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后评价
项目后评价是指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2]。当项目运营一段时间后,通过项目后评价将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决策阶段的目标相比较,对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反馈给投资决策者,从而有助于对今后的项目目标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投资效益。
2.项目绩效评价的内涵
绩效评价从企业管理上定义,是“对企业占有、使用、管理与配置经济资源的效果进行的评判”。从公共部门管理上定义,是指“政府体系的产出产品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绩效评价是通过对客观性、数量化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以数字或百分比的形式表现组织所得到的成绩,利用评价结果,可以考察组织目标的合理性及实现程度,并找出影响绩效的原因,以提高组织效率。绩效评价是一个组织试图达成某种目标、如何达成以及是否达成目标的系统化过程。
项目绩效评价是指通过适用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规范的考核方法,对项目的前期计划、实施过程及其完成结果进行的综合性考核与评价,对项目管理、经济、技术、社会、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绩效等内容进行客观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
3.项目绩效评价与项目后评价的区别
项目绩效评价与项目后评价都是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进行考核和评价的活动,但在概念、评价时间、评价性质、评价目的、评价过程、评价作用、评价结果和评价细则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如表2-2所示。(www.xing528.com)
表2-2 项目绩效评价与项目后评价的比较
续表
由表2-2可知,项目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权衡项目的利害得失和成功与否的一种方式,以项目实施者对项目的要求和关心的目标为出发点,相比项目后评价而言,其出发点更明确,对影响项目成功与否的各方面因素考虑得更加细致全面。项目绩效评价是通过绩效评价的过程,强化管理层与执行层的沟通,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绩效诊断,找出项目管理和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
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面向过程的管理模式,它按照绩效预算的基本原理,对财政项目支出实施的一项全过程的综合管理模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本书以项目绩效评价为研究对象,试图在保障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项目满足公共需要的基础上,服务于财政预算管理,实现政府资金的效用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