综合指挥系统。
【注释】
[1]林兆木:《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人民日报》2018年1月17日。
[2]徐秀军:《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环境与新思路》,《当代世界》2017年第9 期。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 页。
[4]任保平:《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理论框架的扩展》,《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11 期。(www.xing528.com)
[5]任保平、李梦欣:《我国主要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状态、特征和比较》,《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年第6 期。
[6]冷崇总:《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4 期。
[7]《以新的更大作为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南方日报》2018年3月8日。
[8]《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59 页。
[9]《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60—61 页。
[10]汪玉凯:《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经济日报》2016年4月14日。
[11]吕薇:《让创新成为生产力》,《科技日报》2015年4月1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