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战线过长、布局过散的国有经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应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进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使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于高效的优势企业,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然而,这种重组显然已不能通过计划方式来实现,必须依托已有的或日后发展的优势企业通过股权转让、收购、兼并、破产等企业资本经营活动,实现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那么,作为依托的优势企业的优势何在呢?仅仅是资金优势么?青岛海信集团的“高起点成长,低成本扩张”的资产重组和资本经营案例很说明问题。青岛海信集团的前身是1969年成立的青岛电视机厂,到1993年也只有年产38万台彩电的生产能力。1994年青岛海信集团成立,经过4年多股市融资、收购、兼并、合资等资本经营活动以及历年赢利积累、长期投资效益,净资产已从1993年6月末的8913万元增长到现在的80亿元。1994—1997年,它仅以不到3亿元的出资就达到了支配20多亿元资产的效果。海信凭借什么进行资本经营,成功地实现了低成本迅速扩张呢?案例分析认为,海信以及类似的“新国企”成功的基本要素是:能够提供必要激励和约束的体制条件;具有一批优秀而稳定的经营者;完备的作用“龙头”的营销体系;一套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立足领先的科技开发体系;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重视产品和企业品牌这种无形资产的培养和运用等。如果我们归结一下上述诸因素,可以看出,除了必要的体制条件和科技开发实力外,海信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在资本经营中重视培育和运用诸如人力资本、营销体系、企业文化、产品和企业品牌等无形资产。如果说,资本经营是“立体经营”,支持企业超常规发展,走向大企业、大集团,那么,无形资产则是资本经营的重要“支柱”。(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