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制胜的关键已不再仅仅取决于先进的设备、厂房等有形资产,更多的是依靠知识产权、商誉等无形资产,现代企业重视无形资产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就理所当然。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是北美第七大银行,拥有1070亿美元的资产,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的存货危机和不动产价格崩溃双重灾难后,认识到在新兴的知识经济中,“软”资产(如微软公司的编程技术诀窍)的信贷风险比“硬”资产(如一个大型购物中心的各种建筑物)的风险要小得多,更令人放心。其原因在于,如其高级副总经理所指出,“有形资产的价值是可以一夜之间消失的”。这也从另一方面道出了无形资产是现代企业真正竞争优势所在的原因。在现代经济中,正如有形资产可以一夜消失一样,企业有形资产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这样基于有形资产建立的竞争优势是不能长时间保持的,其他企业一般可以很快地获得,因而,企业有形资产方面的优势一般是暂时的,是不可长期保有的,也就不能成为构成企业长期竞争战略基础的竞争优势。而诸如品牌、商誉、专有技术、企业形象、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则是企业长期努力形成,并可以长期保有和专有的,是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所在。如果我们基于波特教授开创的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理论,可以进一步说明企业无形资产是如何构成企业竞争优势、成为企业重要战略环节的。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都可以分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的经济活动环节。一个企业的这些活动可以涉及从原材料开采与供应、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产品运输到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的行业价值增值的全过程等,也可以只从事某些环节的活动。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并不是它所从事的每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于某个或某些特定的价值环节。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生产经营环节,就是企业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长期保持的优势,实质上是企业某些特定战略环节上的优势。而现代企业能否具有这些特定战略环节上的长期优势,则取决于企业在相应的环节上是否占有独特的无形资产。例如,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环节上是否具有专利、专有技术,决定了企业是否在开发制造环节上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并使之成为企业战略环节;在营销环节上是否形成了自己强大的网络、著名的品牌、良好的公共关系等,决定了企业能否确定营销为自己的战略环节,在该环节上保持竞争优势。在国际分工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既不可能也没必要一定把行业价值环节的所有活动都纳入企业内部来,关键是抓住战略环节。如美国最著名的运动鞋公司——耐克公司,基于长期培养的世界著名品牌“耐克”和优秀设计人员的才能这两项无形资产,控制住产品设计和广告营销两个战略环节,而把生产制造环节委托给其他公司。应该说,1964年成立的耐克公司能迅速发展为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无疑得益于其长期投资于无形资产、培养优势和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现代企业理论的最新发展——企业知识理论,则在知识特性的基础上,从企业性质、企业的结构和行为角度,以经济理论的形式说明了是企业无形(知识)资产而非有形资产构成了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基础。什么是企业?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的边界如何?这些都是企业理论试图回答的问题。企业理论是概念化和模型化地解释企业的性质、结构、行为的理论,由于研究角度和内容不同,存在着企业理论“丛林”。主流的企业理论主要有交易成本理论、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等,主要强调产权、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较好地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内在合理性。但是,在这些理论下不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企业之间各不相同,为什么在相似的激励安排下,有的企业在竞争中成功而有的企业则失败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雏形的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最关键的投入和最有价值的因素是知识,所有的人类生产都是知识依存的,而机器仅是知识的载体。知识按其跨时空在个人之间的可转移程度分为隐含的知识和外显的知识两类。外显的知识只需沟通即可转移,而隐含的知识则难以通过语言进行表达、沟通和转移,它只能通过应用和实践才可外显并获得。因而,隐含的知识的转移是缓慢的,成本是昂贵的、不确定的。企业所拥有的许多知识恰恰是隐含的。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和积聚了各自的知识,每个企业之间的知识具有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进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由于企业的差异性的知识大多是隐含的,使企业间模仿隐含知识的成本非常高。这种高模仿成本构成了其他企业的进入壁垒,使企业一旦形成竞争优势就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企业知识理论表明,尽管有形资产也许是最初竞争优势的来源,但不能长期维系,因为大多有形资产可以进入要素市场,并通过交易而得以扩散。由企业的无形(知识)资产所形成的企业竞争优势,却因为知识资产的隐含性或高的模仿成本,成为企业长期的成本优势。因此,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根本途径是对无形(知识)资产的积累。加强无形资产管理也就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进一步分离,使得企业开始注重资本经营,而资本经营必然要求更加重视无形资产的经营。在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企业制度的主流之前,企业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资本经营日益重要,成为重组市场要素的基本手段。生产经营,一般是指以物化资本为基础,以生产和经营商品为手段,通过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获取最大利润的商品生产经营活动;而资本经营则是以追求资本的最大限度增值为目标,以价值形态为特征,利用各种形式对企业可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的活动,一般地说,对于生产经营而言,机器设备、工艺装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资本经营而言,更为关注资本的收益和企业整体资产的市场价值,强调企业资产转让权、收益权、控制权的运作。在无形资产价值日益升高、一个著名品牌价值高达上百亿美元的今天,进行资本经营必须重视无形资产,只有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整体资产价值的保值增值。本章开始提到,凡勃伦认为企业家是通过保有无形资产来控制企业的,就是以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企业家只从事资本经营为前提的。(www.xing528.com)
重视无形资产经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国从企业到政府的共识。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愈加发达,而其中有关专利、技术服务方面的贸易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国际技术收支情况显示,1985—1993年间专利和技术服务的贸易增加了20%。这使得企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的管理。各国也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贸易立法保护。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发展是与人力资本、技能和投资相联系的,这必然是导致对无形资产的大量投资,重视无形资产、加强无形资产管理也就成为必然。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96)的报告认为,越快越多的现象表明,人类社会正处于从工业化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重要时期:在过去10年中,计算机、电子和航空等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是所有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伴随着柔性制造系统时代的到来,产品制造模式已转向知识密集型;网络经济和软件产业发展迅猛,世界投资正流向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商品和服务部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