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与措施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与措施

更新时间:2025-01-0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只有经过法律程序申请和批准后才对其注册商标享有专用使用权,受法律保护。最后,有关商业秘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规定:“是指不为公众所熟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作为法律术语的知识产权,是指对商业价值的知识财产拥有者合法权利的认定,为了立法的方便,常把知识产权又列为包括发明、商标的工业产权和包括版权、著作权的艺术类产权。但对于企业而言,主要是对专利、专有技术、商标、版权和商业秘密五种工业产权技术的保护与管理。其中专利、商标和版权一般是受法律保护的,而专有技术、商业秘密则不受法律保护,由企业内部严加控制和保护,但有些国家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把窃取商业秘密列为非法。因而,企业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首要问题是确定哪些工业产权技术申请法律保护,哪些由企业内部控制和保护,这是技术战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选择问题,也属于无形资产经营战略的内容。

我们可以进一步逐一分析企业的五种工业产权技术。显然,可以确定商标、版权一般是申请法律保护的,这是由商标、版权的性质决定的。商标是企业用于表明和标识自己的商品、服务或商誉的标志,它按构成可以分为文字商标、图形商标、组合商标三类,按标识的对象又可以分为产品商标、服务商标、证书商标和综合商标四类。因为商标的作用就在于方便顾客和用户识别商品制造商或货品的来源,有利于商品和服务的广告宣传。它代表着信誉,代表着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所以它不可能是内部秘密保护和控制的。企业只有经过法律程序申请和批准后才对其注册商标享有专用使用权,受法律保护。版权又称为复制权,通常是指给予作者复制、发行、展览、翻译和收益等方面的经济权利。因为版权保护一般是针对艺术品、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而言,这些作品很容易被复制,不经法律保护是很难自己专有的。与商标、版权不同的是企业的一般技术发明创造,企业可以申请专利,也可以作为专有技术而不公开,内部秘密控制。一般地说,专利既指专利局授予技术发明者对技术的专有权和垄断权,又指这项技术本身。专利权作为一种专有权,一般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在规定的时间、地域范围内,未经许可使用是违法的。但由于对鼓励技术扩散、提高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考虑,超过时间限度后专利则成为公开技术。而专有技术则主要体现在对外保密的设计、工艺、操作规程等,企业通过各种内部保密措施来维持其专有权。与专利权相比,只要内部保密工作不出问题,这种专有权是没有时间、地域限制的。况且,专有技术范围比较广泛,内容也更为完善,还包括各种经验和技艺。比较专利和专有技术的特点,作为企业的一般选择策略是,如果该技术容易被仿造,如外观设计,就要申请专利,请求法律保护;而对于不易仿造的技术核心部分,如制造工艺、配方等,可以作为专有技术进行内部保护,保持对该技术的垄断地位,提高该技术资产的价值。最后,有关商业秘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规定:“是指不为公众所熟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它是一项实际专有权,具有相对排他性、地域保护的非限制性、保护期限的非确定性、保护范围的不明确性。显然,对于商业秘密,企业应采取措施严加保密,一旦泄密,在有相应法律规定的国家,如我国,可以寻求法律保护。(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